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先从一个例句的注译说起; 例1: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和《文选卷四十一·报任少卿书》)唐代训诂大师颜师古和李善注《汉书》和《文选》,“例1”下皆未注译。 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始为“例1”作注译: 一二,谓委曲也。言陵与己事俱不能委曲向俗人说,谓俗人不知也。(《古文观止卷五·报任安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清人丁治棠笔记《仕隐斋涉笔·先正异闻》中有关王世贞与《金瓶梅》创作的记叙的分析,并钩沉梳理其他有关史料,认为吴晗先生关于王家与《清明上河图》没有关系的结论是武断的,轻易否定《金瓶梅》是王世贞所创作也是不科学的。同时,作者还就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谈·祁禹传》中所提供的情况,参考正史的有关资料,从四个方面对一部艳情小说的作者茅镳的一些情况和所具备的素质作了一些分析归纳,对认识《金瓶梅》成书状况及寻觅《金瓶梅》的作者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贾曾传》辨误一例《旧唐书·贾曾传》:"曾后坐事,贬洋州刺史。开元六年,特恩甄叙,继历庆、郑等州刺史。"《新唐书·本传晰载略同,唯*庆州"作"虔州"。又《册府元龟》卷172帝王部《求旧二》亦载此事:"开元六年二月,以少府监齐景胄为益州大都督府...  相似文献   

4.
    
[其]代词一、表示近指,指代人、事、时间。作定语。可译为“这”、“这个”等。《列女传·楚成郑瞀传》:且其人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况且这个人眼睛象黄蜂,声音象豺狼,是个残忍的人。《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旧唐书》中的《经籍志·史部·目录类》和《新唐书》中的《艺文志·史部·目录类》为证辨对象,证辨二家的著家、部数、卷数等异同,以及相关存在的舛误,以为研究者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书·薛辩传》云 :“(辩 )祖陶”。“陶”与“焘”音近形异 ,“涛”与“焘”音同形近。《北史·薛辩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河东薛氏西祖房》薛辩祖父名字均作“涛”。北魏太武帝名拓跋焘 ,《魏书》作“陶” ,当为薛辩祖父本名“涛” ,薛氏家族仕魏后 ,子孙为避太武帝讳 ,在公私谍谱之中改其祖名为音近形异之“陶”字。商务印书馆重版《中华人名大辞典》薛强条云 :“强父陶与同族薛祖、薛落分立部众 ,世号三薛” ,此说因袭《魏书·薛辩传》。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之一 ,薛涛 (陶 )又是薛氏家族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李昭德传》云:“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按《旧唐书·武承嗣传》记此事在天授元年后、如意元年前,则为天授二年。《旧唐书·岑长倩传》亦载此事在天授二年。《通鉴》卷204更明确记载此事在天授二年九月。又《旧唐书.欧阳通传》云:“天授二年,封夏官尚书。二年,转司礼卿,判纳青事。为相月余,会凤阁舍  相似文献   

8.
《诗·豳·七月》有句“穹室熏鼠,塞向谨户”,《诗·卫风·氓》有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对于句中的“穹窒”、“贰”、“兰家”,本文提出自己的解说,并论证之。  相似文献   

9.
欧文·斯通的《马背上的水手杰克·伦敦传》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杰克·伦敦传记.它在对我国的伦敦研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消极影响.针对我国杰克·伦敦研究出现的一些误区,有必要在重新反思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打破定势批评模 式,消解传统评价观念,推陈出新,将我国的伦敦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多线集合多元主题─—《长生殿》主题新论马圣贵《长生殿·例言》说:“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这是洪对《长生殿》题材来源的说明。《长生殿·自序》说:“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然而乐极哀来,垂...  相似文献   

11.
赵文润先生的《关于李勣评价的几个问题》(载《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四期)一文,对李勣论得精当?韵壬道罹赣肜顒抟谎С痔诙岬?我以为理由是不足凭的。赵先生的第一个根据是,《旧唐书·建成传》中有李靖等请为太宗“申犬马之力”的记载。此记载是难以凭信的。因为《旧唐书》基本取材于唐初国史、实录,而这是经过太宗授意修改了的,对建成问题记载是不真实的,这点已有人指出。又查新、旧《唐书》的有关部分都无此类记载;相反,刘(食束)《隋唐嘉话》与《通鉴》却有李靖不支持夺嫡的明确记载,故《旧唐书·建成传》的记载是一不可靠的孤证。为何出现这个记载呢?无  相似文献   

12.
说避讳     
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或写出,加以回避叫避讳。避讳始于周代。《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时是“以讳事神”,不为君讳,“克昌厥后,骏发尔私,不为文(周文王)武(周武王)讳也。”只是到了汉代始避君讳。例如:汉高祖讳“邦”,《史记》、《汉书》凡“邦”多改作“封”;“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邦(《蔡中郎传·琴操履操序》;“昔尹吉甫信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七  相似文献   

13.
选自《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是《论语》里难得的长篇,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古圣先贤言志的生动图画,在语录体的《论语》里算得是独具学特色的一章了。而曾皙“春风沂水”的情怀和孔子“吾与点也”的“喟然之叹”,引得后世评论家们猜想不断,并为此而津津乐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启发”释义 “启发”一词,是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提出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启发”二字的来源。第一个阐释“启发”涵义的是郑玄,他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史记·孔子世家·集解》引)郑玄认为“启发”的作用在于使学者“识思之深”,无疑是正确的。但什么是“心愤愤,口悱悱,”为什么“必待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呢?他却未作说明。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关键于弄懂“愤”“悱”的含义。《说文》:“愤,懑也。从心,贲声。”又:“懑,烦也。烦者热头痛也。”关于“悱”,《集韵·尾韵》:“悱,心欲也”;《文选·成公绥  相似文献   

15.
在张禾瑞、郝鈵新编的《高等代数》中,正定二次型是实二次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定理9·3·1,9·3·2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判定二次型正定的两种方法,对于定理9·3·2的证明,我们看起来实觉难懂,不太自然。本文将给出该定理的另一种证法。现将定理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是我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写道:“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先生在1926年讲授《汉文学史纲要》时,又称道  相似文献   

17.
《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杜预《注》云:“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史记·宗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史记·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此后,多数学者及权威著作多用杜预《注》及《史记·索隐》的说法。如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岳麓书社1985年版)卷1载:“面缚:僖六年《传》:‘许男面缚。’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案:面,背面也。”《辞源》第4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8.
四、关于祁连、焉支的含意及并列歌唱问题要想较为准确地理解《匈奴歌》,不能不首先搞清楚其中“祁连”、“焉支”的含义。祁连山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或谓“意为广漠的,寥廓的”(26),或谓意为“湿润的原野”(27)。按理说,这是不应该有异议的。《汉书·霍去病传》注谓:“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  相似文献   

19.
《辞海·神策军》条有两处明显错误。一是把白志贞说成宦官,而新旧《唐书》白志贞传却明白记载白为朝官而非宦官,其它有关记载亦均无白为宦官之说。一是定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贞元时,而新旧《唐书》及《通鉴》几乎所有有关记载都能证明神策军分为左右厢在德宗兴元年十月。至于《新唐书·兵志》及《通鉴》卷223代宗永泰元年十月载神策军分为左右厢于永泰元年,唐长孺早已指出其谬。  相似文献   

20.
国外《史记》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史记》流传到国外以后,引起了国际汉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出现了一大批《史记》研究的专家。日本、朝鲜、苏联、法国、西德、美国等国家的《史记》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尤以日本为最。本文拟对国外《史记》研究状况作一简要分析介绍。1 据史书记载,《史记》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传播海外了。如唐初李延寿《北史·高丽传》云:高丽“书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普阳秋》”。可见唐以前”三史”已传到高丽。朝鲜人民至今仍然保持着雅爱《史记》的热情。南朝鲜汉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李成珪编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