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试论大学德育学分制及其实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德育学分制的涵义 大学德育学分制是一种新的德育管理制度。它是根据高校德育要求和大学生活的阶段特点以学分为单位来衡量大学生的道德情况,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学习态度、日常行为等方面的现实表现纳入德育评价之中,规定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德育学分。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德育学分制及其实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德育学分制的涵义大学德育学分制是一种新的德育管理制度。它是根据高校德育要求和大学生活的阶段特点以学分为单位来衡量大学生的道德情况,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学习态度、日常行为等方面的现实表现纳入德育评价之中,规定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德育学分。大学德育学分制并不只是对大学生德育的一个简单评价,它还包含着对大学生德育评价的一个反馈过程。二、大学德育学分制是大学德育评价的新发展大学…  相似文献   

3.
程秀平 《考试周刊》2012,(3):175-176
德育学分制考评方案旨在变管理为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打破旧的主观评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目标详细化、具体化,把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成果成绩化。作者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德育学分制实施的可行性,变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主体,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把德育学分制从规范、制约到发展、激励,从注重结果到关注过程,把德育学分制的滞后行为变为引领行为,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德育原则,体现新课改精神,树立德育新理念,寻求德育新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一、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相结合首先,学生对道德的认识要经过一定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职业院校德育学分制内涵与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三种实践模式入手,对德育学分制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德育学分制的系统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四个特征。同时阐述了德育学分制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化建设、激发学生参与学校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学校实施了德育学分制,通过在德育学分制中设立基本分、奖励分、附加分等举措,取得了德育评价清晰明确、德育学分制考核形成体系、德育以人为本、完善制度育人机制等实践价值,并有助于学生道德成长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了学校德育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8.
王海威 《华章》2007,(7):76
学分制在本质上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管理制庹,它与主体性德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行主体性德育是解决学分制条件下传统德育呈现的新问题的现实要求;是使德育适应学分制规律和特点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学分制完善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建构过程中,要以德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以德育方式的变革为动力,以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为保障,全面推进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产学合作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德育培养的现象。探索如何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特别是强调大学生将课堂所学德育理论与合作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相结合,这样弥补了现在高校德育模式的欠缺,同时提高了大学生在德育学习与实践方面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和便于管理,现在不少高校都采用德育学分制,和先前相比,这种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若高等院校仅仅依靠德育学分制来组织德育并以完成德育学分为德育的最终使命,则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德育学分制以遵守既定的项目规范(评价标准)为目标,不利于学生道德反思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德育学分制以赏罚为主导,将德育还原为利益得失的权衡,实际上是架空了学校德育。另外,德育学分制助长了学生道德双重人格的形成,降低了德育的形而上品位。  相似文献   

11.
陈林 《宁夏教育》2013,(11):28-29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理论轻活动的思想犹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把德育课程作为知识来讲述,并要求学生对其知识理论进行记忆,以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考察和衡量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学习只处于理论层面,只有空谈却没有实际行动,德育缺乏实效性。一些德育课堂简单搬用书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记忆,忽略了实践活动,即使举办活动,也是将重心放在活动的意义及读后感的内容上,导致学生对德育学习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2.
服务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服务德育把教师的“教”看成是教师职业实现的过程;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就教育工作者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就学生而言,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接受教育服务自我生成与发展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彩霞  周国丽 《教师》2008,(18):6-7
针对学分制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认真分析学分割的本质特征以及实施学分制后对学生管理工作影响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就学分制下如何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三、发展创新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教育思想本质上更是一种中国现代教育实践之学、智慧之学。它将其基本原理贯彻和体现在德育、教学、教师教育、语文教育等实践领域,在总结和提炼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知识的掌握和道德品质修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分制的实施必须对这两方面的教育做出评价。因此,德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德育评价进行探究,提出"德育学分制"的概念和德育评价必须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观点,并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否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开设,德育课程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及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具有何种地位、作用等回题历来是德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将导致不同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7.
德育学课程建设由大而全的庞杂体系转向专而约的弹性体系 ,精简压缩后的内容体系由六大专题构成基本逻辑结构 ,并重新命名为“道德教育学”。其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定位是在把握德育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基础上 ,体现出三大特点。其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开放式互动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德育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 ,凸显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性”,给教师留下足够的创造发挥时空 ,有效激发高师学生的德育创新精神 ,锻炼其德育实践操作能力。德育学课程考试改革也配套进行 ,从考试形式、试题类型到成绩结构 ,共分为三大步走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职生的复杂现状,传统的以道德说教、在必行。德育教师需从赏识每一位中职生、优化课堂资源、有所得。学有所长。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德育改革势注重德育实践等三个层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19.
德育学课程建设由大而全的庞杂体系转向专而约的弹性体系,精简压缩后的内容体系由六大专题构成基本逻辑结构,并重新命名为“道德教育学”。其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定位是在把握德育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基础上,体现出三大特点。其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开放式互动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德育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凸显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性”,给教师留下足够的创造发挥时空,有效激发高师学生的德育创新精神,锻炼其德育实践操作能力。德育学课程教考试改革也配套进行,从考试形式、试题类型到成绩结构,共分为三大步走。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5):82-83
自主学习概念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完全学分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模式,如何将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和完全学分制相结合,如何利用自主学习培养过程弥补完全学分制中容易产生的"凑学分"现象,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个性教育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