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还是从社会现实的维度来考察,科学与人文的分割和对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克服二者的对立,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成为20 世纪乃至21世纪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中外理论界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种促进二者融合的研究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观、以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观和将二者加以折中并以"整体有机论"为核心内容的综合观.与其相对应,中外理论界形成了从三种不同角度加以整合的不同路线:从科学角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所展示的科学文化整合路线,从人文角度出发研究人文与科学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文文化整合路线,以及从科学和人文相结合角度研究二者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类整体文化综合路线.在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考察视角和整合路线的探索中,展示出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研究特点和未来走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细化特征、研究领域的交叉趋向、研究视角的人学转向、研究取向朝“人”的实践层面拓展等,并且展示出只有把科学与人文共同置于“人”的视域,理解科学与人文共同的“人为”属性和“为人”属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在 2 0世纪的演变可归结为“在转向中的运动” ,即以“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等为基点和中枢的生成和发展。 2 1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可能趋向主要在于 :“后现代性”趋向、“语境分析方法”的运用和“语境论”科学实践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但是,面对逻辑经验主义陷入的困境,科学哲学家至今仍然没有提供一条普遍公认的新进路。在既能走出相对主义的困境,又能对科学给予实在论的理解的意义上,未来科学哲学发展的一种可能选择便是走向语境论的科学哲学。语境论的科学哲学,主要强调基于科学研究的当前语境和语境转换,从承认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性与相对性出发,为科学的实在论解释提供一种可能的辩护视角。语境论与整体论在看法上是一致的,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本体论原理、方法论原理、认识论原理、语义学原则、价值论原理、道德原理等。如果将科学进步理解为,由理论描绘的可能世界逼近真实世界的过程以及前后相继的理论之间的更替,那么科学进步的语境生成论模式可以表述为:“前语境阶段→语境确立阶段→语境扩张阶段→语境转换阶段→新的语境确立阶段……”。科学进步的语境生成论模式,既能够包容相对主义的某些合理成份,又能够坚持实在论的立场,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在人文领域,伽达默尔是名家,其《真理与方法》是名著。大家知道,哲学演绎是教育学者惯用的研究方法,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20世纪70年代问世后,教育学者很快就以它为方法论来思考教育问题了,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反思性实践”“对话”“生成”等话语都与这有关。伽达默尔的理论可谓教育学者的宝贵资源。不仅如此,在专业哲学家很少直接论述教育的当代语境中,伽达默尔难能可贵地“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方传统和“另类的”科学哲学的双重困境,中国科学哲学开创了一种既不同于“知识论”又区别于“文化论”的第三种研究范式,即“科学文化论”的研究范式,从而走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又区别于“另类的”第三种科学哲学,即科学文化哲学。建构科学文化哲学不仅将促使科学哲学中国化,而且将为科学哲学理论和实践作出体系性和原创性的贡献。科学文化哲学的建构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科学哲学知识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STS”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STS”是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内涵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与STS的有机结合,融合科学史、技术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政策等等。把STS领域研究成果应用到基础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兴起了一股建构主义思潮,其理论流派众多,影响深远.教育领域中就存在着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识观点、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系统论等类型.  相似文献   

9.
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生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康德哲学中以人类主体为主题、为立足点与归宿点的主体性哲学融合起来建构的突出人类精神现象的美学思想;同时,李泽厚先生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起源的思想、关于现实地改造世界活动的思想改造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理性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积淀说”。但其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张岱年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运用辩证法而深入到“文化之实相”,提出了文化的“整”与“分”、“变”与“常”、“异”与“同”的辩证文化观,这一思想根源于他在1933年发表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张先生在30年代主张的文化的“创造的综合”,以及他在晚年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实际上都是立足于这一文化的辩证发展观。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乃至于哲学理论和哲学史研究,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语境中的“公民教育”进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域,并逐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将“公民教育”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此,在公民教育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回应三个问题:一是近代以来公民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二是公民教育如何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向前推进?三是在现代语境中如何建构公民教育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论开始寻求综舍科学哲学与社会建构的第三条道路。然而,在这种综合中,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传统科学哲学趋向的哲学家是把社会消解在认知因素之中,而具有社会建构趋向的科学社会学家却是把自然消解在社会之中,两者都还是在关注作为知识的科学,结果还是没有走出表征层面上的无意义之争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转变研究视角,即从作为理论的科学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转向科学实践的辩证法。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在科学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康德式的认知框架,转向马克思的历史辨证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哲学——现象学一解释学科学哲学。它从大陆哲学视角出发,重新理解科学哲学,时“科学是什么?”“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科学理论与境遇是何关系?”等科学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答,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了大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者对"科学与伦理"问题的考量局限于科学的外围或者发现的语境(如问题的选择、成果的应用),这种研究路径根源于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的专业化、去政治化、纯认识论化,进而将伦理价值从辩护的语境中剔除出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日益的商品化,科学的内涵发生重大转变,经济利益贯穿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科学的内核(如数据的选择、方法的设定、结果的评价),由此便衍生出更多的伦理问题,伦理价值涉入科学内核。在上述语境下,科学哲学要想发挥其应有的解释力与规范性,则必须拓展传统科学哲学的合理性概念,关注认知与价值(政治、经济、伦理价值等)双重向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人类文化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典型划分,由此揭开了二元文化冲突斗争的历史,至20世纪上半叶“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两种文化”冲突的根源则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指出,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哲学基础;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专业化,加大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裂缝;科技理性的扩张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使“两种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是鲁沽教授的学术高产期,也是其最重要教育思想--超越论教育哲学发轫、建构的重要阶段.超越论思想的发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鲁洁教授一方面将研究视角从德育功能研究转向对整个教育本质的思考,另外一方面则努力将超越论建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她不仅论述了德育的超越性本质,而且完成了对全部教育活动之超越性、价值性的独特阐述.鲁洁教授对于德育、教育超越性的论述所针对的不仅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针对的是传统教育学思维的诸多方法论误区.因此,超越论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建设上都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义文化相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学理上梳理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演进,探讨了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相对主义的误读与变异,挖掘了其中国语境下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当下文化的建构),指出了它的必然的误区(作为启蒙话语,具有工具理性的不可避免的局限)。该文提出用“互为主体”、“交流理论”以及“内在化”理论从哲学角度超越相对主义及其二元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问题,国内学者所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之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和“非体系化”问题,从两个层面得以展开:(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体系,需要不需要建构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2)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科学体系。二是“哲学观之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等问题的不同理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当代形态的理论表达形式问题上。三是“研究范式之争”。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论表述而言,实际上可以归约为“超越”与“反思”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主张反思性建构,纯属一种理性化表述,而后者则主张批判性建构,是一种实践性表述。  相似文献   

19.
论文一反20世纪中国现代写作学者建构起来的,渊源于古希腊以亚 西方学者提出的构思主义修辞学,文学创作论的构思论写作学,提出具有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精神的“非构思主义写作”和“非构思写作学”的概念和理论,非构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文化哲学和学术文化,它的观念与方法论,对于其它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实践源于对自身合理性的认识论反思,是科学内在秩序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科学教育符合科学实践的认识论逻辑,并在科学与生活交织的文化场域中指向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然而,对世界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假设衍生出内涵迥异的认识论范式,致使科学教育形成差异性的发展路径和异化形态,表现为“机械—还原”论造成科学教育的无人危机,“形式—符合”论形成科学教育的真理强权,“有机—连贯”论导致科学教育生命观的泛化,“语境—实践”论易使科学教育陷入多元化的虚无。实际上,科学产生于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充盈着人性价值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性文化”。文化场域中科学教育的价值规律和实现机制遵循人之发展的内在逻辑。在路径上,以彰显人的文化生命价值为导向确立教育目标,融合科学文化的“真、善、美”选择教育内容,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开展教育实践,基于科学文化自觉施以教育评价。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文化之人的塑造和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