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制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甲醇作溶剂,由没食子酸和甲醇合成没食子酸甲酯,研究了影响催化酯化合成的各种因素,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甲醇与没食子酸摩尔比取1.25:1,催化剂与没食子酸摩尔比0.42:1,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6~10 h,收率98.6%。以60%乙醇重结晶可得到白色颗粒状晶体没食子酸甲酯。  相似文献   

2.
用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铁为催化剂,采用蒸馏分水工艺,合成α-萘乙酸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反应条件为:n(甲醇)∶n(α-萘乙酸)=10∶1,催化剂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7%、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产品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3.
吴军 《科技通报》2013,29(2):133-135
利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优化了影响β-衣康酸单甲酯合成的3个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摩尔比.获得催化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8.98℃,时间:0.5 s,底物摩尔比:3.71,收率为99.2%.通过气相色谱和熔点测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优化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5∶1、催化剂用量为6%、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7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为96.4%。  相似文献   

5.
陈玉峰 《科技风》2013,(11):64+68
采用头孢克肟活性甲酯和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在三乙胺催化下经酰化反应得到了头孢克肟酯,同时在碱性条件下经水解酸化得到头孢克肟。文章利用了价格更为便宜、且易于回收的乙酸乙酯代替了四氢呋喃、丙酮等充当反应溶剂,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收率高于93%。  相似文献   

6.
采用酿酒酵母催化苯乙酮酸甲酯不对称合成D 扁桃酸甲酯 ,其过程的最佳转化pH值为 7 0左右 .酵母生长代谢环境中的温度和氧水平对底物转化均有较大影响 .采用固定化细胞填充床反应器转化苯乙酮酸甲酯 ,每克酵母湿菌体进料负荷为 0 2mmol d ,成功运行 2 5d ,转化率保持在 80 %以上 ,D 扁桃酸甲酯ee值达 95 %以上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选择最佳的裂解反应条件,获得最高的裂解率,从而使6--APA总收率提高。方法:通过实验,在影响裂解率的主要三个条件中,分别找出最佳的数值,最终得出裂解反应的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实验,分别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获得了最佳的6-APA的裂解生产工艺。结论:此6-APA裂解反应工艺是最佳的,6-APA生产收率达到最高水平,生产质量稳定合格.  相似文献   

8.
用浸渍法,以Hβ催化剂粉末为载体,磷钨酸为活性组分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代替硫酸为催化剂,采用间歇反应器,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催化合成了乳酸正丁酯。并用正丁醇为内标物,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反应产物。对合成产物进行了GC—MS和IR分析。实验表明负载40%的杂多酸成型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2个半小时酯化率能达到98.11%: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用磷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催化甲醇脱水反应。考察了混酸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与常规加热情况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在甲醇用量为20mL,磷酸8mL,硫酸16mL,微波平均功率为183W条件下催化时间25min时收率达到最大值,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加热催化甲醇脱水。  相似文献   

10.
以产L-乳酸的两种乳酸菌种进行复合配比发酵原料乳,开发功能性酸奶产品,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La与Lb配比为2:1、接种量为32%、加糖量8%、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7h。该结果为改进酸奶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将为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催化转化工艺热平衡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数据为内蒙古某化工企业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合成气,企业采用的氧气与焦炉气摩尔比为0.2338,CH4转化率达到99%以上;转化后气体温度约1 300℃,气体带出热量占总热量84.77%;转化反应炉散热损失约15%,损失方式主要是转化炉炉体散热。  相似文献   

12.
浅色松香甘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松香具有较好催化和浅色效果的复合助剂LR6及其合成工艺条件。对助剂LR6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得到制备浅色松香甘油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6h,LR6用量为0.20%。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得到松香甘油树脂产品质量指标是:色泽3(Fe—Co法),软化点92 ℃(环球法),酸值6.2mg/g。  相似文献   

13.
以松脂为原料,酸改性膨润土为催化剂进行松脂直接歧化-裂解制备对伞花烃和松脂基生物柴油的研究。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原料质量分数计)和反应时间对对伞花烃得率和松脂基生物柴油酸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260℃、催化剂用量为10%和反应时间120 min,对伞花烃的得率为47.9897%和松脂基生物柴油酸值为0.46 mgKOH·g-1,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产品的收率和品质影响较为显著。松脂基生物柴油与O#柴油调和后低温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响应面法在优化中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方法:以灯芯草多糖的产率为衡量指标,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分别对水提法中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0℃、提取时150min、水料比20:1,此条件下,灯芯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431%。结论: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提取时150min、水料比20:1,此条件下,灯芯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431%,可以在运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哌拉西林钠含量,降低比容,有利于工业工艺。方法:改变搅拌速度,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养晶时间,溶媒配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得到最好的工艺,使收率和含量达到最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了超声波协助提取技术,从板栗壳中提取棕色素,主要是从提取试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四个因素进行的工艺的优化。通过实验可以得到能使棕色素提取率达到最好的实验条件是:提取试剂为45%乙醇、时间是60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谷维素水解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和纯化方法。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溶剂,不同反应时间、不同碱浓度对谷维素水解率和阿魏酸收率的影响及正交实验确定谷维素水解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通过对不同纯化方法纯化结果的比较确定阿魏酸粗品的最佳纯化方法。结果:反应最佳的实验条件:反应时间9小时,碱浓度25%,醇碱比为5:5,反应溶剂为正丁醇。纯化方法:热乙醇溶液中溶解后在冰水浴中冷却重结晶(加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α-细辛脑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通过1,2,4-三甲氧基苯和丙酸酐在碘的催化下反应,制备2,4,5-三甲氧基苯丙酮,然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三甲氧基苯丙醇,最后用醋酐-醋酸钠脱水,得到细辛脑。收率71%,该工艺路线具备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步骤少、副产物少、收率高、三废少且易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EDTA螯合铜主要用于生产微量元素肥料。文章以碱式碳酸铜、EDTA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EDTA螯合铜产品。通过实验确定的EDTA螯合铜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硫酸加入量为硫酸:EDTA =0.03:1(摩尔比),碱式碳酸铜与EDTA物料配比为0.48: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80℃,中和pH值为3.25,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EDTA螯合铜产品中Cu含量达15.5%,可满足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要求。由于在实验中未进行母液循环,使产品收率较低为55%,有待进一步进行母液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谷氨酸甲氧苄啶合成物Glu-TMP的制备进行研究。本实验分别对反应温度、结晶时间和结晶时间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谷氨酸甲氧苄啶合成物合成温度设置为60摄氏度;谷氨酸甲氧苄啶合成物结晶温度为10摄氏度;谷氨酸甲氧苄啶合成物结晶时间为4小时。本实验谷氨酸甲氧苄啶合成物的收率达到了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