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概述科学选材与经验选材的重要区别是:科学选材能利用多学科的理论去探讨和总结运动才能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借助多学科的测试方法对受选者进行较全面的测量和考查,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诚然,经验选材也进行预测,但其预测的依据往往滞留在受选者当时比较表浅的运动能力上,对绝大多数所选对象——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缺乏较深层的剖析和考查。这是经验选材“预测”失误、淘汰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大了对运动员选材的力度。对射击项目而言,成功的选材标志着一名射手在世界大赛中的竞争实力和持久的运动寿命。如:当今的国手即世界级选手王义夫到2000年他已是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了,仅此而言它的运动年限已达20年,可见基础选材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射击     
G871.02对射击业余训练中兴趣问题的研究[刊,中,I]/刘冰(安徽省淮南市业余体校)//内蒙古体育科技.-2003,16(4).-59,66(XH)射击//训练//兴趣 在业余训练中选材是很关键的一步。然而有时候经过千挑万选中的学生,稳定性、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很合乎我们的要求,问题却出在了学生的兴趣上。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射击没有兴趣,根本不愿意参加训  相似文献   

4.
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材是竞技体育的重要一环选材是指:直接或间接将被选者的运动才能之天赋因素测定出来,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预测其未来的竞技能力。科学选材是现代科学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科学选材是一条能使运动技术水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随着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早期科学选材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教练迫切希望建立选材标准,帮助他们选好苗子,提高成材率。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赛和训练中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对于射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致关重要,因此射击运动员的选材须择重于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目前,国际国内射击运动发展之快,使用的枪击精度之精,比赛成绩之高,已引起广大射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根据国际奥委会决定,于1989年1月1日起再次修改比赛使使靶纸(缩小尺寸加大难度)。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射击水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在枪弹、科学训练等方面作一番努力外,选材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去曾有人说:“三分选材,七分管理”,从某个角度说,有它一定的道理,但培养优秀射击运动员,除选好材外,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环,还是抓基础训练。要造就人材技术的高、精、尖,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基本技术是否扎实。国家体委射箭射击处近年来对参加全国业余比赛的运动员年龄限制和武器使用国产化规定,就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人素工程”理论研究分析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见解。文章认为:一、竞技运动已进入“智、技、力、勇和意志”全面较量的激烈竞争时代,科学选材已引起国内外行家的重视。二、体育科学选材应在“人素工程”理论指导下,使1.硬件选材与软件选材相结合。2.一般指标与专项敏感指标相结合。3.初期选材与阶段选材相结合。4.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三、主张根据预选对象本体结构的特点,采用本体论、系统论和层次论,将选材指标,结合专项需要加以程序化、系列化,达到发掘人素潜能,取其优势,择优而选。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国内射击运动发展之快,枪击之精,成绩之高,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除枪弹、训练因素外,“选材是一个重要因素”。培养高水平的射击运动员“最关键的一环是抓好基础训练。”一些初露才华的少年运动员,过早承担高层次的比赛任务,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往往  相似文献   

9.
射击运动员的选材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和一劳永逸的。选材工作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选阶段(选拔对象是未经射击训练的青少年)。二、训练及比赛观察阶段(选拔对象是业余体校学生)。三、精选阶段(对象是参加系统训练的集训队员)。下面具体论述。一、初选阶段: 1、身体形态和机能: ①身高和体型: 我国优秀射手大部分身高在1.60-1.76米之间,身材比较匀称。选材时,可以选肩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选材过程中,不同层面的教练员与受选者的家庭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有些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把家访作为选材的一项重要内容,视为预测的客观依据。他们细仔入微地把视线投向受选运动员的每个家庭成员,观察其身高和形态特征,比较受选者的相关程度,不厌其烦地询问受选者的成长经历,病史、兴趣、爱好……,了解受试者父母的职业、学历、经历,留心他们的气质、修养、性格,揣摸受选对象在什么样的家庭气氛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自己从事射击运动十几年来,通过平时训练和参加多次比赛的实践,使我对手枪速射项目有了一些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对手枪速射击发动作的体会: “击发”是射击运动项目决定命中效果的关键,至于射击姿势、瞄准以及枪支的稳定等都是为击发创造条件的。如何把击发动作有机地与其他条件合理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严毅  刘佳鑫 《精武》2012,(17):22-22,24
步枪射击运动是一项颇具智慧魅力的运动,对运动员生理素质有特殊要求,能时刻展现“稳定性”。而对运动员心智素质的要求更是与生俱来厚积薄发,能随时掌控“潜意识”。这是步枪射击运动员觅材核心所在。希望本次对射击项目步枪运动员觅材的探讨,能带助教练员在选材工作中提高针对性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员的现状及选材进行调查与分析,拟初步构建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材体系,形成系统的小轮车运动的选材理论,为优化选材提供科学有效建议。采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测试法,以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员个案研究分析为基础,依据运动员训练的实践经验与运动成绩相结合,对运动员从哪选、如何选、怎样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得出结论:1.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员甄选模式有待改进;2.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员的后备生源渠道狭窄;3.湖北省小轮车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4.
射击项目属于技能类表现准确性的项目。虽然射击运动的技术结构并不复杂,但技能掌握的好坏与动作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所以要想技能达到高水平,10环命中率高,首先对射手肌肉工作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故此.教练员在选材过程中,要注重它的科学性,选拔一些先天稳定性好、具有射击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从事专项技术训练,才能保证选材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射击     
G871.02,G804.86 9700515强化“击发意识”训练有利于提高射击运动成绩[刊,中]/李振春//体育科学研究.—1996,4(3).—31—34(MYL)射击//训练//击发意识//成绩//心理素质//心理训练“击发意识”是属于射击运动心理要研究的内容,为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训练实践提出射击运动员进行强化“击发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强化“击发意识”训练,是与提高射击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射击运动是一项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如何培养射击运动后备力量的心理素质是该项运动的重要课题。就此,对儿少选手的心理选材、心理品质、神经类型及抗干扰能力等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韩淑杰 《精武》2013,(36):187-187,189
射击运动的发展及运动成绩的惊人提高,让我们基层队的教练员知道,业余队员的技术水平就更要跟得上。做为一名基层的教练员,不得不对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如何抓好中小学课余训练,本人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同行们参考。一、选材问题上的随意性我们在选材时是根据教师的推荐、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首要条件,井以能够积极主动地投人课余训练为准则。在国内外,不论业余队或职业队,都特别注重选材。选材的好坏是能否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关键。但是,我认为中小学运动队或活动兴趣小组的选材与他们的性质截然不同。从大的方面讲,由于其训练目标除了向上一级单位或各级体育院校培养、输送人才外,主要是代表学校参加市、县一级或校际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对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张山、国家射击队、辽宁省射击队及辽宁省所属13个市的射击队的运动员进行了测验,经研究得出了“张山人格模式”和“优秀射击运动员预测公式”,制定了各级射击队的人格心理选材标准。利用该公式对张山施测,其分值列全国射击运动员之首,说明“张山人格模式”与“优秀射击运动员预测公式“基本一致,均可作为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使用。通过对各级射击队人格因素的比较,找出形成各等级队心理差距的主要人格因素、为各等级运动队提高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运动水平的飞速发展,运动选材越来越重要。苏联的扎西奥尔斯基指出:“没有预测就没有选材。”而西德的乌默尔进一步提出:“所谓的天才是指所有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天才的、从幼年即表现出来的因素的总和。所谓选材是指直接地将这些天才因素测定出来,根据现有的测定来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成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选拔出具有天才的运动员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