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7,28(9):29-30
在实际生活中,中学生平常很少接触电容器,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电容器,理解电容的概念,在高中《物理》第2册人教版教材中,通过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影响因素的验证实验,让学生们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之间的距离、正对面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高中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这样引入: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平行板电容器.把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电源相连进行充电,电容器两极板就充上等量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板间有电势差,这个电势差跟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有关.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我们把比值Q/U定义为电容器的电  相似文献   

3.
电容器是电器设备中非常重要的元件之一,也是非常普遍的元件,它广泛运用于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中.平行板电容器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容器,在近年高考中,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问题频频出现,也由此可看出它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性.所以,在物理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提高学生在平行板电容学习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试题进行归纳总结,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计算的讨论已历时多年,解决的方法很多.文献[1]~[5]对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求解虽各有特点,但都涉及高等数学知识,本文从平行板电容器入手,利用补偿法给出求解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的一种简单方法. 问题.设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的极板AD、BC,长和宽分别为L和l,AD、BC两板的夹角为θ(θ很小,以致于sinθ≈θ,cosθ≈1)[3],且极板的长和宽均远大于两极板间的距离.求该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5.
邓志宣 《考试周刊》2015,(29):137-138
在高中物理中,平行板电容器一直是各类题目出现频率较高的电学元件,而要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类问题的能力,对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些基本性质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先对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些基本性质做了小结,然后针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了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有关电容器问题频频出现。笔者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电容器问题往往与电场、稳恒电流及力学有关知识相联系,它能较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体现了高考突出能力考查的意图。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绝不能忽视电容器问题,尤其是平行板电容器问题。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特点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是由两块平行的金属板和充于其间  相似文献   

7.
1.电容器中插入介质是通过改变介电常数来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两极板间的距离d、正对面积S、介电常数£三个量决定,  相似文献   

8.
电容器虽不属教学的重点,但近年高考中平行板电容器的命题频率较高,在含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路中,改变电容器两板间距离d、正对面积s、两板间的电介质都会改变电容,从而引起极板带电量Q、板间场强E、两板电势差U、板间某点电  相似文献   

9.
“电容器的电容”是高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平行板电容器演示实验由于实验成功率低或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只能一知半解。通过自制器具实现对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定量测量,并在平行板电容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电容器进行改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又是因变量.而平行板电容器的题型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电容器两板  相似文献   

11.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验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使平行板电容器带上足够的电量。一般实验用的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不高,不能使平行板电容器带上足够的电量,因而实验效果不佳。若使用感应起电机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就能使它带上足够的电量,实验效果十分理想。具体做法是: 1.把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用导线接在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金属的杆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平行板电容器是基础物理讲授静电场最常用的例子之一。下面就电容器中充满均匀电介质和放入均匀电介质球两种情况,讨论介质中场强与真空中场强的关系,这对电介质中场强的正确理解、对教学是有益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均匀电介质。我们知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忽略其边缘效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对电容和电容器这部分内容要求较低,且将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列为选修课中的选学内容。但考虑到电容器是电路中常用的重要元件之一,为正确理解这部分内容,现将电容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1.怎样理解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两板间的场强不为零,而两板外侧的场强为零? 平行板电容器是两个相互靠近、相互绝缘、彼此平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课本下册四十九面练习六题2要求对图1—36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定性解释。图1—36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在静电计上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示电容器二极板电势差增大。其解释如下:极板距离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电容量减小,因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故两极板电势差增大。对这一解释有学生提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不可能不变,当极板距离  相似文献   

15.
用感应圈和平行板电容器组成LC振荡电路来演示电谐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实验装置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把两台型号相同、参数相近的感应圈间隔约10厘米并列放在桌面上,把两套平行板电容器平行地排在感应圈的前面(或后面),把带支座的高压氖管(可用光谱管组中的氖气管代替)放在感应圈与平行板电容器之间。  相似文献   

16.
李刚 《教学月刊》2007,(7):61-64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为高中物理电容器教学实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对引导学生建立电容器的形象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许林民 《考试周刊》2013,(83):134-135
平行板电容器作为学生在解决电场问题的一个实物载体,其出题范围广泛.本文主要就变化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量、电势、场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等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1.三个公式 C=Q/U(适用于任何电容器); C=εS/4πkd(只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E=U/d(只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能否作出定性的解释? 答:在高中物理课本上,直接给出了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εS/4πkd。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电容及电容器,尤其是平行板电容器的应用极其广泛,因此学生掌握电容器的知识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进行电容与电容器的有关例析,希望能助于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解质,就组成一个简单的电容器,叫作平行板电容器。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比值Q/U是一个常量。不同的电容器,这个比值一般是不同的,它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