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应用型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型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学科定位重学术轻应用、培养目标重共性轻个性、培养措施重理论轻实践、监管制度重制定轻执行、指导教师重个体轻团队的问题,加强研究生培养要做到合理确定学科定位、逐步回归应用本真,不断契合社会需要、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科学构建培养体系、不断加强实践环节,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监管,科学构建导师团队、强化"校企政社"结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今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导师团队单一、国际化交流程度低、培养模式简单等问题,本课题拟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以江南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从培养理念、国际导师团队构建、培养目标定位、产学研结合和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模式,以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培养。以社团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同时,强调学生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终生学习"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职业辅导系列活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逐步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转为以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理论教学、实践实习、论文设计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紧迫需求。本文探讨了地球化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下,培养具有宽知识面、高创新性和强实践能力的国际型高级复合人才也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我国研究生教学培养角度出发,以我校研究生为例,指出了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导师组团队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导师组团队在教学中可能采用的方法与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研究生群体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文章从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的生理与心理、学习与研究、思想与生活这三种特殊性出发,指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四个问题:资源投入和制度建设滞后、复杂性认识不足、"重学术、轻教育"的培养观念和教育内容、形式及途径单一,提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四点思考: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情感教育为手段、以创新教育为平台和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足三个依托,全面管理、综合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新模式:依托纵向科研团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依托横向班级做好事务管理和综合能力培养,依托研究生会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该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研究生教育进入以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和能力培养为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研究生招生也必然随之改革。文章以"新时代研究生招生质量如何评价"为理论命题,分析了研究生招生从以知识考核为主的公平招生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要的有效选拔的实践逻辑,探求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时代内涵,并进一步提出研究生招生质量可从考生素质、类型结构和选拔过程等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把培养体力智力、思想境界、社会关系、能力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归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为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导师参与为契机,探索适合社会发展和研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着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弱、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度浅、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对接度低、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可采用如下策略:实施语言与育人相融合培养机制,提升团队教师素养;实施分层分类全过程多方位培养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协作共同体联动培养机制,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和专业特性体现。当前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认识不到位、培养模式学术化倾向较严重、导师及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实践指导能力普遍不足、中小学校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大学—中学"如何围绕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性教学开展、三导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育研究和招生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协同培养教育硕士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关系出发简述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问题以及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如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重视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等。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协同创新等热点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以开放协同为特征的研究生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互动、国际科技合作等递进式、开放性研究环境的构建模式,介绍了研究生互助互学、学科间兼收并蓄、全社会资源共享和竞争共赢等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主题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进行主题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心理品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探讨研究生主题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功能,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本文分析探讨了课程教学模式如何支撑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一种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OBE工程教育思想,融合"案例导向教学""研讨式教学""做中学"等课程教学方式,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在本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实践应用中,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专业能力培养成效,其实践经验对同类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阐述了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原则要求,在分析了当前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根据艺术专业的特点及特性,在培养过程中遵循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结合西安音乐学院的实践,说明了在音乐舞蹈专业领域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如何落实“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全域信息化时代复杂性社会问题跨界特征要求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实现"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有机关联。本研究基于重建知识关联和重构学习空间视角,深入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拓展学习-文化沉浸-知识涌现"行为逻辑,在实践基础上探索涵盖门槛概念、师生互动、拓展合作、价值实现体验的研究生科研能力TTEV培养框架,进一步营造个性化学习氛围、建设全域化学习空间、关注可雇佣能力提高和完善柔性化评估体系等支持要素,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能够持续发展和不断成长的能力。"作为一种以培养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活动,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热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在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行了建立学习型研究生学习小组学研活动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带来了研究生德育新问题。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研究生人数的增加 ,使得以往研究生德育的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如何提高研究生德育过程的有效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德育的过程是以受教育者一定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 ,教育者与受教育共同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 ,是通过受教育者能动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思想规范、发展其品德心理、培养品德能力的教育过程 ,是受教育者实现从知到行…  相似文献   

20.
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在课程教学中,突出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团队学习、实践研究等方法,探索出"一种意识两种方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