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允芳 《传媒观察》2005,(12):25-26
早期媒体尤其是报纸城市意识的萌芽,主要是缘于对城市现代因素的追求。报纸受城市文化精神的影响,同时反映、复制、反思、修正这种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媒体起到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的集体无意识、再生产城市文化心理结构、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普利策说: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这条大船的了望者,它要随时守望环境、提示险情。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更为概括地指出:新闻的价值本质是环境守望。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9,(9):14-19
一个著名的城市,必定有一份著名的报纸。而这份报纸成长必然和这座城市的发展休息相关。从1995年春天“早起看晨报,事事早知道”那句口号开始,重庆晨报就将“记录城市、反映民生”作为报媒的责任。每天,它伴着晨曦与市民见面;每天,它以自己的品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品格。它根植于城市,每天忠实的记录着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它将城市的记忆和过往,性格和气质吸收并反照,呈现给人们最清晰的城市印象。  相似文献   

3.
张荣清 《重庆档案》2006,(1):20-20,21
如果经济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地位的象征,那么文化就代表了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品位。作为文化事业一部分的档案事业,既是品位的体现。更是这个地区和城市的“记忆”之所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人的任何疏忽,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份文件、一件档案资料,很可能是这个地区、这座城市的一段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一个著名的城市,必定有一份著名的报纸。而这份报纸成长必然和这座城市的发展休息相关。从1995年春天早起看晨报,事事早知道那句口号开始,重庆晨报就将记录城市、反映民生作为报媒的责任。每天,它伴着晨曦与市民见面;每天,它以自己的品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品格。它根植于城市,每天忠实的记录着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它将城市的记忆和过往,性格和气质吸收并反照,呈现给人们最清晰的城市印象。  相似文献   

5.
社区作为一座城市最小的准行政单位,是由家庭这个最小的单元组成。对于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来说,争取了家庭的读者就拥有了成功的最大基础。都市类报纸因此普遍将社区新闻做为报道的重点之一。10多年来,社区新闻随着都市类报纸的日益兴盛也从新生事物逐渐成熟起来。一些成功的报纸更是将社区新闻做为拉近与读者距离的一个重要手段、做为增加发行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当你把一座城市当天所有的都市类报纸放在一起比较,可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她们提供的新闻内容甚至有近80%是相同或相似的!这有什么办法呢?面临着同样的城市环境、同样的信息渠道,甚至是同样的突发事件,趋同似乎是新闻报道无法回避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城市品牌创意时,笔者曾经看过一个城市的创意方案.这个创意方案的对象是中国北部一座不大的城市.在看到这个创意方案之前,笔者并不知道这座城市,甚至连这座城市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之所以提及这十城市的创意方案,只是因为,在这个创意方案的前面,有一句话:“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认识和评价一座城市文明历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判断这座城市的价值。是最基本的判断起点。因此,保留一座城市记忆的系统完整。意义就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们透过一系列的城市记忆,去触摸城市往昔、感受现在、展望未来,与城市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找到重塑现代城市精神的原点。开拓城市新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给“城市品牌”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相似文献   

10.
阜新转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惟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全国50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希望阜新能为大家闯出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然而,阜新的探索过程是漫长而辛酸的,并且,有人质疑:就算阜新模式成功了,谁又敢保证这种模式是放之于其它城市而皆准的。从这个角度讲,阜新试验和改革的意义最主要的可能是为更多城市提供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这座城市从它建城时起,就一直与商业结缘。从最初的“通贡互市”,到皮毛药材集散地,进而成为著名的欧亚商道——“茶叶之路”的桥头堡,商业精神渗透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  相似文献   

12.
杨睿 《编辑之友》2011,(8):102-103
一部书讲述的是熟为人知的建筑和建筑背后的故事,这部书是《城记》;一部书讲述的是名声显赫又鲜为人知的建筑大师,这个大师是梁思成;一部书讲述的是众目瞩望和不为人知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是北京。《城记》说的是建筑、建筑师、城市三者之间的故事,一个人和一座城之间息息相关的命运,建筑师们的高瞻  相似文献   

13.
流言城事     
每个城市里都流言横飞,构成了这座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传奇。一般而言,城市的报纸上那些貌似都有各自出处的消息构成了这城市里浮在表层的一面,你可以看到猪肉涨价、有人用地沟油做火锅、还有人酒后驾车把车开到了树上。另外一面,你会听到人们飞短流长,口口相传,讲着这城市里另外的骇人听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近日,偶然一个机会,来到广东省的佛山市转了一趟。佛山是座古城,有着在东南亚知名的祖庙古迹,有着世界闻名的石湾陶器。佛山又是一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极快的城市,它的工业产值在全国也属先进,而它的全国卫生红旗先进城市和双拥模范城的称号,更是尽人皆知的。我来到这个城市,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朝气蓬勃的精神,时时都可以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景象。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座迈向现代化的城市中,还有一项先进的事业:有线广播!有线广播是什么?年轻一点的同志也许不知它为何物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扩音器外技上…  相似文献   

15.
观察地市报,不了解报纸所在的城市,我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它的脉络,不可能真正从中汲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城市给了一份报纸最深厚的滋养,也给它打上了最深刻的烙印. 那么,东莞这座城市对东莞报业的影响何在?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3):84
编者按:转瞬,《广州日报》已迎来60岁华诞。一个甲子的时光,这份报纸嵌入一座城市的每个空间、每段时间。60年的历程,使《广州日报》成为了"人民的报纸,城市的名片",她留下的每个足迹,都与广州息息相关,都与广州街坊同声同气。  相似文献   

17.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迟到的晚报财经报道 报纸不可没有财经报道,尤其在深圳这个经济异常活跃的城市,一张报纸没有财经新闻,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报纸的。这个城市聚集了成千上万对证券、金融、保险、房产、商业等持有极大兴趣的人们,许多人就是这方面的从业者。这个城市注定首先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1“城市记忆工程”设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更加速了城市建设改造的步伐,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青岛为例,这座仅有着百年多历史的城市,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新城区的开发和老城区的改造,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一条条新建道路贯穿东西南北,我们目睹着一个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同时,一些城市旧貌也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馆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是一个人终极意义上的家。档案馆,是化的这种本质特性的重要载体。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人们可以探究个人和城市的脉.可以考证个人和城市的化“身份”,从而找到个人和城市的化归属感。在档案馆,市民可以触摸到城市的每一次脉动,感受到个人命运和城市发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馆的各种活动,都是为市民和城市提供“化身份”的凭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