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浮标的沉浮”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的第二个活动。这个活动让学生研究各种使浮标上浮或下沉的方法,但侧重于通过改变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标的沉浮。  相似文献   

2.
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九课,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并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背景及分析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束时,出现了本单元的第三个教学时段,除了从物体本身出发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改变液体从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大小两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水槽里全是沉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2008,(3)
"改变浮标的沉浮"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的第二个活动。这个活动让学生研究各种使浮标上浮或下沉的方法,但侧重于通过改变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标的沉浮。有位教师对这个活动进行了研究,在几次试教时分别给学生提供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浮标,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与浮》第3课。教材分析:“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学习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一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是通过做实验来体现的:实验一是取两个杯中的水放在火上烤,发现一杯水中可能有…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五年级科学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要研究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否会改变.学生往往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认为改变物体的轻重和大小.物体的沉浮就会改变。鉴于此.教材特地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 《沉与浮》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的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首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的沉浮”,  相似文献   

9.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的关系。对于沉浮知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沉浮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解。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和事实对比,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下实验教科书中《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第四部分——我们的“潜艇”,引导学生用一个空饮料罐和一根带弯头的吸管做一个简易的“潜艇”,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只是实验中需要的水槽要大且用水量也大。实验教学中,我们改用小玻璃药瓶和医  相似文献   

11.
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一册第12课《沉和浮》的内容是根据《自然教学大纲》总目标“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而编排的。沉和浮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地认识与沉和浮有关系的自然事物 ,为学习水的浮力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打下基础。教材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清哪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哪些物体会浮 ,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在水中的沉浮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是小船载重的选学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以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 ,小学一年…  相似文献   

12.
把试管口向下,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中,使试管直立着漂浮在水里,拧紧瓶盖。这是我在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的时候,用空塑料瓶、试管等材料制作的一个可以沉浮自如的“潜艇”。与教材中编排的实验相比,上述实验更直观,不但利于学生观察,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升能力。教材介绍的方法是这样的:用橡皮泥和上端是密封的、不漏气的塑料笔帽,制作沉浮自如的“潜艇”。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做实验时,观察到了对比实验中的不同现象。用力挤压瓶子,笔帽中…  相似文献   

13.
李强 《中小学电教》2009,(12):48-50
一、教材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下)中《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了解上浮材料的特点,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问题“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展开,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使沉在水底的小瓶浮起来和使生鸡蛋浮起来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形状、改变重量、在水中加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动手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发展是借助两方面因素实现的,一是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二是教师为幼儿学习提供的支架。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并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不断得到丰富、重组和提高。一般来说,幼儿在探索沉浮转换时大致会经历这样几个过程:在对物体的沉浮特性作出判断和简单解释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逐渐意识到物体的沉浮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继而借助其他物体的沉浮特性尝试沉浮的转换,最后脱离外部条件的支持,仅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所以,文中提到“大部分幼儿”“简简单单”地把沉在水底的物品放在了可以浮在水面的材料上,并不说明幼儿不肯动脑,简单模仿,而恰恰说明了这个班幼儿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需借助外部因素完成沉浮转换的阶段,尚未达到通过改变物体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课是在学习了《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初步认识水的性质的基础上,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的特点。本课又是为第十六课《船怎样行驶》和第二十一课《水力和风力》打基础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并初步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揭示物体的沉浮规律,向学生渗透“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  相似文献   

16.
教学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自然第二册的《浮与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探讨求真,我是这样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变浮为沉的方法”的 一、观察思考 学生了解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形后,我把带盖塑料瓶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 师:塑料瓶是沉是浮? 生:浮。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浮在水面上的带盖塑料  相似文献   

17.
<正>在设计《沉与浮》的教案时,我根据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的预设,从而有了生成的精彩。一、精心的预设1.学习材料的预设科学课目标的达成,建立在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展开真实探究的基础之上。《沉与浮》这一课有三个教学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为此,我精心选择了有结构的材料:橡皮泥、泡沫板、塑料瓶、  相似文献   

18.
苗英姿 《现代教学》2004,(10):52-53
这是一堂三年级“做中学”课。本课是《沉与浮》单元中的第四课时。在前三节课中学生分别对“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学生对各种沉浮现象的研究兴趣盎然。第三节课结束前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而不沉下去,可是我们都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以“固体和液体认识”为基础,围绕“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答案”安排了四组教学活动:想办法使橡皮泥和铝箔浮起来、研究小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探究鸡蛋或土豆浮起来的方法、用沉浮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希望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教材“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首先用二力平衡条件以及运动和力等知识,从物体受力方面分析出物体的沉浮条件。然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和已得出的物体的沉浮条件等知识,用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大小的比较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学生感到抽象,缺乏感知,不易接受,以致往往死记硬背条件和结论。为此,我将这节讲授课改为学生实验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