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这是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眉相对集中、较为突出。历史上新加坡、韩国,GDP人均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很快奔向人均4000美元、8000美元;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长期徘徊于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这是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具备了经济起飞 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盾相对集中、较为突出。历史上新加坡、韩国,GDP人均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长期律徊于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4.
《决定》出台的背景在先后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的基础上,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世界上一  相似文献   

5.
数字大参考     
《职业教育研究》2004,(2):54-54
●2003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000美元。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1万亿元,比去年增长8.5%左右。国家统计局专家指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加速进入家庭,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光明日报》●20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满5周年。5年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增长率达到9%以上。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 超过了1000美元,外汇储备突破了6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代价却是高昂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资源;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增长方式仍是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资源浪费严重;加上我国有庞大的13亿人口,人均资源少,如此高消耗的发展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因此,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据权威部门信息,2003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8.5%,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美元,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六位。原煤、钢、水泥、彩电、移动电话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年末外汇储备超过4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5%,是历史上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一年,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 进出口总额将突破8000亿美元,我国在世界的排位有望继续上升;税收达20450亿元,总收入和增收额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年末总人口可控制在12.94亿以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9.
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1世纪前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将达到7.18%,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不仅GDP增长达到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国家财政与税收也双双突破2万亿元,这是树立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既是经济起飞的重要起点,也是食物安全、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我国当前面临着加强食物与营养工作的战略机遇,食物与营养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我国的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人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尤其在我们取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巨大成就时,格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我国的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人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广西的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入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的经验来看,这个时期在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也是一个容易浮躁、容易出事的时期。广西高等教育若在这  相似文献   

13.
数字大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 200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 1999年增长 8%,超过 8 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 1万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为 849美元。这是中国的 GDP首次突破 800美元。人均 GDP800美元是“低收人国家” (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 )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 GDP800至 3000美元 )的分水岭,中国终于把“穷国”的帽子丢在了上一个世纪。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计算, 2000年前三季度 8 2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 5 8个点、投资贡献了 2 5个点、净出口是- 0 1个点。《生…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教育热点引出的思考 我国从2003年起进入了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发展过程表明,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经济快速增长,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各种矛盾加剧。最近几年,教育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就是这些矛盾的反映。2005年3月,全国人代会、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教育的提案、  相似文献   

15.
解读“7%”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比去年的9.1%低了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沈洪满 《新高考》2004,(6):53-54
立足现实问题,考查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是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2003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新一届领导集体沉着应对,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人均GDP突破1000美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在目前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上,如何准确地理解和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将实施均衡教育与优质教育统一起来,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构建优质教育体系,这关系着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思路和全局。一、现实地理解教育公平在人均GDP达1000 ̄3000美元的历史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就进入了一个利益冲突的阶段。我国2004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历史上积累下来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开始突显出来,并形成利益冲突和利益诉求。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的城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正处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从一些国家发展的历程表明,GDP达到1000美元,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社会就会进入良性轨道,否则就会停滞,甚至出现倒退或出现动乱。  相似文献   

19.
时事背景200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经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按照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广西的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入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的经验来看,这个时期在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也是一个容易浮躁、容易出事的时期。广西高等教育若在这个时期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就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或迎头赶上;若错失了这个机会,它将再次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