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等学习品质的培养,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从而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崔晓红 《学子》2015,(1):6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涉及发现幼儿情感和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在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加强德育大家都知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水粉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粉画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是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科学评价来开展幼儿园水粉画教学,有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孙晓艳 《考试周刊》2012,(88):184-185
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一时期是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及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晓之以理以情育情──谈幼儿早期教育中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二幼儿园王红岩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最丰富的是情感活动.最易变化和波动的也是情感活动。因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便成为现代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性情感...  相似文献   

6.
李霞 《考试周刊》2012,(92):186-187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只有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感引导和礼仪熏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8.
任日卿 《山东教育》2008,(12):51-53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这要求每个教师或家长都应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全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心理氛围。幼儿最初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教师的思想行为意识、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在幼儿园营造宽松的、充满爱心的精神环境,创设丰富的、具有情感性的物质环境,开展专门的情感体验活动,与创设和谐的、健康的家园共育平台等有效途径对幼儿进行良好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园启蒙教育,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个人一生的成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靠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如果家庭和幼儿园联手合作,就会共同筑牢幼儿成长的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义务。一、发挥家庭优势,强化幼儿园教育成效在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形成教育的合力。培养孩子,是幼儿园和家庭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的好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74):43-45
所谓活力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都处于活跃状态下,教师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课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教育分为五大领域,其中数学课程是幼儿园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幼儿初步接受关于数的概念。如何结合幼儿的学习规律,打造数学活力课堂,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关注幼儿的情感教育,将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咕咚》是由《东方娃娃》绘本教育研究中心研发的《幼儿园绘本课程》系列中的一本书。讲述的是一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大胆表述的学习方式,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如何感  相似文献   

14.
李春燕 《教书育人》2013,(12):56-57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项事业都在积极的运作当中,教育事业更是全国建设的重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说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便是品德教育,要求幼儿园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态度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情感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思维成长十分重要。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时期的生活经历、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期建立以快乐健康为主题的情感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能够对幼儿一生奠定基础。为此本文以绥化市幼儿园为例,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幼儿情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透过解析情感教育的内涵,提出促进幼儿园幼儿情感教育的策略,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曹树 《早期教育》2005,(12):10-10
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德育规律.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要适时渗透道德认知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应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把《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德育的培养目标 ,以和风细雨的方式 ,通过各种教育途径 ,在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育与发展、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与情感、行为培养等关系的基础上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有目的地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 ,逐渐转化为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真正达到身心…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文学的教育。幼儿艺术表现力是指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记以及学习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