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珠斯楞海尔罕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主要对该矿区南矿区、北矿区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成分、矿体、矿化体、围岩性质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该矿区矿床成因类型及矿区成矿远景作出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矿区的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远明  王平 《内江科技》2010,31(6):47-47,57
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即VMS)矿床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类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包括对该类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以及矿床特征的研究,对金鸡岭铜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床是中国第二大原生轻稀土矿床 ,萤石是矿区主要脉石矿物之一 ,碳酸岩和正长岩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稀土成矿存在密切联系 .在过去萤石和碳酸岩 -正长岩杂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 ,评述了稀土成矿流体与碳酸岩 正长岩杂岩体的成因联系 .矿区碳酸岩和正长岩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 87Sr 86Sr)0 ,( 14 3 Nd 14 4 Nd)0 ,2 0 6Pb 2 0 4Pb ,2 0 8Pb 2 0 4Pb同位素比值 ,位于地幔端元EM1和EM2之间 ,它们是造山环境的产物 .与稀土矿化共生的萤石显示不同的稀土配分模式 ,但是它们具有一致的Sr、Nd、Pb同位素比值 ,与碳酸岩和正长岩相似 .这些表明不同稀土特征的萤石来自相同的源区 ,稀土成矿流体与碳酸岩和正长岩岩浆存在密切联系 .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马鞍山铜钼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铜钼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流体包裹体可以探讨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和矿化规律,含金石英脉是研究成矿流体的重要载体。八卦庙金矿包裹体比较发育,主要为液体包裹体、含CO:包裹体,其次是气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温度变化范围是146℃~467℃,成矿早阶段的温度为370℃~400℃;主成矿阶段的温度集中在190℃~280℃,平均约250℃;成矿晚阶段的温度集中在130℃~160℃。成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Na^+-Cl^-型,少数属于Ca^2+-Na^+-Cl^-(-SO4^2--F^-)型。计算得到流体体系的酸碱度为弱酸性(pH值=5.6~5.8),硫逸度分布范围是-9.551~-19.265(平均-15.430),氧逸度分布范围是-46.011~-40.303。金主要以[Au(HS)2]^-的形式迁移,其次以[AuS]^-形式迁移,在成矿活动过程,随温度的下降和压力的降低,伴有沸腾.减压过程,是成矿溶液发生卸载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重点分析了在多金属成矿区的断裂带的地形构造特征,并探讨了断裂带地形构造的控矿作用。以某多金属成矿区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矿区的NEE、NNE向断裂带的宏观构造特征、微观构造特征以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矿区的断裂带结构的控矿作用,指出了在断裂带的地形构造中,易形成多金属成矿,这为我国的找矿工作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入手,结合矿区成矿分布规律及堆积始于唐朝的大量古炉渣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阐明本区具备形成大型银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当雄县拉屋矿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典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详查实践成果资料的研究和对比,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与成矿的关系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文章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和探矿工作以及扩大矿床远景规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主要就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介绍,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金矿进行分析,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金矿的成矿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以供一些其他地区的矿区成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方山金矿区中基性岩石种类与金矿(脉)空间分布关系及金矿化关系的浅析,得出该矿区成矿条件优越,金矿脉与中基性岩脉具有一定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桦树沟山铅锌多金属矿的区域地质条件、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地质特征,通过分析,认为该矿区具有很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14.
陈立波 《科技风》2012,(18):173
樊岔金矿地处我国河南省灵宝市,成矿区划分为小秦岭金成矿,属于规模适中的金矿床。本文通过对金矿床成矿的地质特征、成因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更好地促进矿山生产建设,并不断推动矿区及其周围的地质找矿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侧,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接触带,部分产于泥盆系地层构造发育部位,本文在对典型矿体进行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围岩蚀变及分带、成矿期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强度与不同围岩蚀变类型的叠加呈正相关性,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解剖,从岩体到围岩将矽卡岩依次划分为三个带:即钙铝榴石—透辉石化带→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进一步查明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为矿化最强烈,可作为找矿标志。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将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碳酸盐—萤石期→表生期,其中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作用呈现了多阶段的特点。结合岩体地球化学、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成果,本次工作总结了薄竹山菖蒲塘矿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该模式对研究区的找矿突破和潜力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Rb-Sr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7.
老爷岭金铜成矿带包括三个Ⅲ级成矿区带,即完达山金铜成矿区、绥芬河一延边金成矿带。和佳木斯隆起区金成矿带。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特点及找矿远景等划分为4个Ⅳ级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上唐家地——余家窝铺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分析,探讨了该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指出与成矿床有关的蚀变以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岩化为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对金矿资源的找矿方式效果差等缺陷,对地层、岩浆岩及化学元素等信息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找矿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际金矿矿区各项信息的研究分析,证明了该找矿预测的有效性及正确性,为以后金矿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同时为金矿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红花沟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区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以指导深部、边部及外围的找矿工作,从而保证现有矿山持续生产和不断提供新的接替资源,研究了该矿区金的物质来源,成矿阶段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