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霍扬碑》,篆额《密云太守霍扬之碑》二行8字,北魏景明五年即北魏正始元年(504年)刻。原石在霍村霍氏家族墓地,碑高192厘米,宽96厘米,厚20厘米,碑文正书,17行,行27字。碑文记载了霍扬家族的由来与事迹。书法方整典雅,古色照人,有《爨龙颜》、《高灵庙》风采。  相似文献   

2.
在村庄的周围,分布着许多家族墓地。家族大的,墓地大一些;家族小的,墓地小一点。大大小小的坟墓有序排列,像一片浓缩了的群山。有的杂草丛生,显示年代的久远,有的土堆新成,说明刚刚有人入列。墓地无一例外被苍翠的松柏覆盖着,阴森肃穆,偶尔有乌鸦瘆人的叫声传出,让人忽地冒出一身鸡皮疙瘩。鬼神之类的传说大都发生在此,也就使其充满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3.
韩国政府最近对死人采取了铁腕措施——不准坟墓太豪华。被政府查获的过于豪华装饰的墓地,一律限期改善。韩国政府公布了109人的名单,认为其家族墓地太过豪奢,其中55人已遵守法令修改墓地装饰。  相似文献   

4.
辽代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镇白音罕山南坡,是一处包括墓葬、祭祀址和居民聚落遗址在内的典型的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依照自然环境,墓地可分为两个区域:西沟和北沟,两区之间有一道山梁相隔,墓地中共发现墓葬四十余座,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辽代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5.
辽代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镇白音罕山南坡,是一处包括墓葬、祭祀址和居民聚落遗址在内的典型的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依照自然环境,墓地可分为两个区域:西沟和北沟,两区之间有一道山梁相隔,墓地中共发现墓葬四十余座,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辽代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6.
陈周 《语文知识》2000,(5):20-21
1999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有一则报道,北京一动物园中,有一块专为已经灭绝的动物而设的墓地。墓地的中央建有纪念碑。记者在介绍的时候,把“碑文”说成了“墓志铭”。这是不对的。碑文,是刻在碑上的文字,一般刻在碑的背面。如天安门广场上的  相似文献   

7.
清明时节,人们都要到墓地为已逝的亲友扫墓,来寄托哀思。墓地的设计各有不同,其中一些名人的墓地通常都会精心设计,以此来代表他们曾经不平凡的经历,以期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比较具有共性的就是名人墓地的台阶。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墓地位于南京市东郊的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陵墓  相似文献   

8.
殷墟族墓地中,夫妇同穴合葬墓是较为罕见的,夫妇异穴合葬也不是流行的埋葬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还受着原始婚俗的影响,实行不稳定的对偶婚与乱婚,平民阶层占主流的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殷商时期夫妇合葬墓少见的原因,在于夫妇二位一体的性别观念相对薄弱,因而大部分家族成员死后被埋葬于家族墓地时,后人并没有刻意安排他们与配偶合葬。  相似文献   

9.
格登山碑座落在新疆昭苏县西部的格登山上,距县城60公里.昭苏是著名的“夭马”、“西极马”的故乡,格登山可谓昭苏的西极——山以西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格登山碑在海拔两千米的山脊上,座东向西.原来裸露兀立、栉风沐雨的碑石,现已被镶嵌在新建的碑亭之中.那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特色的碑亭,檐角高翘,仿鎏金宝顶铁栅环绕,高踞崖岸;远远望去,凌空欲飞,象一匹昂首苍穹、长啸青云的夭马.格登山南北走向,中哈界河——苏木拜河从西侧山谷流出,蜿蜒在广袤的平川上,流水潺潺.格登山碑正面镌刻着竖排的汉文和满文,背面是蒙文和藏文.碑高2.96米,宽0.83米,厚0.27米.用细腻莹润而平滑的浅灰蓝青石琢磨而成.碑顶盘龙,龙身绕碑;碑座镌刻红日沧海浮雕;碑的正上方刻有“皇清”,背面刻有“万古”字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闽西平和县九峰镇建祠修坟碑、建校设文会碑与禁碑三类家族碑刻的分析,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地方民俗与乡民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风歌碑》亦称歌风碑,在徐州西北沛县博物馆内。碑共两块,一块残碑高1.70米,宽1.23米,传为汉碑,字迹模糊,下部残缺;另一碑为元代大德十年的摹刻碑,高2.35米,宽1.23米,据传是当时邑令罗士学按照汉代原碑摹刻。碑阴刻着刘邦作《大风歌》的缘起和经过,并且说:“……后人因台作室,前立碑石,大篆镌凿是歌。奈岁久,风摧雨剥,字画残缺,于是……买石材摹勒旧字,易而新之,旧碑亦存焉”。  相似文献   

12.
唐高力士祖父之迷和高力士父亲被杀二事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力士家族的五块墓碑对高力士祖父和高力士父亲被杀的记述都较为混乱,论文比较五块墓碑的不同记述,结合这家族的史料以及各墓碑的写作背景,辨别各碑对这两个问题记述的对错及其原因,从而解开高力士祖父之迷,同时也探讨了高力士父亲被杀的秘史。  相似文献   

13.
顾农 《天中学刊》2012,(1):69-74
根据鲁迅先生手抄本《曹植碑》,可以了解到关于曹氏家族先世的若干信息。杨修、丁仪、丁廙都是重要的建安作家,他们因为拥立曹植先后被杀,反映了宫廷政治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4.
鲜于璜碑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12):F0002-F0002
此碑上尖下方呈圭形,高2.42米,厚0.12米,碑两面均有铭文,碑首有题额和画像。碑阳额旁阴刻走形青龙、蹲形白虎,碑阴额阴刻朱雀,刀法简练,线条流畅。碑额上阳刻小篆“汉故雁门太守鲜于璜碑”十字。这种碑首画像和篆额的形式为汉  相似文献   

15.
应用PS材料对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的加固保护杨予川一、前言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是90—92年发掘虢国国君墓地(编号M2003)的一部分。位于三门峡市北会兴镇上村岭,北邻黄河高地。整个车马坑呈“凸”字形,长约67米,最宽处约为18米。在已发掘的一个车坑...  相似文献   

16.
清朝首任酉宁办事大臣达鼐,是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首任都统古禄格的玄孙,末任都统丹津的亲生独子。他戎马一生,为清王朝平定西、统治青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其英年早逝,他的业绩在旧呼和浩特史志中没有记载;他卒后归葬于其祖坟──今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碑楼板村西的一块墓地,其碑文基本上如实地记述了他一生的经历。达鼐及其家族在清初一个多世纪,对归化城土默待地区和青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答禄乃蛮氏先茔碑是元代乃蛮部主太阳罕之裔抄思迁居中原的家族碑。诠释该碑文对于了解元代社会民族融合,特别是答禄乃蛮世家的迁徙流转、发展壮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完整的谱系资料,对于研究乃蛮世家的发展及家族文化之演变作用显著,其中人物事迹的丰富,尤其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可补正史之缺漏;家族的婚姻资料,更具有其他史料不能替代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阜南朱寨曹元村宋墓新出王容季、王子直墓志铭,确认了北宋名儒王回家族墓地位置,是近年安徽地区宋代墓志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出土墓志文与文献、传世诸墓志文互证,可校补王回家族史料之讹误、阙疑,为研究北宋颍州王回家族居地与墓地迁移,爬梳其家族世系与族人迁徙轨迹,考证其家族名人科举、仕宦、交游、文学成就、婚姻与丧葬等提供了珍贵材料。墓志文蕴含的丰富史料信息,对研究北宋文学史、社会生活史及基层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变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格登山碑文考证译释杨永平格登山碑坐落在新疆昭苏县西部的格登山二距县城60公里昭苏是著名的“天马“西极马”的故乡,格登山可谓昭苏的西极──山以西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格登山碑在海拔两千米的山脊上,坐东向西。原来裸露兀立,栉风沐雨的碑石,现已被镶嵌在新建...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考古所在垣曲北白鹅村发掘了一批春秋早期墓地,墓地出土大量匽氏铜器。有铭铜器主要出自M3、M5、M6三座墓。铭文显示匽氏曾任周之太保,匽氏曾与虢季子白之女通婚。北白鹅匽氏出自嬴姓京氏小宗的膳夫克家族,使用华字族徽,葬俗上多腰坑殉狗。膳夫克家族在两周之际东迁至北白鹅一带,因地命氏称匽氏。南燕国与北白鹅墓地所属族群之间并无实际联系,二者同时存在于春秋初年,为示区别,可将北白鹅之匽称为“西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