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作文”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创生和超越.是一种“凭借文字的个性生长”。儿童个性化作文要“描述儿童自己眼中的世界”,要“表达儿童自己独特的体验”,要“捕捉生存世界的细微变化”.要“鼓励儿童有自己的言语方式”.从而实现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问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直当具有个性.然而当前学生习作几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属于“这一个”的独有体验、独到见解、独具匠心日渐稀有,一句话:“作文个性弱化”了,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每个人的一种独立的生存方式,不仅具有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作文教学的四个要义,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健康地发展和创造性地发展。学生作文个性化应体现“情感”与“认知”自然和谐的统一;作文教学若能为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构建宽松环境,缔造有利条件,创设相关情景,提供必要引导,则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个性”存在着多种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价值判断。个性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实现,又不断推进,以使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不断向完美发展的过程;作文个性化则指以学生作文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非个性色彩的统一化、模式化、强制化向个性色彩的多元化、个体化、自主化不断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扬个性的理念。在教育呼唤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在新课标“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的标准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尤其引人注目。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假大空”、“慢差费”的局面令师生头痛不已,而作文作为学生思想、情感、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对学生健全人  相似文献   

6.
张扬个性的理念。在教育呼唤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在新课标“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的标准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尤其引人注目。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假大空”、“慢差费”的局面令师生头痛不已,而作文作为学生思想、情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倡导“儿童作文”,要让作文教学回归儿童生命的本真,关注儿童的内心真实体验,在引导自由表达与真情流露中展现儿童的生命活力.的确,儿童的自由写作状态十分重要,但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放而不收”,因为写作规则的指导和学习,同样也十分必要——“收是为了放”.  相似文献   

8.
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个“在”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学生作文必须由“我思”来切入。唯有“我思”的真实性,才能掀开“在”周围的各种迷雾;唯有“我思”的自由驰骋才能让“在”变得色彩斑斓;唯有“我思”的独特性才使作文成为“我在”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我思”是儿童个性生命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情感真实、思维自由、表达创新”是绽放放儿童个性,引导孩子们“我手写我心”,抒写内心的“真我"所必然的。一、情感真实,启迪儿童个性展翼…  相似文献   

9.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不好教”却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个性化作文”的概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回归学生个体需要的作文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五”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个性化的产物,“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得好:“我看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像力、创造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要让学生情感释放出来,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任何强求都会影响到“尽情释放”的效果。那么,如何重视儿童个性、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下面仅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我口说我心”——激发…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每个人的一种独立的生存方式,不仅具有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作文教学的四个要义,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健康地发展和创造性地发展.学生作文个性化应体现"情感"与"认知"自然和谐的统一;作文教学若能为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构建宽松环境,缔造有利条件,创设相关情景,提供必要引导,则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个性"存在着多种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价值判断.个性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实现,又不断推进,以使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不断向完美发展的过程;作文个性化则指以学生作文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非个性色彩的统一化、模式化、强制化向个性色彩的多元化、个体化、自主化不断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个性化,是学生自我认识的独立表达。“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完成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表达? 一、关注生活——激活个性的基础 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犯难,他们的一些作文或无病呻吟,或众  相似文献   

14.
“儿童化作文”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舞蹈,是展示儿童心灵世界的窗户。它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灵动写意,也是一种凭借文字的儿童个性化张扬与展示,儿童的本能、冲动、灵感、需要、好奇和愿景等常常都在其儿童化的习作中流淌艇来。笔者韬叫瞻莲化作文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写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感情真实”。新时代作文要敢于“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萎缩、惰性的虚弱”,让学生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童心世界。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有灵性。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而语言的个性化就是作文个性化的最好体现,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章的载体。如何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语言都靓丽起来呢?这就需要让他们的语言插上个性化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然中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各吹各的调,作文教学低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激发他们的情感,创设成功的机会,拓宽写作天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儿童是通过自由表达来呈现其对有关事项的参与过程的。作文中儿童自由表达,既发展作文能力,又有助于“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发展健康的人”。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  相似文献   

19.
成亚英 《生活教育》2014,(13):115-117
正写作是儿童心灵的对话,情感的宣泄,自由的写真。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本该看到富有个性、朝气蓬勃、色彩缤纷的文字,然而遗憾的是,在学生作文中常常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听不到动人心弦的旋律,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一个个的"克隆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小学作文是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的自主行为,这决定作文教学天经地义是个性化的。一篇作文的个性,主要在于作者独特的感受、情感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活动的层面观照,习作应该是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体现。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是一种真情实感、独立思想的自由表达,是一种实事实写与实情实抒。基于生态作文教学理念,我们倡导还给学生以习作“自由”,即命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构思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题材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体裁要由学生自主选择,立意要坚守儿童立场和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