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一次,我上《观察蜗牛》。我先用谜语导入:“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蜗牛。”谜语刚说完,从来不爱发言的小伟站起来对我大声说:“闫老师,闫老师,我带蜗牛啦,我的蜗牛爬得很快,刚才我的蜗牛和他的蜗牛比赛还赢了两次呢……”正在这时,我说:“同学们,今天小伟同学对蜗牛的爬行观察得很仔细、很认真。现在呢,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对自己带的蜗牛都要认真地、仔细地观察,并且都要认真地写到观察记录卡上,看看哪一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一次,上《观察蜗牛》,我先用谜语导入。谜语刚说完,就有一位从来不爱发言的小伟站起来对我大声说:“闫老师,我带蜗牛啦,我的蜗牛爬得很快,刚才我的蜗牛和他的蜗牛比赛还赢了两次呢……”我顺势对大家说:“今天小伟同学对蜗牛的爬行观察得很仔细、很认真。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对自己带的蜗牛要认真地、仔细地观察,并且写到观察记录卡上,看看哪一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可这时一位男生手里拿着蜗牛很着急地冲着我喊:“闫老师,我的蜗牛出问题了,刚才还舒展着身子的蜗牛,转眼的功夫,不知怎么却缩进它的壳里了。”眼看自己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3.
一、猜蜗牛 我先说一个谜语:“名字叫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它是什么?”由于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今天的课题上来,并且激起学生探究蜗牛的愿望。 接着检查学生捉蜗牛的情况,发给没有捉到蜗牛的  相似文献   

4.
蜗牛的眼睛     
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来比较两组蜗牛的多少。突然,黄乐山说:“老师,我妈妈说蜗牛没有眼睛!”胡却凡赞同道:“对,蜗牛没有眼睛,那是蜗牛的小犄角!”何意立刻反驳:“蜗牛有眼睛!要不蜗牛怎么走路呢?”  相似文献   

5.
《蜗牛》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上这一课时需对蜗牛进行观察,可是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观察它了,它就会从壳里爬出来。上课时学生也发出了感叹:“蜗牛不出来怎么观察呀!”看着他们焦急而无奈的表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对“怎样让蜗牛出壳”进行探究?于是我就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蜗牛不是不出来吗?那咱们就想办法让它爬出来!怎么样?”“行!,'同学们异口同声。我又抓紧时机说:“现在小组就讨论:用什么方法有可能让蜗牛爬出来?”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想出了许多有可能让小蜗牛出壳的方法。有的小组认为:用食物引诱:有的小组认为:把蜗牛放入水中它就有可能出来;有的则认为:用笔尖扎壳背面的小孔它会爬出来;还有的小组竟认为“用力往里吹气它就会出来”;也有认为“用火烤”、“在地上磨它的壳”——想法真可谓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6.
蜗牛产卵啦!     
我喜欢昆虫,尤其爱观察蜗牛。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弟弟一起去捉蜗牛。弟弟问我:“姐姐,哪里才有蜗牛呢?”我笑了笑说:“蜗牛虽然在夏季才能捉到,可是它最怕热,只有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看到它呢。”我把弟弟领到奶奶种的菜园边。扒开石头,哇!好多的蜗牛呀。弟弟说:“姐姐,你比我大,你要大蜗牛,我要小蜗牛,好不好?”我答应了。我仔细一看,大的才四个,而小的有十几个!这个贪心的弟弟啊,又让他沾光了。我把四个大蜗牛放进铺好湿沙的盒子里,而弟弟用小手把蜗牛捧回了家。我和弟弟趴在地上观察那四个大蜗牛。我让弟弟把大白菜叶…  相似文献   

7.
美工活动幼儿特别喜爱,因为它有鲜明的色彩、清晰的图案、弯曲的线条,也有生动形象的折纸和栩栩如生的造型。所利用的材料更是五花八门。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1内容系列化 主要以命题活动为主,如:蜗牛系列。我先用一个谜语引出课题:“说它是条牛,不能拉犁走;说它力气小,身能背屋走。”然后出示蜗牛的投影图片,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初步掌握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后,让幼儿自己学画、贴、折、捏蜗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蜗牛形象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各种不同的制做方法。   2材料…  相似文献   

8.
养蜗牛记     
一天放学,我刚要下楼,科学学科张老师迎面朝我走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对我说:“这里面是一只蜗牛,我放在你这里寄养一段时间,它是一只白玉蜗牛,颇为珍贵。你一定要好好喂养它。你要给它吃各种蔬菜,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定要给它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它才能正常生长;回去多查阅资料看看怎么才能饲养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可爱的蜗牛     
“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这则谜语不用公布答案,小朋友一定猜到它是什么了吧?对,它是可爱的蜗牛。  相似文献   

10.
老牛和蜗牛     
清晨,太阳刚从天边升起,老牛就开始耕田了。由于它干得很卖力,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在了田间。忽然,传来“哎呀”一声,“怎么下雨了?真讨厌!”老牛闻声低下头一看,一只蜗牛正打着哈欠,还没好气地说:“你这老东西,干吗弄醒我的好梦?”老牛淡淡地说:“对不起,我在耕田。”蜗牛骄傲地说:“哼!你以为你的力气有多大?看!我能背起我这‘房子’呢!”老牛不以为然地说:“我的力气为他人服务,而你呢?只是为了自己。”蜗牛听了老牛的话,红着脸背着自己的“房子”灰溜溜地走了。老牛和蜗牛$江西师大附属小学三(3)班@王家嵘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诱人的谜语,还是传统的儿歌,都把小蜗牛描绘得活灵活现。其实,蜗牛是害虫。对此,中外农业科学书籍上对它早有定评:说它“主食绿色植物,为农业害虫……它对棉花细苗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发芽的蒜     
魏彬 《山东教育》2003,(23):67-67
记得一次美术活动“画蜗牛”,我眉飞色舞地讲解着范画上漂亮神气千姿百态的小蜗牛。心里想:孩子们笔下的蜗牛一定会很美。谁知我刚一转身,润润就兴高采烈地举着画来到我的面前:“怎么这么快?你画了些什么东西?”我有点不高兴:“我画了树上的蜗牛,大大的,这是饲养场的叔叔阿姨特意养了送到大宾馆、大酒店做菜吃的。”润润边说边得意地把画递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13.
一次课余闲谈,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则谜语:“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某老师听后随口答道:“太简单了,雪化了以后是水嘛!”这位老师说:“你的答案太古老了,不对。”另一位老师说:“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大家听后,不约而同地叫好,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说起来,纷纷赞许,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这种想法太奇妙了!  相似文献   

14.
捉蜗牛     
今天下午,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和同学们决定去捉蜗牛。尹莎说:“咱们到草丛中找吧。”我犹豫地说:“草丛中会有蜈蚣吧?”蜈蚣倒是没看见,却有另外的收获。张思扬挖出了一条毛毛虫,王得力挖出一只打屁虫,我们都让它们牺牲了。捉蜗牛时我小心翼翼,仔细地观察土壤中是否有蜗牛。突然我眼睛一亮,一只背部深褐色的雄蜗牛,在慢吞吞地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涎线。它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我一把捉住了它,它的壳是一圈一圈拱起来的,脑袋上有一双小眼睛,瞧,它的小脑袋在东摇摇西晃晃,我摸一摸,它马上缩进壳里。我把它放在手心上…  相似文献   

15.
不知不觉又到了今年的教师节,已有17年教龄的我还是喜欢追求温馨浪漫,每天业余时间都会叠一颗幸运星送给自己。这天我看着办公桌上装满幸运星的许愿瓶,不禁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教师节前夕,我告诉同学们,今年老师准备问每位同学要一件特别的礼物,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一束花、一幅画、一张贺卡……我摇摇头笑着说:“这些礼物都很好,却不是老师最想要的。”“老师,您到底想要什么呀?”同学们问。我说:“老师出个谜语,你们好好猜一猜。你有我有他也有,白天没有夜里有。岁末桥边两依依(梦),夕照归隐梅林后(梦)。”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谁也没有猜出来。同学们嚷着说:“老师,别故弄玄虚了,告诉我们吧。”我打趣地说:“那就降低难度,打个字谜:林子多一半,别当森字猜。”班里小军师坤大喊道:“是梦。”班里同学也恍然大悟。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梦字,引导孩子们猜老师刚刚说的谜语。一个学生说:“梦醒一场空,老师您就要个空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6.
速度好快     
《少年月刊》2011,(7):124-124
乌龟看到一只蜗牛在艰难爬行,便对它说:“你上来,我背你吧!”于是,蜗牛就上去了。过了一会儿,乌龟又看到一只蚂蚁,便对它说:“你也上来吧!”  相似文献   

17.
小子可畏     
我教儿子画蜗牛:先画圆圆的像花卷一样的贝壳,再画长长的身体,最后画上两个可爱的小触角。不一会儿子宣布:“画完了。”我一看,只见满纸全是大大小小的“花卷”。我生气了:“儿子,你的蜗牛的身体和触角呢?”儿子说:“蜗牛房来了个淘气的小男孩,一个蜗牛头上点了一下,蜗牛吓得把头都缩了回去。”  相似文献   

18.
捉蜗牛     
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捉蜗牛。回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捉蜗牛。”妈妈笑着对我说“:只有下过雨蜗牛才比较好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讲了一个笑话: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相似文献   

20.
愉快课堂     
今天下午的第二课堂活动,语文老师来和我们“同乐”。“同乐”的内容十分搞笑,大家笑声不断,真是轻松极了!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片断。老师说:“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最快猜出来。”“什么谜语?”“老师快说吧!”同学们都很焦急。老师说道:“狼来了。猜一种水果,这是一个谐音谜语,要从谐音上思考。”同学们议论纷纷,但很久也没有人想出来。忽然,张超大叫起来:“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是杨梅!”老师问张超:“你凭什么说是杨梅呢?”张超回答说:“因为狼来了,羊就会被吃掉。羊被吃掉了,不就是杨梅(羊没)了?”“聪明,聪明!”老师大赞张超,然后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