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说导致悖论教学法费宏(江苏省武进市奔牛中学,213131)一、什么是悖论悖论是逻辑学的名词.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当代,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佯谬.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都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2.
悖论是逻辑学名词,也称佯谬.在逻辑学中悖论指的是这样一种命题,即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的假,由它的假义可以推出它的真.但是在自然科学中,悖论有其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解:从某一前提出发推出两个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命题,或从某一理论、观点中推出的结论与已知科学原理或事实产生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3.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以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4.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者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者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从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5.
道义悖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义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新分支,道义悖论也因此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四种重要的道义悖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悖论是齐硕姆悖论,它主要涉及到如何可靠地表达条件义务的问题,因此,要想可靠地表达条件义务,必须建立二元道义系统。  相似文献   

6.
现实世界中纷繁杂乱的事物皆以因果律发展变化着,而普通逻辑学中的逻辑蕴涵关系并不是因果律,这才导致了逻辑悖论。只有因果律才能彻底解决逻辑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悖论是一个涉及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非常广泛的论题.而其中的数学悖论对数学的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历史及现状,并分别探讨了数学悖论在基础数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它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发掘数学悖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悖论和道德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思维内容可将悖论分为理论型悖论和知行型悖论;在理论型悖论中包括逻辑学悖论、哲学悖论、学科悖论等;在知行型悖论中,包括同各学科悖论相对应的学科知行型悖论。道德悖论是学科悖论的一种,包括理论型道德悖论和知行型道德悖论;理论型道德悖论有道义逻辑悖论和伦理悖论;知行型道德悖论则称为德行悖论。  相似文献   

9.
科学悖论与物理学发展中的两次重大突破湖南华容六中康继荣(414200)所谓“科学悖论”,是指在某理论体系中的某个公理看来似乎合理,却能推导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即由它的真可以推导出它是假的,由它的假可以推出它是真的。这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叫科学悖论。科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悖论已成为数学、逻辑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的课题,但究竟什么是悖论?如何定义悖论?产生悖论的原因是什么?悖论究竟是一种逻辑矛盾还是所谓的辩证矛盾或者其他?能否提出某种新的一劳永逸的悖论解决方案?本文将浅析悖论的定义、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本人对悖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解悖方案应当阐释悖论的真假规律,但确定悖论的具体真假却不是它的任务。语境转变解悖方案是一种新的解悖方案。不同于传统解悖方案通常不研究正常句和脱离悖论句与正常句的相互联系,语境转变解悖方案从研究正常句的语境变化规律出发,然后由正常句扩展到悖论句,通过正常句与悖论句的意义和真值的相互观照,来消解悖论。这种研究进路可以极大地扩展悖论研究的视野,使解悖研究具有一以贯之的气势,并使解悖方案极其符合直觉,具备其他解悖方案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2.
说谎者悖论是学界探索不止的千年难题。应当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建立正确的语言层面理论,以作为分析说谎者悖论的方法。语言可以划分成外延、内涵和形式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之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关系。解析说谎者悖论,关键也是理解语句名称与被代表的语句本身之间的层面关系,不能混淆。断定“真”与断定“假”的作用不同:断定“真”,具有转换语言层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允许一个语句断定自身为真;而断定一个语句为“假”则使它定位于内涵层面,因此从断定自身为假的语句推不出矛盾等价式来。运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解析说谎者悖论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蕴涵怪论是指在二值逻辑的蕴涵理论中,对蕴涵关系真的所有可能情况作某种解释而产生的怪异现象。蕴涵怪论的产生并非来自蕴涵关系本身。当人们把实质蕴涵的真用某一语句进行解释,或者由重言蕴涵式的必然性得到某种可能性,或者将某种实际的推论看作蕴涵关系时,怪论就可能会产生。蕴涵怪论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试图消除蕴涵怪论的努力促进了蕴涵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性近习远说是教育观察的一个结论,而不是纯粹的人性思想。其后《大学》与《中庸》则有了抽象化的人性论。孟子与荀子把人性本体推向绝对,导致悖论。对人性论的理解涉及到对仁礼关系的理解。正确认识先秦儒学人性论和仁礼关系,对我们建构和谐社会大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头悖论"是无神论者反击一神论的一个重要论证,不但是宗教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逻辑研究价值。玛弗罗迪斯式逻辑分析存在重大缺陷,未能准确地揭示"石头悖论"的逻辑结构。借鉴萨维奇有关"石头悖论"的认识,"石头悖论"的真实逻辑结构得以显示,也进而得以顺利破解。通过"石头悖论"这一宗教哲学研究的典型案例,逻辑分析作为宗教哲学一条重要进路的地位得以自然彰显,逻辑分析进路影响到语言范式的转变和推理、论证规则的选取。  相似文献   

16.
蕴涵刍议     
实质蕴涵与否定、合取、析取、等值等其他逻辑联结词一样, 其实质是对自然语言中复句的关联词所进行的合理的逻辑抽象, 所谓的&;#1048577; 实质蕴涵怪论&;#1048577;其实并不怪, 它是人们要求实质蕴涵反映条件联系中除真假联系之外的内容、意义方面的联系, 从而作了错误的解读所造成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条件语句,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实质蕴涵的关系问题上,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一般性条件句的区分上,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本身存在无法回避的悖论,它们之间相互印证与相互牵制的微妙关系,必然导致现实中它们之间的错位与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当前文坛,两者之间存在同盟关系、对抗关系、"自说自话"关系等种种非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史记》的悲剧性历来为世人所称叹,但对其悲剧的界定,多体现在悲壮人物身上,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为基本特点,以惨烈的结局深化悲剧主题。基于黑格尔对悲剧的诠释,力图从冲突对立的矛盾双方入手,于双方的对立依存关系里寻求悖论的依据;且以刘邦为悲剧原形,以世人对其"无耻"和"大度"的评价为着眼点,既揭示其成功来源于"无耻"和"大度",又指出其失败亦归结于"无耻"和"大度",进而探讨个体在无法调和的悖论中所彰显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19.
悖论是一种思维矛盾 ,它有自己的特定含义及特征。但许多人对悖论的理解含混 ,把凡是出现矛盾的理论观点都当作悖论 ,这是不正确的。并非所有的思维矛盾都是悖论 ,悖论是实质 ,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它不是辩证矛盾。正确理解悖论 ,应掌握悖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等差原则是汉语称谓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讲究尊卑贵贱、长幼差序,带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身份的规定性。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渭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化心理。汉语社交称谓有一种难解的困惑:称人时不知是该以等差原则相称还是以情感原则相称。以等差原则相称在一定意义上就忽略、淡化了情感,以情感原则相称。在一定意义上就忽略、淡化了等差,二构成了一个称谓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