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的公平信息原则(FP)为基础,对欧盟和美国在线隐私保护的立法模式及其相关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在线隐私保护的立法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质损害原则——美国信息隐私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珊 《情报科学》2007,25(11):1723-1728
欧盟平衡个人信息隐私权和公共利益的原则是充分利益原则,只有在证明公共利益是充分必要时,才能适当减损个人信息隐私权;美国则更为重视信息自由流动的价值意义,在平衡个人信息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时,采取实质损害原则,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免于披露必须证明披露信息对个人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本文在分析我国建设征信体系时所处的背景及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后,建议借鉴美国信息隐私保护的利益平衡观,在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方面,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被使用,其在极大提高用户训练和恢复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隐私风险,在立法和司法层面都应首先对由可穿戴设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程度的保护。由可穿戴设备收集到的生理数据属于隐私与个人信息,个人可识别信息仅属于个人信息,而用户周围数据既非隐私也非个人信息。在探究当下中国应对由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采取何种监管模式进行监管时,应当注意到美国与欧盟分别采取分散式以及统一式的立法模式,但其对于中国的经验借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深层原因在于法律需要在为用户隐私提供保护的同时兼顾对此类数据基于科研目的的使用,因而需要寻找其中的平衡点。中国现阶段应对可穿戴设备收集得到数据的使用采取必要的规范与引导,包括明确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正当性、确定多元利益平衡的个人信息收集模式、创设基于科研目的使用个人信息的例外、完善可穿戴设备政策规范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4.
白云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1):23-28,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意愿的整体状况及特点,提出在现阶段,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应与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同步进行,以避免个人信用信息侵权的泛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立法要植根于社会,尊重公民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意愿,制定适合我国公民的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制度;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形成还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个人信息和个人信用的维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薇  池建新 《情报科学》2017,35(12):115-119
【目的/意义】现行制度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必 要借鉴信息社会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制度。【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模式比较法,分析美、欧在保障个 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异同,探索保护和利用个人信息资源应有的理念和原则。【结果/结论】美国的隐私权保护和欧盟 重视个人信息自决权及我国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格权在本质上有相通的一面,与统一立法还是分散立法相比,我国 应建立结合自身国情、接轨国际标准规范、参考各主要国家立法实践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国家安全观视角,不仅能考察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框架的顶层设计,也能充分、全面、立体地揭示出美国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整体趋势与优劣,为我国跨境数字贸易流通有效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数据隐私立法演化历程及其数据隐私框架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以数字经济优先发展为前提;其数据隐私整体框架,由国内和跨境数据保护与流动规则两个部分组成;美国数据隐私保护统一立法、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与治理现代化立法成为趋势;美国主导的同盟国跨境数据流动圈的形成,成为逆全球化的数据贸易壁垒;构建“共同价值观下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欧盟的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美丽 《情报科学》2004,22(10):1265-1267
Internet用户对数据隐私问题日益关注,对隐私的担忧是用户使用的主要障碍。有效的数据隐私保护对Internet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对美国和欧盟的数据隐私保护策略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的数据隐私保护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基础支撑、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以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是重要的情报信息资源,各国纷纷立法保护数据库信息资源,但是通过版权法保护往往力不从心,实践中引发许多问题.欧盟于是率先立法,通过1996年《数据库保护指令》确立了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模式,较为全面地保护了数据库资源.另一方面,特殊权利保护过于侧重数据库厂商的利益,可能导致情报信息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0.
李力 《现代情报》2005,25(11):24-26
文章分析了网络信息隐私问题突出的原因,论述了保护网络信息隐私的意义,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国外典型的一些网络信息隐私保护法的情况,最后阐述了其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