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陈红霞 《文教资料》2007,(35):86-87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书画装裱工艺经历了一个由粗而精、由浅入深、由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过程。装裱对书画作品不仅起着保护品质、延长寿命的关键作用,而且可以把书画作品烘托得更加典雅、珍贵,提升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书画装裱在中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并创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装”品式。书画装裱自唐代传入日本。本文主要从中日两国在装裱品式、装饰材料运用上的特点,分析中日两国在书画装裱方面的传承关系和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万计 《老年教育》2008,(10):42-42
淮北矿区开发建设50周年快要到了,集团公司老年大学总校及各分校收到不少老同志的书画作品,准备举办一次大型书画展。以往学校搞书画展,都是把作品送到装裱店去装裱,老年大学开设了装裱班之后,有了自己的装裱组,学校决定把展览的装裱任务交给装裱组。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画必须经过装裱,才能成为完整的作品.无论新品,还是古迹,有了装裱,都将会生色增辉、神采焕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欣赏展示、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保管不善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书画作品将会变得气沉色暗,尘积烟熏、霉渍矢斑,虫蛀鼠咬、残损碎折,从而失去原有的奕奕神采和价值.然而有什么好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受损的书画得到很好的修复,让其能够超越劫难,起死回生呢?明朝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就对此类书画作品的修复以及新品书画的装裱作出了系统、精辟的论述,可谓是一部书画装裱与修复之宝典.  相似文献   

5.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保护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精神文明,都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漫长的书画发展历程中,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的,是书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书画艺术也依赖于装裱工艺来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并受其保护而得以长久传世.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共同发展的.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装裱业的大发展时代。此时期装裱技艺承前启后,呈现出地域性强的特点,各地相较,吴门装裱尤为出色。而吴门诸多裱工中,汤姓可以说是一个装裱的名门望族,除装裱技艺精湛外,其书画鉴定、交友等事颇多却历来却不被重视,因此,对其进行汇总考证,对明代的书画收藏研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周河 《家教指南》2004,(4):19-21
本文对敦煌壁画临本装裱中使用的浆糊、纸、颜料及品式等工艺方法进行了探讨,说明敦煌装裱艺术在传统装裱艺术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而遴选优秀的古代经典恰如其分地入编在川教版"读读"中,这既是当时历史的补充或佐证,又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很多人认为历史学习最难记忆的是中国古代史,最不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是中国古代经典诗词,这些经典都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历史背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则是把历史与文学融合起来的文史典范。那么,历史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9.
装裱名词在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名称。装裱形制不断增加,不同形制的装裱部位又有所增减。因而。装裱名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混乱、不统一的现象,体现着一定的时代色彩。此外还存在着著作人主观认识与选择的随意性。这些都有待辨析廓清,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传承装裱文献与艺术遗产,服务于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书画,以装裱完成的书法和国画作品为主。书画可分为一般性作品和名贵性作品,都有一定的陈列欣赏价值。为了延长书画的陈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花腰"彝的服饰做工精美、款式独特、色彩丰富,折射着民族历史文化,寄托了彝族"花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外,其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对"花腰"彝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琴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69-270
多媒体技术如一支奇妙的画笔,通过勾勒、打底、着色、点睛、装裱等艺术技法,帮助课堂教学定型,让课堂更显丰满、和谐、亮点等艺术性,使得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让课堂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我国裱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书画和碑刻拓片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保护、流传和欣赏。历代传世和出土的书画与拓片珍品,或者由于原裱不佳,收藏保管不善而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或者由于在流传过程中被撕断、裁割,或者由于长期埋于地下朽烂叠粘而破碎不堪。但不管怎样,这些作品一经重新精心的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返本还原,使它们能长期保存和利用,一些珍贵书画文物也因此而不致湮没失传。可见装裱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与信息学系设立了新高职“…  相似文献   

14.
正都说"纸寿千年,绢保八百",但书画藏品如果保存不善,只怕数十年的风霜都难以经受。那么,书画藏品该如何保存呢?首要的问题是,书画作品该不该装裱呢?书画收藏的目的之一便是欣赏,而书画作品在装裱之后才会有更好的欣赏效果。但如果收藏者所存书画的数量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冯增木先生的《中国书画装裱》一书的成书过程进行了论述,进而对该书对我国装裱技艺上的贡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永固 《成才之路》2012,(27):73-73
正京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学习。而在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除民歌、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外,最具艺术价值且又影响广泛的民族艺术,当属被称之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了。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一、联系汉字文化,激发练习书法的冲动书法教学不能割裂其文化内涵,当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根求源,以增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学习书法的强烈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时机向学生介绍"张旭披发狂草"、"智永秃笔成冢"、"右军墨宝换鹅"、"萧何深思题匾"等古代书法家的趣闻轶事。而浩如烟海的历代书帖,更为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可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名帖引导学生欣赏,从篆书到隶书、到草书、再到楷书和行书。二、营造环境氛围,激发练习书法的热情营造校园书法环境,可在教室内、楼道旁、橱窗中,乃至活动场所,装裱悬挂学生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地域特征明显的特殊宗教建筑,楚雄地区的土主庙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为了准确诊断中学历史教学"‘人’缺席、‘价值’缺场、‘教育’缺位"的现象症结、探研解决良策,江苏省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从2011年起,立足"价值立意"和"学术视野",以时代性价值取向为视角,把历史教育目标置于当代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以"问史"论坛为平台,以教学实践为展台,通过援引史学研究成果,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实现学术研究的下移、转化和通融,构建具有时代性价值取向的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养  相似文献   

20.
《亳州志》作为亳州珍贵的地方文献,尤其是"艺文志"部分保存了许多与曹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传记、历史遗迹和文学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中有些内容,可以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对研究曹氏家族及相关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