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FeCl2、FeCl3为原料,在低温环境下,采用超声波辅助并结合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考察了Fe3+∶Fe2+摩尔比、超声震荡时间、pH值、晶化温度、晶化时间5个因素对制备纳米Fe3O4的影响.确定制备纳米Fe3O4了的最佳方案为A3B3C4D2E3,即n(Fe3+)∶n(Fe2+)=1∶3、超声震荡15 min、pH=12、晶化温度30℃、晶化时间2h.  相似文献   

2.
微波合成CdS纳米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硬脂酸的丁醇溶液中,以Cd(NO3)2和TAA为源材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立方晶相CdS半导体纳米棒,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成分连续可调的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揭示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考察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的分布情况。创新点:1.利用金属羧酸盐在有机体系中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其反应温度仅为270°C,显著低于文献报道中所使用的温度;2.成功实现Co_xNi_(1-x)O纳米晶成分的调节,发现纳米晶形貌随成分的变化规律;3.揭示了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方法:1.在硬脂酸锂的"配体保护"作用下,利用金属羧酸盐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等手段研究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成分和金属离子价态等信息。结论:1.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Co_xNi_(1-x)O(x?[0,1])合金纳米晶;2.发现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浓度的提高呈现出由Ni O特征过渡到CoO特征的趋势;3.对单颗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元素扫描揭示了金属离子在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微波合成半导体CuS纳米粒子和Bi2S3纳米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甲醛溶液中,以Cu(Ac)2,Bi(NO3)3和TAA为源材料,通过微波加热合成了CuS半导体纳米粒子和Bi2S3纳米棒,并用XRD,T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2n~1)”.笔者的《“1:3:5:7…:(2n—1)”的应用》一文,发表在贵刊2002年第二期上,曾对此问题进行过讨论,现有几个问题需要作一点补充.  相似文献   

6.
例1已知数列{a_n}中,a_1=1,对任意自然数n都有a_n=a_(n-1)+1/(n(n+1)),求a_n.解:由已知得a_n-a_(n-1)=1/(n(n+1)),a_(n-1)-a_(n-2)=1/((n-1)n),…,a_3-a_2=1/(3×4),a_2-a_1=1/(2×3).以上n-1个式子累加,并利用1/(n(n+1))=1/n-1/(n+1),得a_n-a_1=1/(2×3)+…+1/((n-2)(n-1))+1/((n+1)n)+1/(n(n+1))=1/2-1/(n+1),∴a_n=3/2-1/(n+1).点评:求形如a_n-a_(n-1)=f(n)的数列通项,可用累加法.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数列的方法 例题工业上制备硝酸是在吸收塔中将NO2用水进行吸收得到硝酸:3NO2 H2O=2HNO3 NO,将生成的NO再氧化成NO2,NO2又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NO.经过多次氧化、吸收,从理论上说1mol NO2可以转化为1mol硝酸,那么如何严密证明呢?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洋葱表皮作为内外模板,以Zn(NO3)2·6H2O、Pb(NO3)2和Na3PO4·12H2O为原料,一步合成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内外双模板分别得到的是不同形貌的纳米磷酸锌和纳米磷酸铅产物。  相似文献   

9.
一、(x y)^n型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的求法 在(x n)^n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就是项的系数,展开式的中间项就是系数最大项.当n为偶数时,中间项是第(n/2 1)项;当n为奇数时,中间两项是第(n 1/2)项和第((n 1/2) 1)项(注意:此两项虽然系数相同,但字母的次数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文[1]建立了如下结论:在任意当且仅当△A_1A_2A_3为正三角形时,(1)式取等号.本文将不等式(1)推广为定理在任意凸n边形A_1A_2…_A_n中当且仅当A_1A_2…A_n是等角n边形时(2)式取等号.二、几个引理引理1凸n边形至多有两个内角不超证明用反证法及n边形外角和定理.引理2当n≥3时,关于x的函数族:分别都是增函数.证明引理3证明:不妨设0<α≤β≤/4,和差化积.引理4当n≥3时,成立不等式递增知(4)(5)成立;当n=3,4,5,6,7时.经验算知(4),(5)也成立.三、定理的证明据引理1及0<A_1<π(i=1,2,…,n)…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反应物物料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了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最佳条件是:Cu(NO3)2、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最佳反应温度为75℃。并将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在学生实验中试验和推广。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学生易于掌握、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的恒温环境微量热计,总结了本课题组利用微量热法研究轻稀土三氯醋酸盐、轻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发现这两类轻稀土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拟合计算出轻稀土组内原子序数为596、1的镨元素和钷元素的配合物Pr(TCA)3.3H2O(s)、Pm(TCA)3.3H2O(s)和Pr(TCA)(C9H6NO)2(s)、Pm(TCA)(C9H6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 056.639kJ.mol-1,-3 049.953kJ.mol-1和-1 362.259kJ.mol-1,-1 348.936kJ.mol-1.  相似文献   

13.
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烟酰胺(3-吡啶甲酰胺),在玻碳电极上的制备了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考察其对NO2^-及共存离子的作用情况,该修饰电极对NO2^-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和选择性,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氧化电流在N0f浓度1.68×10^-6mol/L~-1.76×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5.6×10^-7 mol/L。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报道一种新的四羧基桥联桨轮状二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 .该配合物属于 P1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12 .65 2 (3 ) ,b=18.983 (4) ,c=9.10 2 (3 ) ,α=97.2 6(2 )°,β=10 7.3 8(2 )°,γ=10 2 .2 2 (2 )°.研究结果表明 ,在该配合物中轴向配位位置被硝酸根离子占据 .而轴向硝酸根离子上对 Cu2 的配位显著增加了 Cu… Cu间的距离 (2 .73 8 )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叶片下表皮为材料,借助表皮条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核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光暗调控的蚕豆气孔运动中的作用进行探索。实验证明,NO专一性清除剂2,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氮-L-精氨酸-甲酯(L-NAME)能够逆转黑暗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并能阻断黑暗诱导的蚕豆保卫细胞NO水平的提高。但二者对光下气孔孔径几乎没有影响。结果表明,光暗调控的蚕豆气孔运动与保卫细胞胞质内的NO水平有关,在保卫细胞细胞核中存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而光暗条件下iNOS活性不同,进而引起NO水平变化并最终影响气孔开关。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铝[Al(NO3)3.9H2O]和硝酸钇[Y(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PET400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AG前驱体粉末,分别用直接干燥和共沸蒸馏对YAG前驱体粉末进行脱水处理。用X射线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1200℃煅烧1h,相对于直接烘干,共沸蒸馏制得的YAG粉末纯度更高,粒度更细,分布更均匀,团聚较少。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条件下,以氯酸锂氧化Mn~(2+)沉积的化学MnO_2(简称CMD),对其进行MnO_2含量、视比重、肼指数、磁化率、放电性能以及红外与差热分析.结果表明,为此制得的CMD电化活性较高,有望替代电解MnO_2(简称EMD)作为干电池的活性明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Cu(NO3)2.3H2O为铜源,浓氨水为络合剂和NaOH调节溶液的pH,采用化学浴法(CBD)制备了Cu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光催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CuO薄膜放在含有H2O2的甲基橙溶液中,经不同光源照射一定时间后,取其溶液进行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来研究CuO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光源下,当催化剂CuO薄膜的表面积为12.50cm2、3.0%H2O2用量为40.0ml、pH=7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效果较好,光照10min后降解率就达到100.0%;不加H2O2时,需光照40min降解率才能达到100.0%,说明H2O2对CuO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promising source of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in converting chemical energy to electrical power. De- velopment of SOFC with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800 °C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SOFC has the potential to have the cost of its materials, cell fabrication, and corrosion of its stack components dramatically reduced. Gadolinia-doped ceria with the chemical f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