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批评更应讲究艺术,因为教师的批评方式如果不当,不但不能使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损害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巧妙地运用批评,才能够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使之翻然悔悟,改正错误,进而提高课堂效益。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批评呢?一、用表情来暗示批评学生时不用言语,用表情把要批评的话“表达”出来,或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一次锁眉、一个手势,使学生从表情中悟出老师对他们的批评和要求。如,当学生做小动作或胡抹乱画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所谓“冷处理”法,就是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班主任老师要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定,待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可过长),学生对其错误言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一、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可以运用“冷处理”法。有些学生多次违纪,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早已产生戒备、逆反心理。这时,你再去批评他,除空耗精力外,是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弄不好,还有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地等待,同时给予热情的关…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艺术性地运用眼神,可以传递许多细腻微妙的感情。语言无法准确表达的情意,眼神能够表达,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眼神表达胜过空洞的说教,胜过无休止的训斥,既体现了教师的尊严,又树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用眼神代替批评,使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对学生造成语言伤害。用眼神表示鼓励,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鼓励他们变得坚强、自信、勇敢。眼神有利于促进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情绪、提高教学质量等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启迁 《课外阅读》2011,(4):101-101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内容是指:只要对学生们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期望的效果。一般地说,表扬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而批评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提醒教师经常创设一种“老师在期待着我”的心理情境,让学生从老师的表情、眼神、微笑、语言、语调中感到振奋,受到鼓舞,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无数的教育事实证明了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某方面存在着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渴求是相同的一期待着老师对他们的热情期待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擦黑板”可谓举手之劳,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一个个无动于衷,神情泰然。面对如此“冷遇”,有的老师大为光火,忿忿然把学生批评一通;有的老师则站在门口与学生僵持,学生什么时候擦好黑板什么时候才进来上课;有的老师,干脆以不写板书或“见缝插针”草草应付;还有的老师干脆回头就走,这一节课不上了。……毋庸置疑,学生不擦黑板,是对老师的不敬,但教师若动辄拔出批评之剑,则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恶化师生关系;而如…  相似文献   

6.
无声胜有声     
古诗所说的“功夫在诗外”,或者是曲中的“弦外之音”,都是形容比较优秀的诗、曲。而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在教育中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无言的教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可通过眼神来表达对学生行为的认可与否定。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表扬了他。而当学生行为有错时,我投予躲躲闪闪不好意思的目光,让学生明白他做得不对,连老师也不好意思了。这样做,既不打断讲课的思路,又照顾学生的自尊,一举两得。有一次,我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丝毫吸引不了班长,他一反常态,和背后…  相似文献   

7.
眼神育儿     
某刊物登载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课堂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正偷偷地玩一只会报时的变形金刚。老师上前一把没收了玩具,并将这个学生狠狠地训了一顿。孩子涨红了脸,朝老师翻着白眼,露出颇为不满的样子。放学时,老师把他留下来,问道:“老师今天课堂上批评你,你好像挺不服气,是吗?”“我当时也很生气。”“你气什么?”老师为孩子的坦率所吸引。“我不敢说。”孩子还在赌气。“没关系,你说出来,如果老师因为你说了还批评你,那就是老师不对。”“你不给我面子。”“那我如何给你面子呢?”老师诚恳地问。“提醒我一下就可以了。”“怎么提醒你呢?”“看我一眼。”看一眼,就能胜过老师严厉的训斥,眼神的威力真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课改专家、华东师大教授郭元祥呼吁,老师在课堂上要教好“无字书”,课堂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课本”.另一本是“无字书”.也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吸引力。据研究结果表明.老师的微笑、眼神、声音、服饰等将决定学生40%的学习成绩。老师在课堂上.能否常常微笑、声音动听、眼神生动,  相似文献   

9.
潘松梅 《班主任》2000,(1):42-42
表扬或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门艺术。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要讲究方式,讲究技巧,避免陷入误区。批评、表扬言“最”就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总免不了批评教育,不过,批评时要切记“六不”。一、不冷嘲热讽。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有何危害和恶果,从而加以改正,引以为戒。如果对学生冷嘲热讽,恶语相加,学生出于自尊,往往会与批评者争执,或产生逆反心理,明知有错也不认错,这样就与批评学生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二、不当头一棒。有的老师对犯错的学生,不问情由,劈头盖脸一阵“机关枪”“,打”得学生抬不起头来。这样做往往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口服心不服地沉默,二是为了维护自尊,与老师吵起来。不管是哪一种,都背离了教育的目的。三、不揭旧“疮疤”。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乐于上进,他们一般都想改正错误和缺点,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事。有经验的老师批评学生,不是揭旧疮疤,而是就事论事,并启发学生自我反省。如果动不动就“新账旧账一起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而失去上进心。四、不酒后训斥。老师难免有饮酒的时候,但酒后不宜进教室,更不要酒后批评学生,一来有损教师形象,而且在酒精的刺激下,批评难免失当或过火,以致把事情搞糟。五、不动手动脚。有的老师批评学生爱动手,对学生又推又拖甚至打人,这样很不好,一来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属违法...  相似文献   

11.
包装批评     
批评是班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 ,而学生又不能尽如人意 ,所以 ,教师常常将批评挂在嘴边 ,导致“批评”过“度” ,缺乏艺术。这样 ,一方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又损伤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根据小学生“表现欲、虚荣心较强 ,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特点 ,我在班级管理中 ,注意用“表扬”来包装“批评” ,融批评于表扬之中 ,学生易于接受 ,从而提高了批评的质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明表扬暗批评在课堂教学中 ,有个别学生多次走神、做小动作、讲话 ,我用了多种方法 ,或明示、或暗示 ,指出其缺点 ,…  相似文献   

12.
袁华 《教书育人》2002,(3):37-38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批评、帮助帮助,这无可非议。但我们作老师的,可不可以注重和研究一下批评人的技巧,让批评艺术化,良药不再苦口,让批评对象更易于接受。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也是老师的“下级”。学生不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们身心都还很脆弱。对成年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社会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学生未必适宜未必有效。现代社会和这些年特殊的人际环境,以及家庭由于独子而家教歧途,使不少学生的心态与我们那些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读书时,老师或打或斥或训,严得象个龇牙咧嘴的天神,但…  相似文献   

13.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巧妙地应用批评手段,以达到“通”情、“达”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批评教育的“四要”1.批评要“明确”批评针对性要强,批评对象要明确,批评内容要具体,批评目的要直露。避免那种老师愤愤然,学生昏昏然,漫无边际泛泛而谈的批评。结果,老师一阵“苦口婆心”,而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没起到作用。2.批评要“及时”批评要及时,不可拖拖拉拉。对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防止“小洞不补,大洞难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常言说“:眼睛会说话”。这是因为眼睛的神态变化,即眼神的变化能表达各种各样具体、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有时能传递有声语言和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它是一种微妙而神奇的交流与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恰当地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就能收到多方面的实际效果。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起到组织教学的积极作用课堂上当某些学生在随意说话、做小动作或干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时,教师在突然停止讲课或加重讲课语调的同时,再向学生投以警示、严肃、不满的眼神,能制止这些学生的说话和骚动;而对那些听课注…  相似文献   

15.
李佑平 《班主任》2013,(2):12-13
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塑造学生思想和行为最常用的手段,小到~个眼神、动作,大到公开的厉声厉色的表达。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都不一样,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可能被一个眼神毁掉,而一个顽固的学生即使口诛笔伐甚至违反教育原则动手打人却可能触及不到他的内心。因此,何时何地该表扬或批评,如何进行表扬与批评,其实大有学问。有时明明是一句表扬的话,若是语气、方式、场合、时机不对,也会被认为是变相的批评;而明明一句批评的话,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变相的表扬。如果我们低估了人类灵魂的复杂性,教育要么点不到位,要么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6.
老师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反映情感状态的寒暑表。老师的目光是学生成长的太阳,老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用言语表达外,往往能通过眼神反映出来。有时,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眼神却能微妙地传递。这说明眼睛在师生感情的交流中,确实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通过眼神的各种变化,透视、表达出内心的不同感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人看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正因为“苦”,被批评的学生才会屡屡产生抵触情绪,致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即批评的“负面效应”。 但,也有一些老师很聪明,他们总能把批评变成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18.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如今竟有许多老师感慨:当教师也快变成吃青春饭的了。因为以前学生多认为老师年纪越大知识越渊博,也越崇拜,而现在的学生则越来越喜欢年轻老师,排斥老教师。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型到朋友型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个“严”字似乎是千年不变的古训,老师的面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批评学生是严厉的,否则似乎难以体现师道尊严。但如果现在老师还在“严”字上做文章只会适得其反,在学生看来,严厉的批评会伤他们的自尊,暴风骤雨不…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微笑、眼神、声音、服饰等将决定学生40%的学习成绩。日前,国家课改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呼吁,教师在课堂上要教好一本“无字书”。郭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教师的仪表、声音、语言等外在因素将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便是保守估计,这种影响力也不会低于40%。郭教授认为,课堂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课本”,另一本“无字书”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吸引力。老师在课堂上能否常常微笑、声音动听、眼神生动,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否使学生愉悦并对课堂充满兴趣,这些都是“无字书”的内容。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无字书…  相似文献   

20.
张学兵 《班主任》2009,(6):18-19
“软对抗”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采取一种消极的抵制态度,以达到心理上的快意或发泄。如何化解学生的“软对抗”,不仅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也关系到班主任在班集体中的形象和威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