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于传统的语言观,认知语义学认为,汉英短语的表达同英语习语一样,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任意性的。而作为三种认知机制之一的隐喻为人们理解汉英短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汉英短语的语义,旨在服务于汉英短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龙天娇  魏兰 《海外英语》2014,(19):234-236
文化因素对习语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不可分析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的意义来源于无数个人的认知体验,是有理据性的。文章通过分析文化、隐喻以及习语认知的关系,试图说明习语的可分析性以及其对英语教学和对学生使用词典进行自我学习的帮助和启发,进而促进学生习语习得。  相似文献   

3.
文化因素对习语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不可分析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的意义来源于无数个人的认知体验,是有理据性的。文章通过分析文化、隐喻以及习语认知的关系,试图说明习语的可分析性以及其对英语教学和对学生使用词典进行自我学习的帮助和启发,进而促进学生习语习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 ,重点探讨由heart,head ,hand等人体部位词构成的习语的语义 ,并指出隐喻、转喻和约定知识是理解习语的不可或缺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语意义的本质是概念性的,其语义可以推导.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是习语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习语认知机制的提出确认了习语意义的可分析性,并有助于对习语的理解和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重点探讨由heart,head,hand等人体部位词构成的习语的语义,并指出隐喻、转喻和约定知识是理解习语的不可或缺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7.
所谓习语的认知机制,是指通过习语的构成与相关因素的互动而推导习语语义的过程(骆世平,2005:252)。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一个语义整体,不能分割也不能合成,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的实质就是语言形式和特殊成语意义的随意配对。因此,习语的意义是无法解释,也无从预见的。传统习语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知识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习语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习语的意义是可以推导的(motivated),  相似文献   

8.
李侃 《中学生英语》2015,(5):115-116
习语的构成和含义一直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阐述习语的理据性,分析了理解习语意义的认知机制,并强调了隐喻概念在习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并使用习语,从而有助于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言学认为习语是固定的表达方式,其意义是不可分析的,是没有理据的。认知隐喻学则认为习语的意义是可分析的,包括隐喻、转喻和规约性知识在内的认知机制为我们理解习语的意义提供了理据。通过身体词"hand"习语的系统分析,从认知隐喻学角度揭示了习语的理据内在本质,习语的隐喻认知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习语。  相似文献   

10.
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结合词典翻译的独特性,人们的认知特点、英语习语的原型认知特征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文化信息、语义信息以及交际目的等,对英语习语在词典中的翻译进行改进,利用认知语义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习语的翻译进行优化整合,可以提高英语习语在英汉词典中的翻译,使译文最终能体现源习语的文化信息、语义意义和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联想关系和英语习语的有效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高度规约化的特殊语言表达,在回顾前人对习语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1)西方学者提出理解习语意义的认知机制可以解释为种种联想关系;(2)常规知识不应被看作是与隐喻、转喻处于同一层次的认知机制,而是涵盖了前两者的一个认知意义上更大的范畴,对于习语甚至于其它语言现象的认知都是基于这一广阔的知识层面上的。本文通过对480名英语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语认知测试的结果分析,旨在从本质上揭示基于人类知识层面上的联想认知机制对于破译英语习语意义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证明认知语义学对提高习语学习的效度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认知隐喻观着重分析了“可分析显性”习语,发现习语语义并非完全不可预测.隐喻概念为之提供了部分语义理据。据此,笔者认为英语习语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隐喻意识的培养。隐喻概念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习语习得,也是对目标语言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李曼钰 《海外英语》2011,(5):271-272
认知语言学认为习语是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规约常识着三种认知机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习语是概念的、系统的、可分析的,而非任意的,这就为英语习语教学提供了教学依据。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利用习语的认知特性,根据习语的认知理据进行教学,注重对习语认知分析的课堂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正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认知视觉下的转喻与英语习语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习语的意义产生于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大量的系统概念理据,习语的生成机制在于概念结构的映射,转喻是构成习语意义生成的认知基础之一。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维度对转喻所作的理据分析为我们理解与翻译英语习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习语的本质是可分解的还是不可分解的,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认为习语可以被视为任意性和可分解性的连续体,位于连续体中绝大部分成语的意义是有理据的,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认知机制来识解。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普遍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表达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概念转喻是用突现、重要、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部分。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在以往学者对手的习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重新对英汉中手习语进行认知分析,帮助我们构建手习语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词汇学研究强调英语习语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统一性。习语语义的统一性意指习语的语义无法从其字面意义获得,该观点割裂了习语义与其字面义之间的联系,忽视了习语语义的认知理据。随着认知语言学兴起,人们倾向于认为习语是创造性的语言使用,习语义与其字面义之间存在认知理据性。概念整合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隐喻意义的生成,在英语习语隐喻意义的整合过程中体现出特征的选择性、传承性及意义的推理性和层创性。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对于习语的理解模式一直众说纷纭,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语义学的兴起,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等认知机制成为理解习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义学批判传统语义理论,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将注意力转向人类的推理。通过对认知语义学六个主要观点即经验观、概念化、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以评析,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语义学虽能解释一些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但研究覆盖面较小,认知语义学理论亟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