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的饮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从中国传入俄罗斯。从1638年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盛行,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时至今日,饮茶文化在俄罗斯不断发展、升华,并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真茶道水     
从神农氏尝百草得茶解毒的传说开始,到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再到明末张大复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贫人不易致茶,尤难得水。”  相似文献   

3.
苏轼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其中近50首是专门咏茶的。苏东坡和茶,展现的是文人与茶的和谐结合。从酒到茶的历史性嬗变,在一个深广的时间和空间座标上,揭示了苏东坡的人格(性情志趣、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及人生终极价值追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茶"漫谈     
从茶的历史,成分,制法、药理作用和社会作用,阐述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琴棋书画诗酒茶,便是文人墨客之七大雅。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开始对茶加以利用后,茶逐渐从帝王将相独享的宫廷饮品,到僧侣、道士品茗之物,再到文人墨客心仪之物,最后流入民间终成国饮。数千年饮茶文化的积淀影响了海那一边的岛国——日本,更造就了今天浓厚的饮茶文化。绿茶的清  相似文献   

6.
琐谈茶与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起源和内涵、禅与饮茶、禅与种茶和制茶、禅与饮茶的向外传播四个方面,揭示中国茶与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今,无论在产茶的乡村,还是在销茶的商界,说到方根源这个名字,大概不知道的人很少。他搭起草棚,隐居深山,苦心探索二十年,在江西茶叶历史上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个带头儿种植自留茶:第一个开发苦丁茶;第一个研制茶叶当菜肴:第一个中国历史上把茶花制成茶花茶的人:第一个研究茶文化,融茶文化为龙文化的人。他成为茶都婺源第一个种茶、制茶、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古老的茶区——临沧茶化板块着眼,结合临沧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人资源优势,以古茶、今茶及茶道为主题,分析了临沧茶化的源流及韵味,旨望对开发云南的茶化旅游产业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生活情趣与审美理想的诗意凝结。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品茗吟诗,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留下无数咏茶的名篇佳作。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始终的茶诗,既描绘了时代的风物世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丰富情韵与人生感慨,又颇具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从体裁、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语言四个方面,对苏轼茶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     
茶,作为中国的一种特产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对于茶的研究包括饮茶(像茶的类型、水温等)、茶具艺术、和茶馆等渐成体系。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大概从两千年前,也就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03—221),开始种茶。到了汉代逐渐为人所知。到了唐朝渐渐流行起来,当时,茶具制造几乎成了一门艺术,饮茶也有了一套仪式。茶主要可以分成五大种:红茶、花茶、鸟龙茶、绿茶和砖茶。Tea ,as one of China’s special—  相似文献   

11.
一、茶叶盒上的对联。驰名海内外的四川名茶——蒙山茶的茶叶盒上有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是直接从白居易的茶诗中“截取”过来的,不仅对仗奇巧,主题突出,而且充满诗情画意,了无雕凿之痕。用来作茶叶盒上的对联,更是古色古香,赏心悦目,顿添茶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为例,探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娇女茶恩颂》创新茶艺蕴涵的德育内容,从茶文化主题确定、物质需求、意境创设、茶艺师素养四个方面剖析茶艺创编的德育价值。在创编中重点融入"茶和天下"的精神,从孝道到"感恩"来确定主题,从感恩到程式来解构主题,从程式到德育来演绎主题,依据上述思路借习茶、敬茶展现当代大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以《娇女茶恩颂》的创编为切入点,利用传统的孝道文化资源,拓展德育的思想主阵地,创新切入特色的感恩教育,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从茶学视角解析卢仝的《七碗茶歌》,分析诗歌所涉及的茶树栽培、加工制作、饮茶方式、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全诗开笔到"白花浮光凝碗面"写茶的物质层面,从"一碗喉吻润"到"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展示了茶的精神层面,从"蓬莱山,在何处"到最后是写茶农的苦难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可从侧面窥视唐朝时期的茶树栽培方式、茶叶采制工序、饮茶方式和贡茶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富有哲理的白族三道茶向文最近,在云南参加全国成人教育发展研讨会期间,有幸去大理白族自治州参观,并领悟了白族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三道茶。这种充满热情、祥和的场面,独具一格的茶道,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人们常说:“到了大理,不吃三道茶,等于没到大理。”...  相似文献   

15.
唐代茶税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首征茶税是在唐德宗建中年间,其后虽一度停罢,然至贞元九年又复征茶税,并一直延续到唐亡。税茶是唐政府政治危机、财政匮乏的产物。在实施中,税率逐渐提高,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唐政府的横征暴敛,导致了私贩茶叶活动的兴起,尽管唐王廷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但并没有消除私贩。  相似文献   

16.
海南鹧鸪茶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鹧鸪茶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消炎、利胆、镇痛等多种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它既是海南民间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文章从民族植物学的视角讨论了鹧鸪茶名称的由来、中药古籍中关于鹧鸪茶药用功效的描述以及海南鹧鸪茶的开发利用状况,指出了目前我国在鹧鸪茶的研发过程中尚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与tea     
英国人爱喝茶(tea)是世界闻名的。然而茶的故乡并不在英国,而是在中国。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英国最早的茶是300年前从中国运过去的。据说,英语中tea的发音原是中国南方某地方言对茶(cha)的发音[ti:]。[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老师到你家进行家访,你知道应该如何接待你的老师吗?除了进门让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给老师端上一杯茶水了。以茶待客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礼俗。大家都知道,茶叶是中国古人最早发现和利用的。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到唐朝时,喝茶就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交往的礼俗了。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礼俗,用茶水招待客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给杯子里放茶时,切忌用手抓茶。应该用一个小勺从茶叶筒里盛一点茶叶,放入杯中。其次,沏茶时水不能倒得太满。就是俗话说的“茶七酒八”(还有一说,“酒要满,茶要浅”)。意思是说沏茶待客从杯中斟七分为…  相似文献   

19.
陆离 《八小时以外》2013,(12):38-39
深秋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倾泻在室内。三五人围坐,观沉香袅袅如流水漫于黑石之上、听古琴悠悠如天籁绕于雅室之中,再取这香气与琴声入茶以清涤心脾。恍惚间似乎已然身脱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红尘喧嚣而去,穿越到魏晋那散淡如仙般的时空。如此清雅的氛围中.再听天津市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侯建军聊聊他与茶的缘分,便于茶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茶,尤其是名茶,从外形到内涵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苏轼通过大量的诗词文赋,深刻阐述了自己的美茶思想。这些美茶思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苏轼的美学思想宝库,而且对于人们研究茶叶审美也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