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服装设计是在服装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内,重点关注服装产品属性的一种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要保证服装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且要满足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按照现代“绿色”服装整体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绿色”服装设计主要内容及具体应用,应该成为我国服装设计行业重点关注的新课题.目前,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在中国发展的非常火热.绿色服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服装绿色化设计理念、服装绿色化生产过程、服装绿色化产品品质、服装包装设计绿色化.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的具体应用主要有自然主义风格、简约主义风格、环保主义风格、褴褛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服装走向跨界设计之路,是服装创意产业发展带给市场新的文化定位与思考,体现出文化的融合、思维的创新以及对材料技术限定的突破,为服装的本土化视觉语境的重构注入了更多的精神语汇。在本土化的服装设计中,以“融合”与“创新”之跨界思维演绎东西文化交融的审美精神,以“解构”与“重构”之再创设计寻求服装本土语言与时尚语言的跨界表现,为本土化服装的国际化品质打造提供了无限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对服装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阐释,以更好地实现服装解读时代的历史使命;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拓展中国服装设计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服装设计师已意识到服装设计中的“创意”不仅体现在艺术性的服装设计,而且体现在成衣设计中。现代服装设计中,成衣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的主体。在对造型方面的探索不会有太大突破的今天,成衣设计“创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对服装材料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理论课主导课程体系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步伐较为缓慢。南通职业大学尝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服装设计课程体系项目化改革,将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和服装成衣工艺三门原来独立开设的课程合并贯通起来,实施流程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朴素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被研究多年,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审美观之一,对艺术发展和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现代服装设计也开始了对朴素美的研究与运用。本文首先对朴素美进行了相关的概述,然后说明了朴素美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基本表现方法等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联系,最后在分析影响朴素美在服装设计中融入的服装面料因素、服装色彩因素、图案、纹饰因素等基础上,开展了朴素美在现代服装中色彩的选择与确定、面料的选择与确定等多样性实践研究,为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完美地运用朴素美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服装设计的艺术风格所体现在服装作品众多的组成要素当中,就是充分体现服装主题选择所具有的独特性,颜色使用手法的独到,在对艺术语言以及塑造形象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服装的设计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者与服装设计师对潜在的消费者进行寻求审美认同和艺术表达的过程。品牌文化是当前服装设计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是直接影响服装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内涵的构建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波西米亚”是一种艺术风格,近年来已作为一种时尚影响着人们的“衣”生活。本文试图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阐述“波西米亚”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服装设计除了要凸现时尚的魅力外,更应关注服装的整体和谐,同时要充分展示个性,关注市场,满足消费者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因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手段的滞后和教学情境的拘泥,许多中职服装专业不能在教学实际中铺叙学生就业"真实性"空间和搭建教师教学"有效性"平台。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校企合作中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多维创新模式构建艺术教学特别强调情境。服装教学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服装或者与实际服装相关的背景,解决学生认识服装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践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引入服装企业的生产情境,使校企合作的实践具有更明晰的重点和落脚点,从而形成独特的中职学校服装专业  相似文献   

10.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13,(3):F0003-F0003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重点专业,于2001年开办。该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博士1人,硕士3人。专业教师曾先后荣获“中国十佳青年服装设计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山东省服装行业技术能手”“青岛市十佳服装设计师”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背景资料 9月16—20日,青岛市10余所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师生参与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和丽晶大酒店举行的“《走近2008》青岛国际时装周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服装设计展示会”和“服装助理”两项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2.
王银明 《文教资料》2005,(36):111-112
文章综合服装设计与产品营销理论, 提出服装产品开发设计的概念。从服装产品“市场分析——定位——企划——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出发,通过结合市场进行一系列合理有序的设计、企划,并结合服装设计的理论进行实际的社会生产, 转换成最终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入手,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服装设计的切入点,对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1年4月6日 ,由北京市服装职业教育中心和北京轻工高级技校主办的北京市第四届“霓裳杯”服装设计大奖赛在昆仑饭店举行。本届大奖赛以“2008—绿色的梦”为主题 ,借助北京申奥这一国人期盼和世界关注的大背景 ,赋予作品以梦幻的空间和美好的追求 ,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参赛作品以运动休闲、实用为设计重点 ,强调美观和实用的结合 ,充分展示服装的艺术风格。“霓裳杯”服装设计大奖赛自1996年开始举办 ,意在通过这个窗口 ,为广大服装专业大、中专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 ,为服装新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向社会展示各相关院…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装产业经济飞速发展,以“根植产业土壤,服务社会需求”为教学理念,以“融合”的核心思维,探索服装设计效果图表现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迅猛和国际化合作办学大背景下,加快推进高职服装设计教学国际化双语教学建设势在必行。从高职服装设计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中英项目服装和服饰设计专业为实例,对我国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国际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模式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服饰造型元素大量地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之中。时下最时髦的一种服装风格,便是在西方风格的衣服设计中加入一到两种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种组合往往会产生惊艳之美。现在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再是古老、死板的象征,而是等同于自然、朴实、亲切,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其次,从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衣饰元素;云肩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就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黑白色作为基本的服装色彩,以其独特魅力占据世界服装流行舞台。通过分析黑白色在当前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了如何将黑白色的流行因素、审美意识、色彩情感和黑白面料图案运用在服装设计中,以促进服装设计和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装审美情趣和追求时尚服装的欲望感。  相似文献   

19.
彭颢善 《职教论坛》2003,(18):62-62
一、服装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提到服装设计中的文化情结,要避免两种倾向,其一是照搬历史,拷贝传统。这样就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显得过于沉重。说到文化就离不开民族的,因为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我们往往跳不开秦砖汉瓦、龙虎图腾、剪纸以及旗袍、蜡染等,好象只有《秦俑)、《青铜时代》才是民族的、有文化的,这在服装设计中是一个要避免的误区,尤其是针对消费市场更应如此。设计是一种融合,沈从文先生在谈及服装文化时曾写到,“服装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穿着情操,还是这个民族一种深厚悠悠的文化”。从设计师唐炜的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他对中国以…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服装类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衣冠之国”的我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底是传说中的“纸上谈兵”,还是现实版的”杜拉拉”。通过回顾我国服装教育的历史、服装行业的现状和典型特征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服装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以便使服装教育与服装设计和行业生产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服装行业真正急需的人才,使毕业生对自己的“设计师之梦”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