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中见效益──作文批改浅议陈巍如何批改好学生的作文,语文教师常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要精批细改;有的认为可只阅不批改;有的认为应部分批改。我认为,精批细改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教师进行语文教改。应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改自评,或工改互...  相似文献   

2.
批改作文是一项繁重的劳动,可是往往费力不讨好。有的学生看了分数和批语就万事大吉了。“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既加眉批又加尾批等等作法,常常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  相似文献   

3.
有感于作文的“精批细改”王如学校领导历来注重作文批改工作,往往以是否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精批细改”是指对学生作文中小至标点大到布局谋篇的不当之处,都要—一改正过来.并有眉批与总批。结果,翻开作文本,只见斑斑点点“一片红”....  相似文献   

4.
(一)在作文教学园地里,批改是一块误区。有的教师“十目一行”,精批细改。对优生的作文“移藤动叶”,勾来画去;对差生的作文则“伐干削枝”,大事删改。这样的批改,乍一看,“山花烂漫”,满纸通红;细一读,“五里雾中”,不得要旨。这种“小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需要精批细改吗?彭阳县一中张文宽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我所知,不少学校对语文教师每学期作文批改不得少于多少篇有专门规定,语文教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花大量的时间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希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个主观愿望无疑是好的。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最好做到精批细改,似乎精批细改的教师是好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就是一篇达到教学要求的作文。是不是真如此呢?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精批细改如果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话,那也是达不到作文批改的目的的。况且,每篇作文的批改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改要不要“精批细改”,怎么“精批细改”,这是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也是家长、社会对语文教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已触及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那么在作文“精批细改”的问题上改革的步子又如何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剖析。 一、作文“精批细改”的现状 作文批改应当达到什么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深入研究的教学问题。但是,提倡和要求语文老师“精批细改”,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是如何去努力精批细改的呢?据我对淮阴市城乡的部分中学进行的教学调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形(不负责任的批改略去不讨论):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学生从作文批改中受到教益,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精批细改,也不在于教师的简批略改,而在于教师在精批细改或简批略改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假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只是一味地下断语,用注入的方法把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问题生硬地塞给学生,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语漠不关心。相反,假如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熟练地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不管他是精批细改还是简批略改,都能使学生从作文批改中受到一  相似文献   

9.
不少教师对批改作文颇为烦恼。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结果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辛辛苦苦、费尽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小学作文的批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结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知错不改。批改一篇作文,的确是既劳神又费力的事。首先要通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全文大意;其次要逐段细看,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以及书写质量等方面进行批改;再次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写上总批,评定分数;最后还要把学生作文的主要优缺点记入批改笔记,作为讲评的依据。由于“工序”复杂,再加上一些差生作文语句不通顺,很难“破译”,有的教师便敷衍塞责,懒于“拜读”,明知学生的作文有错,但也不批不改,只写一个“阅”字。二是有错必改。有的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或则“修枝剪叶”,或则“大斧砍伐”,有时竟亲自“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作文批改中,有的主张“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有的主张“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这两种方法,哪种效果好呢?实践证明,后一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形成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原因很多,有来自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束缚,有来自领导检查评比的约束,有来自学生家长方面的评头品足的压力等等。总之,如果不是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就大有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之嫌。因此,有的老师唯恐别人说批改不认真,于是就来个“篇篇见红”,字词句章,语修逻文,没有不涉及的。真可谓“精批细改,全批全改”了。如果学生能认真推敲作文评语,当然是有益的,可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批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符号,就是教者本人也懒得看第二遍了,何况学生呢?这种在工作时间内难以完成的“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有什么益处呢?如果任两个班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作得怎样,关系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快慢。对这一项工作,大家都很重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多就少改”、“精批细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重点地批、全面地改”,组织学生互相批改、指导学生自己修改,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有它们的“理论根据”,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效果。平日同语文教师接触,  相似文献   

14.
“精批细改”是作文批改的常规做法。简单地说,“精批细改”就是学生作文后教师批、教师改。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领导思想守旧,仍用老眼光来看待作文教学,检查语文教师的工作,还是沿用老标准:看一篇作文有几个错别字没有指出,有几个病句没有疏通,有没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带着习作重点去批改作文忻州市播明联校范俊珍近年来,语文界的同行们对作文批改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或减少作文批改次数,精批细改;或指导学生自批自改……然而,操作起来总是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较差,或教师负担过重,做不到多写多练,或教师倒也轻松,而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是有的主张“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有的主张“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实践证明,后一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造成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原因很多,有来自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束缚,有来自领导检查评比的约束,有来自学生家长方面评头品足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的作文,究竟要不要“精批细改”,这是语文教育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见解。他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家长要求精批细改,这种要求不实际。”“这个办法,因为是无效劳动,所以要改。”首先,他真切地体会到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承受精批细改的沉重负担。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现在还是提倡精批细改,家长也要求老师精批细改,也不算老师一天有多少小时。老师一天24小时,和别人一样,当中要睡觉的时间,吃饭、休息的时间,还有做一点家务的时间,譬如洗…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作文批改的问题,有一种主张是少改甚至不改学生的作文。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作文教学的实践已证明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批改的方式方法上。尽管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重6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l、要有针对性。作文批改要抓主要问题。精批细改固然有好处,而事实上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再说精批细改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虽然花了很大力气去改,学生未必都愿意花大力气去看。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克服不足,发…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把作文批改好。到底怎样批改才算好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传统的意见,认为要“精批细改”。另一种则主张“教师批,学生改”。两种方法哪一种好呢?这首先要弄清批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