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综合大学农林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综合大学办好农林科专业的各有利因素,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通过科学定位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加强基础教学,多渠道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升华教学管理水平,营造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等措施,全面改革农林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农林科人才。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要求对教师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教师专业相比医师、律师等专业而言具有自身特殊性,它是一门工作效果难以确认和缺乏标准规范程序的"软专业";专业化教师的核心素质不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形而上层面的德性修养和教育感情;"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并不是唯一理想的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相比综合大学而言仍然具有较大的教师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琨 《教师博览》2023,(18):12-15
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在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声誉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3—2018年农科专业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陈述推动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并从农科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规模、学历结构和奖学金变化三个方面描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均衡发展规模与结构、稳步提升生源和教育质量、建立多元化奖学金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子恺 《高教论坛》2004,(3):24-25,30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几所涉农的综合大学和多科性大学的农类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总结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概括了三类合并后农科专业的发展特点 ,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本院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农科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外实习存在的问题,阐明在高等职业教育下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职业教育严重滑坡,特别是农科专业生源匿乏,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要使农科专业的生源招得进、留得住,最关键的一条是要解决好农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让学生走创业之路,才是彻底解决学生就业的根本出路,因此在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农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研究生素质教育就农科研究生来讲,根据其特点和教育规律,在内容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应着重加强四种素质(即专业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发展很快。经过十几年改革与发展,普通综合大学、财经类院校、理工科院校、农科院校等,以及各类成人高校,普遍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这是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胜任现代经营管理。简单地说,我们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更多的应是专业基础扎实、懂经营、会管理、能开拓的竞争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对学生…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农科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主要为社会培养农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构建农科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原则;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农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重点指出了构建农科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大学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时间较短,但社会关注度很高。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综合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的介绍、比较等方面,要在我国综合大学真正办好小学教育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学农林科类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大多数农林科学生认识到在综合大学里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成才 ,也有部分学生有感到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更多的学生认为非农专业学生有轻视农科类学生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提出了对农林科类学生以及非农类师生开展思想和心理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林种植技术类课程是农林类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传统的农林种植类课程教学难以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短的教学周期内掌握整个技术要点,而微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发挥微课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农林种植类微课“古典化、田园化、故事化、主旋律化”等“四化”设计思想,并应用“四化”设计思想制作了系列农林种植技术类微课,不但显著提高了微课的可观赏性,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微课的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大学都设置有很多专业,具有不同的专业课和培养目标。在这些专业中,有些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好,为热门专业,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比较高。然而有的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不明确,为冷门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动力不足。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以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专业4年的《光电子与光子学》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上好冷门专业的课程进行讨论。认为,通过课程设计方面吸引学生,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考勤上管理学生,可使冷门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农林产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和较强的农林教育资源,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被经济发达、政策优惠的城市吸引,农林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地域性人才储备不足,进而导致黑龙江省农林产业人才供给不足。通过梳理黑龙江省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回流就业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发现了回流就业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建设区域产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制定配套政策、改变传统观念等措施,以促进更多的具有农林背景的专业人才回流就业创业,来推进黑龙江农林产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5.
The regular operation expenses for training the trainees should be paid for by the sponsoring unit. The training fee scale is as follows: for each student of nondegree courses 1,000 yuan a year for engineering, medicine, or art; 900 yuan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including science in teacher-training institutions), or physical education; 700 yuan for liberal arts (including liberal arts offered by teacher-training institutions), finance and economy, or law and administration. For students of cadre and staff secondary specialized courses run by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the scale is: 650 yuan a year for every student in engineering, medicine, or art; 550 yuan for agriculture, forestry, or physical education; 450 yuan for teacher-training, finance and economy, law and administration, or other disciplines. Ninety percent of the training fees collected by the institutions should be dispensed as automatically increased appropriations. Ten percent should be deposited in the school endowment and be coordina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gulations. Training fees collected by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 should be turned over to their financial divisions to be dispensed as automatically increased appropriations.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各专业开设面向其它专业的辅助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各类学生的专业面;切实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层次和活动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农科背景下,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以3S技术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基于3S技术与林业的有机结合,依据3S技术与林学专业主要课程的交叉融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剖析新农科赋予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时代的新特征,为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体系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面对农业与传统工业、服务业及新兴技术产业相互融合的农商结合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立足农科优势,培养"农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需要构建以培养学生"为农、爱农"情怀、"懂农、善商"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融入"三农"情怀和农科知识的商科实践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为保障,推动"学、做、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商科培养嵌入农业产业链、突出实践价值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2010-2020年普通中小学师资数量需求和学历要求的预测表明,全省师范专业专科宜按"十二五"期间年均907人、"十三五"期间年均600人的规模,师范专业本科"十二五"期间宜按年均6000人"、十三五"期间按年均4173人的规模进行招生培养。同时,必须改进师范专业学科和课程结构,调整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比例,加大发展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高素质师资和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