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出版》2014,(2):F0002-F0002
正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巴金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在文坛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巴金还是极具编辑热情与编辑天赋的出版家。1935年起,他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里,作为出版家的巴金以天才的眼光和职业敏感主编了"文学丛刊""译文丛刊"等出版物。其中"文学丛刊"前后历时十年,集合160本,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套具有持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25日,巴金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这位与世纪同行的老人,以他顽强的生命足迹和丰富的作品涵盖了整整一个世纪。在巴金百年华诞之际,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的称号。各地人民以不同的方式祝贺巴金的文学成就和对文化的杰出贡献。20世纪以来,巴金获得的世界性荣誉是无人所企及的,巴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巴金以近千万字的26卷鸿篇巨制《巴金全集》;他翻译世界文化的10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以及晚年震撼文化界的力作《随想录》和丰富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构筑了一座世纪的文化丰碑。巴金对20世纪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还是…  相似文献   

3.
《北京晚报》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评选中国十个最有品位的电视栏目的文章中,央视二套的《对话》被排在了第一位。经常收看《对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对话》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在每周日晚10:50(现改为10:00),而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一般在晚7:00到9:00之间;此外作为一个谈话节目,《对话》有着众多的前辈和竞争对手。但在短短的一年中,《对话》实现了中央电视台两个零的突破,一是以往二套在晚11:00后收视率基本为零的记录;另一是广告收入在这个时段为零的记录。这个才创办一年多的谈话节目,突出重围,迅速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个世纪的行将逝去.在读者的心中,越来越明晰地矗立起一座座文学巨匠的丰碑: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冰心…… 今年喜逢茅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于是中国青年出版社首先以茅盾先生的《子夜》手迹稿本为发端.计划出版一套《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巨匠手迹本》系列珍  相似文献   

5.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有感于“不留情面”近日,新华社记者赵兰英专门让撰文感谢巴金老先生对她的批评与指正。她在《走近巴金》一文中用错了“喀嚓”一词。巴金看到后,就不留情面地向她指出来,“喀嚓”一词用得不好,当时骨折他并没有听到这个声响。巴金老先生的“不留情面”给记者...  相似文献   

6.
姜卫红 《传媒》2001,(5):46-48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杨君,有一种脱俗的美丽和特别的书卷气质。在2001年初,她推出了自己的新的贺岁书《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这是她的第三本贺岁书。在1998年、1999年,她已经连续推出了《英雄辈出》和《现在:与十二位媒介人的对话》这两本贺岁书,而她由中央电视台著名的媒介人、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忙巴金百岁华诞的那一两年,与李舒接触比较多。尤其是为了给百万字的十六开巨著《巴金的一个世纪》配插图,我经常去向李舒商借甚至讨要他手中珍藏和李舒亲自拍摄的巴金照片。巴金去世那一天起到巴金第一个冥诞的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同几位同好合力赶制《浓浓乡情忆巴金》时,也得到李舒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文学大师巴金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李舒的这本关于巴金的书名叫《老巴金》,本来早就该出版以献给巴金百岁华诞的。拖到2006年1月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舒说的“出版社和我一直没能联系上”,当然是一句幽默了。因为,我就是巴金故乡…  相似文献   

8.
好事做到底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开办了一批农字号节目,一套有《田野》,二套有《金土地》,七套更有《农村经济》《农村各地》《科技苑》《致富经》等,在整个频道中唱起了主角。大约从年初开始,这套本已加密的节目又开路播出,为农民收看开了方便之门。有人为此激动欢呼,称赞这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善举”。的确,电视台重视农业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一件识大体、顺民心的明智之举。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上去了,农民富裕并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各项事仆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用“适销…  相似文献   

9.
《出版史料》2005,(3):34-37
著名编辑家王仰晨先生于2005年6月12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从十四岁当学徒算起,他在印刷和出版行业工作了七十年。曾在上海、昆明、重庆、桂林、烟台、大连等地的印刷厂、书店、报社工作,历二十余年,做过排字工人、校对、编辑和工务主任等;从1943年参加新知书店到1956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并持续到离休以后,历时近五十年,任小说组组长、鲁迅著作编辑室主任等。经手编发《青春之歌》、《平原枪声》等小说作品,主持和参与十四卷本《巴金文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协助童怀周编选、出版了《革命诗抄》和《天安门革命诗文选》。离休以后,主持编辑了二十六卷本《巴金全集》和十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主持和参与编辑了四十卷本《茅盾全集》之中的二十五卷及《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六卷。1987年4月获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作为资深编审,他在工作中与众多的作家、学者有通信联系。曾结集出版过《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一书。这里选录了唐、钟敬文、叶圣陶、黄源、赵家璧、楼适夷、杨沫、陈原、萧乾等人致王仰晨的部分书信,用以缅怀逝者,同时从中可以折射出这位老编辑的人生一斑。选入的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由海客甲提供并注释。  相似文献   

10.
朱旌 《山西档案》2003,(1):43-43
国家图书馆最近遇到了麻烦。在传媒的质疑声中 ,国图显得很被动。原因是这样的———1 2月 9日 ,人民日报社的李辉致电巴金的女儿李小林 ,称其在京城旧书摊发现并买下了 6本印有“巴金赠书”字样的英文版《THEDIAL》(《日晷》)杂志 ,其中一本内页有巴金的毛笔签名 ,摊主称是“国家图书馆外文期刊部处理过期期刊时得到的。”第二天的北京报章以《巴金赠书惊现旧书摊》为题发表报道。当晚 ,一位热心读者致电李小林 ,称其手上还有多本盖有“巴金藏书”、“巴金赠书”、“北京图书馆藏书”等印章及阿拉伯数字的国图财产登记号的外文图书…  相似文献   

11.
暑假,上小学四年级的外甥龙龙从外地来南京,到我家做客。吃过晚饭,他问我江苏电视台播不播动画片《降魔勇士》(他念成了jiàng)。我让他把片名写下来给我看,并告诉他降在这里应该读xiáng。可他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他家乡电视台的播音员叔叔在预报节目时就是念《降(jiàng)魔勇士》。看着他那叫真的模样,我再次感到播音页、主持人的读音正确与否,对观众、听众的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2.
怎样教写作课,恐怕是一个老师一个教法。沈从文教授是怎样教的呢? 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的课程中,一年级有《各体文习作(一)》,二年级有《各体文习作(二)》。这两门都是必修课。我上大二时,沈先生教我的《各体文学习(二)》。这已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但有些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沈先生上课,没有教案,不发讲义,学生一般也不记笔记。他讲课从来不成本大套地讲什么定义,什么写作方法等等。沈先生讲课的口才并不  相似文献   

13.
雷雨 《出版参考》2009,(22):27-27
在断断续续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时候,报纸上零零星星的有关于赵家璧百年诞辰的纪念文章。大家普遍认为赵家璧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当年主编、策划、出版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出版了鲁迅、茅盾、老合、巴金、丁玲等人的作品。据说,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阿英等人也都与赵家璧有过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一年冬天,来到南京,在友人带领下,我找到东南大学附中的旧址。我想寻访巴金和胡风当年中学生时代的陈迹残影。巴金1923至1925年在此就读,而胡风比他高一班,还是五卅运动期间活跃的学生领袖。巴金回忆说他曾听过胡风的演讲,他的长篇小说《死去的太阳》中的一位学生领袖身上就有胡风的影子。走到校门口,才知道这里早已是南京师范学院附小的校园。校园里基本都是新建筑,当年模样很  相似文献   

15.
凤凰卫视中文台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这是早期最成功的读报节目。不久,中央电视台在一套和二套分别开设《媒体广场》和《马斌读报》栏目。在央视的带领下,各地方台纷纷开办读报节目。一时间百花齐放,颇为壮观。《有报天天读》节目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日的《南方周末》登载了《寻找真相的两个女人》一文,介绍日本小学女教师松冈环正在寻找一百位当年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和一百位当年日本老兵的事迹,以及为此而跟踪采访她的中国女记者。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也播出了有关这一内容的节目。然而人们也许并不知道,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在日本报纸上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引起震动,这个人就是日本记者本多胜一。本多胜一1931年11月出生在日本国长野县,195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生物学科,在日本最大的报社朝日新闻社工作,1968年任该社编委。其作品《极限之民…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金一生的文学成就极高,人们在研究中将大部分视线集中在巴金的文学作品上,却忽略了他在编辑出版方面的重要贡献。正如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先生所说:“巴金以文名太高,掩盖了他在出版方面的贡献,其实后者对新文学的贡献远比前者重大。”巴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始终与编辑工作紧紧相连,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出版史上一面辉煌耀眼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巴金的一部分著、译作如:《巴金近作》二集、《巴金中篇小说选》、《心里话》、《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快乐王子集》等,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省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巴老是四川人,十分关心四川的出版事业,他将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现代文学馆建馆20周年,在珍品展上展出了一页巴金先生《春梦》的残稿。注解写到:“1928年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梦》残稿,此即《家》的雏形。”残稿为一页大32开稿纸,已经磨损泛黄,左侧有一行巴金先生的真迹:“《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是巴金先生1991年捐赠给文学馆的,被定为馆藏一级品。虽然只有薄薄的一页,但这却是一部堪称丰碑的伟大作品的起点。1928年11月,在法国开往中国的游船上,巴金望着湛蓝色的大海,开始酝酿一部新的小说,他打算用自己的笔,把所熟悉的一个个被封建制度窒息的…  相似文献   

20.
王仰晨与曹禺两位先生的交往,如果算上他们晚年失和的一段时间,大约有五十五年历史。这里所说的“晚年失和”,也许并非确切,下文将会谈到。据王仰晨回忆,他与曹禺相识于话剧《北京人》初版之前,那时曹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王在南方印书馆(从上海迁到重庆)的印厂任工务主任,曹曾有信与他商讨剧本的出版时间。那个剧本,好像写作于1940年,1941年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是巴金先生主持的,王与巴金相识,大约是在同时稍晚。王曾在旧文中说到,1943年秋在桂林,巴金曾兴致勃勃地邀他去观看《日出》的上演,曹也曾多次向他盛赞巴金。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