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也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内容.本文以2022年数学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理)等六套试卷中“概率与统计”相关试题为研究对象,从考查的知识点、问题的情境类型、数学核心素养、难度系数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22年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试题具有丰富的情境类型;知识点较分散且结合函数等知识进行考查;试题中融入了多种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6—2022年所有全国高考试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进行统计,对试卷中的情境型试题按照题目数量、综合难度系数、知识点涵盖面以及相关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高考逐渐注重情境型题目的考查;不同年份之间情境型试题的综合难度系数彼此差距不大,情境型试题能够更好地均衡难度因素,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境型题目着重考查基础性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依据结论,期望为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提供教学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二元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解法多样,涉及多种数学思想,备受命题专家的关注,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比如2020年全国Ⅱ卷第12题、2021年天津卷第14题、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12题等都进行了独立考查.另外,此类题型还与解析几何、三角、导数等大题相结合,考查二元函数最值的求解.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20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2022年全国甲卷理数第20题考查角度差的正切的最大值等.如何提高学生求解最值问题的能力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本文以一道最值问题为例,进行多角度探究.  相似文献   

4.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1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所考查的知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浙江卷)、全国卷Ⅱ(广西卷)、全国卷Ⅲ(陕西卷)的物理实验题均为第22题,且均为两个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表如下: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值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29题试题特点,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建议,包括规划蓝图——课程标准;考查载体——真实情境;考查导向——学科素养;考查核心——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7-2019年全国Ⅰ卷(理数)、2020-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中,斜率和为定值的试题以6年4考高频率出现在高考卷中,其中2017年、2022年的圆锥曲线解答题题干以斜率和为定值为主要条件,2018年、2021年的圆锥曲线解答题以斜率和为定值为求解或求证的结论. 斜率和为定值的试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核心知识,也通过斜率与转化来综合考查考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考生常因为对斜率和为定值问题的转化方法不熟悉,缺乏寻找便捷运算途径的经验,出现了入题困难、计算量大,得分不理想的现象.本文以2022新高考Ⅰ卷21题的第一小题为例,分析斜率和问题的常见转化方法的优劣,寻找简捷的运算途径,减少运算量,突破解题障碍,优化求解路径.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试题可以做到一题多解,渗透多样学科能力,考查多种核心素养。结合开放性试题的特征与价值,以2022年高考山东省政治卷第19题(3)开放性试题为例,从素养考查、知识整合和思维含量三个方面分析其特点,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山东卷开放性试题命制的稳定性与创新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维度——核心素养,得出从知识碎片向知识综合转变、从初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深化及从知识教学向素养教学转变的教学启示,为高中思政课教学和高考备考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2022年北京高考数学卷第21题是一道完全不同于其他全国高考试题的数学情景题,试题和试题求解体现了数学学科特点.通过深度分析此考题,提出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3年新高考广东卷在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上出现了一些变化。通过比较2022年和2023年高考广东卷生物学试题,分析社会责任素养在试题情境设计和考查内容上的变化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使用新教材、备战新高考的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22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突出对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凸显素养,强调了在深刻理解物理本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引导中学教育减少“机械刷题”的现象。由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16题谈起,阐述如何紧扣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学生需求,设计出减量提质的物理作业。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双减”政策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体现出明显的“减负提质”特征:一方面紧扣学业质量标准,切实控制试题难度;另一方面凸显比较思维考查,有效拓宽思维广度。其着眼点仍是对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全国高考生物(甲卷、乙卷)试题精选新冠疫情防控、动植物遗传育种、废物循环再利用等素材,强化高考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总体特征体现稳中有进,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化素养导向,试题考查形式丰富,引领学生科学思维,加强学科基础和关键能力考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一、强化价值导向,促进全面发展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立足生物学科考查内容,精心选择运动健康、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程全国Ⅱ卷(理科)试题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能力立意,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性思维,具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以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程全国Ⅱ卷(理科)部分试题为例,反思试题对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开放性试题逐渐成为高考历史卷固定题型,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开放性试题以材料新颖、视角独特而著称,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堪称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最佳题型。徐奉先、刘芃就认为:“近年来,在新课标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开放性试题以其良好的情境设计和灵活的考查思路,逐渐成为落实各学科素养考查的重要手段。”[1]本文以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42题(以下简称本题)为例,谈谈对开放性试题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中的"最"和"第一",通常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或时代的开端,而这些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扮演着"题眼"和解题关键点的角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些方面的考查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第16题,2006年全国卷Ⅰ第21题,2004年全国卷Ⅱ的第12题、19题,2004年全国卷Ⅲ的第22题等等。笔者现将历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考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类整理,供考生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16.
卫齐 《辽宁教育》2023,(9):89-92
<正>2022年高考辽宁政治卷(以下简称“2022年辽宁卷”)是新高考以来辽宁第二次组织本省专家、学者独立命题,试题赓续了新高考以来辽宁卷学术气息浓厚、叙述视野开阔、关注核心素养的命题思路和背景材料情境化、考查能力层次化、答案表达结构化的命题风格。为了准确把握2022年高考试题的基本精神,为2023年高考复习备考指明方向,对试题进行深度分析和研讨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以2022年辽宁卷中的选择题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饶华东  颜辉 《教学考试》2023,(22):19-22
<正>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6题选项设置别出心裁,解法灵活多样,在网上引发热议。笔者查阅了历年真题,发现该题与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4题的试题情境完全相同,连配图都几乎一模一样(见图1,左图为17年14题配图,右图为22年16题配图),2017年全国Ⅱ卷的第14题,仅从受力和功能关系两个学生熟悉的角度进行了定性考查,为容易题,当年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从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四个要素对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试题以学科素养立意,情境真实生动,问题围绕主题且结构合理,答案多层次开放,体现了高考考查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得出教学启示: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明确素养目标、关注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路径等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19.
刘大鹏 《教学考试》2023,(46):44-48
<正>2023年新课标Ⅰ卷是首次实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的高考试卷。就信息类文本阅读而言,较2022年全国新高考卷有了很大的变化: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更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等。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考查的能力点也较上年有明显的变化。下面,笔者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具体分析这些变化,并提出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二元方程条件下的最值问题历来是高考、竞赛、高校强基计划测试等考查的热点,近三年高考就有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第11题、新高考全国II卷第12题、天津卷第14题、江苏卷第12题,2022年新高考全国II卷第12题等,自然也吸引了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此深入探讨,形成了日益成熟的解题理论(参见文[1][2]等).然而,此类试题的命题模式多年来鲜有变化,似有陷于僵化之嫌.如何改变问题呈现样态,减少考试固化给机械训练和大量刷题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