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儒家文化在未来21世纪大学生的价值教育中将仍然有着普遍的意义。面对21世纪的发展要求,儒家文化价值系统中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强调人伦秩序的道德价值观、仁爱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等对于21世纪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具有十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在将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主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使儒家文化在新世纪中焕发新的活力,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2.
<正>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社会繁荣和稳定做出卓越贡献。同时,儒家德育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之一,经过历史沉淀,仍具备丰富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借助千年传承的儒家德育思想中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等,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积蓄力量。儒家学派倡导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多元主体形成良好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在义与利、荣与辱、苦与乐等问题上的精深内蕴,是当今青年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汲取传统儒家价值观精华。促进新一代青年健康价值取向的形成,成为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孔子诗论是儒家诗论的核心内容,在价值观上体现出的政治伦理特征,不仅贯穿于诗歌的认识价值之中,而且贯穿于诗歌的审美价值之中,形成了其诗论鲜明的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儒家社会关爱思想,从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与国家,再到心系天下世界,自然过渡,由己推人,是儒家很好的逻辑,可以为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贡献。借鉴和弘扬儒家社会关爱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进和我国社会道德新秩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瑞芳 《中国德育》2014,(24):13-19
儒家社会关爱思想,从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与国家,再到心系天下世界,自然过渡,由己推人,是儒家很好的逻辑,可以为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贡献。借鉴和弘扬儒家社会关爱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进和我国社会道德新秩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价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义利关系、共同富裕、爱国主义、价值标准四个方面.全面学习邓小平价值思想,对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有高低两个层次。在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有志于道”、“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是高层次的价值观,而社会上的多数人是以“寿”、“富”、“贵”、“子”为价值目标,这是低层次的世俗价值观。本文对世俗价值观的内容,合理因素、世俗价值观与高层次价值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冲突与融合:儒家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价值观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就要在保持其精华的基础上适当吸取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西方价值的积极内容。儒家价值观要吸取西方价值的积极内容,首先要将其放在西方价值体系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其差异,并在分析其差异的基础上,找出其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为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儒家价值观教育与思政课价值观教育具有关联性,儒家优秀文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文化根基。提炼儒家文化成果,形成优质、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是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认识孔子的义利观时,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孔子是“重义轻利”,这一观点是有偏颇的。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孔子的义利观,正确认识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将伦理学的主题从苏格拉底的个人德性修养、学习转移到国家、公民的正义上来。他从国家和个人相互依存的思路出发 ,将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正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国家与公民个人合一的正义观。这是贯穿《理想国》一书的思想主线 ,全书就是对国家和个人的正义何以能一致 ,如何一致 ,怎样一致的解答。最终通过正义的实现到达他所追求的至善的国家 ,使所有公民过上幸福的至善的生活 ,实现其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义利之辨",严复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把义利分割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进步缓慢。他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并吸收进化论思想,对"义利之辨"的旧说进行批评,构建了自己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试图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传统价值观念中的"义利之辨",严复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把义利分割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进步缓慢。他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并吸收进化论思想,对"义利之辨"的旧说进行批评,构建了自己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试图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义利观与当代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孔子义利观的基本特征是“义先利后,义利统一”.以此着手,寻绎人类社会义利观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对构建当今现代崭新的义利观,开展道德和思想文化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孔子义利思想的剖析,以便挖掘其现代价值,使之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益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法本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前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努力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正是通过这些举措,经济法得以有效地平衡与协调经济领域中的利益冲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伦理建设的关系.而“义利”观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义利”内涵,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有资可鉴.  相似文献   

19.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她有着鲜明丰富的性格特征,神采独具,魅力四射。简而言之,刘姥姥形象的特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智、义、朴。她心地善良、头脑灵活大智若愚、风趣幽默、随机应变、见义勇为,善于应酬又不失质朴,知恩图报而不辞劳苦……她的言谈举止,始终不脱自己的本色,是个阅历丰富、聪明机智的庄稼人。  相似文献   

20.
论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经济伦理思想非常丰富,体现为义利合一的功利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观、以节用为核心的消费观、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和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这些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