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蓉 《学语文》2021,(2):52-53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掌握概述文言故事的方法。2.理解人物形象,领悟他们的精神品质及现实启示意义。3.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妙用。【教学重难点】1.文言字词积累,文意疏通。2.通过对比、衬托手法赏析并领悟“真将军”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2.
方案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积累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常见文言句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理解语意的能力。2.走进文本,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探究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赏析文章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把握并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难点: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死价值观的理解。【教学方…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4.
桑文波 《现代语文》2010,(10):91-92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的爱国思想,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理解"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林云 《考试周刊》2015,(22):81-8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85页《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1.在操作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2.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求未知角的度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重点文言词语。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学习过程,探索发现用小棒摆图形中的规律,进一步体会探索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和运用。2.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唤醒经验。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教学重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2.归纳法。3.对比阅读法。4.“引导—探究”学习法。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树立增强记忆力的信心。2.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及规律。3.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记忆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1.收集阅读材料;2.下载背景音乐"渔舟唱晚"。【适应年级】初中【活动过程】引导语: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同学们都希望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最好不要忘记。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战胜遗忘,留住记忆"之旅。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依据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用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1.导入课文。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印象…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雪绒花》流畅、舒展的旋律,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并学会对自己及他人的表演作出评价,善于倾听别人的交流,在提高表现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理解《雪绒花》艺术美的实质,诸如乐句的组成、发展规律、每句的落音等等;运用四句式歌曲发展方式创作《师生问好歌》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表现并理解《雪绒花》的音乐美。2《.师生问好歌》的发展创作。【教学准备】钢琴、磁带、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     
【聚焦考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正确断句。 2.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能理解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等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自主发现、总结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圆周率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课前思考】"圆的周长"是一节经典老课。但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背景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朱庆和 《新高考》2007,(Z2):25-27
【考点精析】对文言虚词的考查,2006年《考纲》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  相似文献   

15.
吴磊 《学苑教育》2012,(15):7-7
"3+1"模式下生物课教学通过"精讲精练"、"合作互动"、"批改反馈",提高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兴趣,激发动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目标】1.能记住《左传》相关文学常识,背诵全文。2.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够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5.体会烛之武论辩技巧。【重点难点】1.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相似文献   

17.
唐艳梅 《现代语文》2009,(5):113-1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3.学习本文借传立论、设事明理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运用定律进行初步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学会几个典型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课文中几个“之”字的用法。2.锻炼搜集资料和口语交际能力。3.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思想。培养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让学生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认识观。难点是掌握课文中几个文言实词的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学生七嘴八舌介绍作者。2.指定学生介绍作者。3.教师总结补充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二、激发趣味引入讲述《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另外两则。三、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课文的故事,其他学生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词意,把握课文大意。2.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办法。3.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的精神及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