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靠时评成名的乔冠华乔冠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在中学读书时曾连续三次跳级,因此他1929年考上清华大学时年仅16岁,20岁从清华毕业,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大,后又入德国图家根大学攻读哲学,1937年在那里获哲学博士学位时,年仅24岁。1938年他回到广州后,应邀到香港《时事晚报》任主笔,写社论,每天一篇。他通常是夜晚写社论。当时香港有个李乾记书报社,几乎全世界所有重要的报纸都能买到看到。所以乔冠华能熟知每天的世界新闻,他以“乔木”笔名写的社论,多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评论整个国际形势的翻腾起伏,…  相似文献   

2.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早年曾以乔木笔名蜚声于抗战初期的香港新闻文化界。胡乔木原名是胡鼎新,在清华园读的是历史系(乔冠华在哲学系),二乔那时便已熟识。当乔冠华在香港新闻文化界大展拳脚的时候,胡乔木已在延安被誉为中共“党内一支笔”。两位都是大手笔、  相似文献   

3.
发挥系统优势,强化广播新闻宣传──记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与市地广播电台的新闻协作尚华,冯肖楠,冯鸣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河南新闻》节目于1990年1月1日,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市地电台之声》。从此,河南全省听众每天都可以在广播的黄金时间──早晨,在河...  相似文献   

4.
加强联系迎“九七”──访香港“中大”新闻与传播系季燕京应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系的邀请,我于1995年11月对该系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访问中,该系主任陈韬文教授介绍了该系的科研、教学和招生情况。现记录如下,以为读者提供一些资料。问:我听你说你们系有...  相似文献   

5.
绘写香港的神与魂──“香港回归丛书”介评高翔不久前,一位友人颇兴奋地向我谈起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香港回归丛书”,这不由地激起我极强的阅读欲.于是,并不费多大周折。这套丛书四种五册──《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回归》、《香港的经济》(一)(二)、《香港...  相似文献   

6.
让读者看得更快更真──记第二届海峡及香港新闻研讨会韩祝平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新闻研讨会,9月18日至23日在长江三峡的游轮上举行。70余位新闻界的代表深入地探讨了:怎样增加新闻媒介的可读、可视和可听性;通讯科技的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影响和传...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伟大灵魂的追寻──电视系列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诞生记庄道宽,陈伟一石激起千层浪4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推出了由山东电视台记者王闽京、王杰昌拍摄的7集系列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之一),拉开了中央各大新闻单位全面...  相似文献   

8.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9.
突破程式──《杨沫溘然长逝青春之歌永驻人间》赏析周育才伟人、名人逝世,报纸都要发布新闻以告天下,我们姑且称这类新闻为“讣告新闻”吧。这类新闻我们读过不少,似乎发现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程式:导语中先交代某某某于某月某日在某地去世,然后回顾生平履历,生平...  相似文献   

10.
保证导向 大胆创新──中央电视台《新闻30’》开播一年来的探索之路李风《新闻30’》于1995年4月3日开播。它是根据中央电视台1995年初提出的“巩固两头(早、晚新闻节目)、提高中间”的战略布署而创办的。开播前,杨伟光副部长明确提出:《新闻30’》...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李海明,李寒清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通过卫星传到亚洲、澳洲、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久,美洲20多家电视台转播或选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香港亚洲电视台...  相似文献   

12.
一本应时实用的好书──祝《香港辞典》出版夏棣在迎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时刻,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推出了由郑定欧主编、港粤两地学者合作编写的《香港辞典》,为热心关注香港,希望了解香港的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了一部知识丰富、方便检阅...  相似文献   

13.
一个洲际化多元化的报业集团──香港星岛集团有限公司访问记谢烽一年多前,香港星岛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立人到广州作客时对我说,他们公司除了在香港出版《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和英文《虎报》之外,还有8个海外版。他回港后不久,便给我寄来分别在美国的旧金山、...  相似文献   

14.
树立旗帜巩固阵地提供服务──《新闻界》召开'97发行工作会本刊讯秋阳朗照,天高气爽。《新闻界》'97发行工作会于9月18日在成都召开,全省各地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负责发行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川报副总编汪兴高、唐嗣田、王华到会讲话。作为省记协、省新闻学会、...  相似文献   

15.
关注人的命运──关于电视记者的心态胡劲草“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引自《最佳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序电视记者本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然后扮演他特定的社会职业...  相似文献   

16.
“我心常系《新闻界》”──记新都县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瘳校升邱羽,罗文明老廖有30年的新闻工龄,在区县搞《新闻界》发行也有10年光景。从1990年至今,他已连续四年荣获《新闻界》发行工作一等奖。今春他又“开张大吉”──已征订《新闻界》295册。看着心爱的...  相似文献   

17.
记者人格的光彩──艾风新闻作品《两代风流》评介曾伯炎艾风结集出版了他多年来的新闻作品和新闻理论作品。它是从百万字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约30多万字,命名《两代风流》。它既展现了上一代在政治风浪中沉浮的历史,又记录了新一代筚路蓝缕创业于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18.
也谈新闻的商品性──兼答徐永恒同志郑保卫偶读《新闻界》1996年第1期刊载的《试论新闻的商品性》一文,感到很有收益。作者徐永恒同志联系我国当前的新闻实践,就新闻是否商品的问题作了较为深人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观点。然而,作者在写作中为了强调...  相似文献   

19.
1分45秒的巨片──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香港百年》摄制记翟跃文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系列专题片《香港百年》,选取并浓缩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短小精炼,在当前反映香港问题的电视片中堪称佼佼者。然而在刚刚开播的几天里,却曾经被一些观众所轻视,甚至...  相似文献   

20.
王乐飞 《档案天地》2011,(4):40-43,50
一、乔冠华归龚澎领导 乔冠华和龚澎是中国外交战线上著名的伉俪外交家。 1939年4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宣传组成立.周恩来的新闻秘书龚澎成了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