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逐步受到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对它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着重分析体态语中的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对比,得出汉英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是中国文化的聚拢性和英语国家文化的离散性.  相似文献   

2.
《马桥词典》是作家韩少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采用了特殊的词典式形式,共115个词条,展现了生动野性的马桥传奇和各具特色的马桥人,思考了悠久深刻的马桥历史和丰富曲折的文化心理.本文力图从文化与人的角度探讨《马桥词典》中作家、叙述者、人物、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文化与人这一命题看马桥文化与马桥人、马桥文化与叙述者“我”之间的关系,并追问这一命题在文本主题方面的展现,即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本中的语言探索,则是连通回忆与现实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儒家学派中和的思想可以说是和合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殷商时代是我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三代历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历史文献记载和甲骨文及商代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到商代的明君圣王为寻求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当时,追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家族的和谐,构建与周边方国部族的和谐,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和合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会展业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日渐紧密,文化的多元性也前所未有地呈现出来。尤其是跨国会展活动的展开,使各种同质的、异质的文化形式与价值观念、信仰产生冲突和融合,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会展业的重要信息模式。会展从业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化因素对日本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语言学的快速发展,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对真正掌握语言的本质规律及其特点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日语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着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的心理特征。日语语法中主客观表达方式与日本人的文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同时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本文主要讲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展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以期更好地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学校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一种独特的形式,既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它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形态的文化,向人们从文化学这一角度揭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身体文化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内在一致性.因此,和谐性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是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研究传统体育文化和谐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的重要方法手段。本文主要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汉语言教学的发展及前景,以期更好地将我国本土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也受到了道教仪式、义理等的影响,它们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与融合。崂山道教对当地的节庆民俗、庙会民俗以及民间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崂山道教民俗的世代传承,反映了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作用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以及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上。应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和为贵,崇尚中庸”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天在构建和谐文化时,要辩证对待传统和谐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借鉴国外文化优秀成分,对其进行综合创新。这种传统的和谐思想,无疑对整合矛盾、团结人民、凝聚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社会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显得尤为重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借鉴和吸纳外国文化的合理内容,以服务大众为方向,使和谐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人才,是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要积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倡导民主、平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采用和谐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和谐的人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建设为影视传播赋予了新的使命,中国特色的影视传播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责任。影视传播的重要职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决定其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使命,影视传播所承担的文化责任需要影视传播媒介自身的文化自觉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图书馆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地。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这是我们亟需关注、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内含着社会成员对和谐社会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构建的主体性原则,首先要承认人在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构建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主体的现实性、多元性、历史性等外在的特性和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内在根本特性对政治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意义;最后,满足主体的利益需求,是和谐社会政治文化价值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