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派建筑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文化圈中建筑派系的一个重要流派,因传统工艺、风格独特及造型优美成为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现代建筑元素在徽派建筑中的发展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建筑美学、建筑空间和建筑符号上。当今,新徽派建筑在充分尊重建筑人文环境基础上,融入传统徽派建筑的精华,为当代建筑新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艺,并作为一种文化被广泛运用和传播。文章就徽州文化建筑形象建构的运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播发展进行探究,使之能够满足当代建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3.
陈涛  吕晓娟 《文教资料》2007,21(5):187-189
客家传统围屋建筑和徽派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两朵奇葩,具有深度的文化内涵,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两派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得出了“和而不同”的结论,并提出两种文化应该加强交流整合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徽派建筑到图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派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凭借其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堪称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的特色体现着质朴、典雅的东方之美.本文通过对徽派建筑元素的提炼与分析,提出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如何合理地改变并运用这些符号,以满足现代图形设计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徽派文化.  相似文献   

5.
"天下建筑看中国,中国建筑看徽州",徽州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理念。色彩浑厚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界巧妙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天井的空间格局在现代徽派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四水归堂、寓意吉祥,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徽州天井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激发了我们对独具特色建筑风格的探究与深思,赋予人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与艺术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式园林大宅"九间堂"别墅群,云集国际顶尖的设计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了中国风格的建筑文化.九间堂,位于上海联洋社区的北面、世纪公园的东面,园区占地十点八公顷,地段优势非常明显.此建筑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全院空间精髓,打造了鲜明汉文化特色大宅院,体现了现代中式建筑风格,运用了现代建筑手法演绎了中国式传统住宅的精华".九间堂"别墅群的建筑设计风格很好的诠释了建筑的形式美法则,体现出了"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与秩序"五大原则的综合美,在此建筑设计中,中国徽派建筑元素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是惟妙惟肖,充分表现了建筑形式美学法则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意境与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新徽派油画"是"新徽派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油画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但"新徽派油画"源于传统徽文化,油画作品内容和形式富含徽风徽韵."新徽派油画"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表现,更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再通过现代油画形式呈现.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新徽派油画"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艺术的独立性和人性化价值的体现.它是传统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徽州文化的主体——徽州建筑更是让人沉迷。徽派建筑具有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统徽派建筑与新徽派建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初步探讨了新徽派建筑特征以及新徼派建筑的探索,结合黄山市中心城区建筑风貌整治,从应用角度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环境的发展离不开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根源。从徽派建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出发,探讨徽派建筑艺术特色与当代价值,积极探索推动徽派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新旧再生,扎根历史,立足现代,取向未来,推动徽文化与现代城市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原生样态和典范形式,徽派建筑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观念和民族审美意识,而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堪舆意识在徽派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徽派建筑的村落选址、建筑造型、设计样式、室内装饰设计无不蕴含着深厚的堪舆思想,考量这些堪舆思想及其背后富含的生态意义对深化徽派建筑设计的价值认知以及建构新的建筑生态美学都具有颇为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徽州人独到的审美意识,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打造徽州名片的重要载体,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重要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随着学者们对徽派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开发越来越重视,作为徽派文化代表的徽派装饰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介绍徽文化及其相关内容,阐述了徽派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历史和研究、探索徽派装饰艺术的开发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徽派装饰艺术的价值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影响徽商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使徽商具有了"贾而好儒"的特色.以"贾而好儒"为特色的徽商将儒学思想纳入建筑,形成并建造了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重要符号的徽派建筑.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已成为徽商们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反映徽派建筑的"天人合一",主要体现在徽州民居的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尊重和融入,以及建筑充分遵从儒家的等级秩序上.  相似文献   

14.
太原学院校区建筑设计特色是以三晋文化为基础融入儒家思想。现代设计模式结合徽派建筑设计元素,展现了新时代教学环境与传统文化统一的高校园区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徽州建筑装饰图案体现了装饰艺术与徽州本土文化的统一,现代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装饰艺术,其本质仍是要基于二维图形的创意设计之上的.徽派新辅首雕塑将带有浓厚徽州文化的建筑装饰图案,利用现代图形设计的手法,加以传承创新,从而设计出优秀的现代雕塑,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徽派传统家具既具有明式家具的特征,又具有徽州本土设计特色,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貌.本文通过对徽派家具设计文化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思想的研究,深入挖掘徽派家具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以此为当代中式家具设计思想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文化类展示馆空间中更加需要地域文化因素的渗入.在徽文化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展馆设计成就与当地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展馆的建筑设计只有现代的形式表征,没有很好地表达徽州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二是场馆直接照搬了传统建筑空间,跟现代生活和审美情趣脱节.本文以黄山学院徽文化展馆设计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徽州地域文化和徽派建筑元素的解析,研究如何在现有的空间里打造出一个既体现徽州地域文化又符合高校校园特色的展示馆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为了改变这个现实,大家都在呼吁"回到建筑本源",如何在多元化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看待我们自己的建筑、自己的文化应当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通过实地考察了皖南一带的徽派建筑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地域性特色浓厚的地区和建筑中还保留着独特的风情,才能自信的登上国际舞台,获得本该属于它的认可与掌声.  相似文献   

19.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及其文化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它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许多中国民族传统建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环顾我们身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已“仙踪难觅”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让中国在世界建筑格局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中国传统建筑特点鲜明,优点诸多,了解和发扬我民族传统建筑优势正是我们突破建筑文化瓶颈的绝佳出路.  相似文献   

20.
明清老街是亳州现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花戏楼原为山陕会馆,是集皖、陕、晋等商贾联络、洽谈生意、决策问题、文化娱乐的场所,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墙体装饰、房顶装饰、梁栋装饰上。建筑装饰以明清建筑装饰手法为主,陕西雕刻技艺构筑成的极具徽派建筑样式,以儒道释三教文化、三曹文化结合陕西商会的商文化,建筑装饰上依据不同功能构设不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