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辛在《拉奥孔》一文中指出了诗和画属于不同媒介艺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它们作为使用不同媒介传播符号的艺术样式,如何通过自己媒介符号的"不擅长性"来延缓"阅读时间",制造阅读动力。  相似文献   

2.
符号性学习     
符号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能产生性的系统,通过符号的意义建构形成了现代文明的累积,也为人的知识建构和认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符号性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者在符号库的基础上,运用符号工具对自身符号系统(包括符号库和符号工具)及其应用能力的不断拓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的目标是,如何使世界的本质直接显现。语言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构造的,意识也被符号所支配。因此,在现实领域,世界作为对象并不能直接呈现,它必须经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要实现现象学的直观,要求语言符号必须具备这样几种特性:第一,它应该具有意象性,如此才能破除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使存在作为现象呈现。第二,它应该具有主体间性,如此才能使我与世界同一,实现本质直观。第三,它应该具有超越性,从而能够显现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质。具备了以上三种特性的语言符号,也就具有了现象性。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只能是审美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4.
张健 《文教资料》2010,(29):43-44
本文从对理据和内部形式的辨析入手.论证了理据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并从语言符号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方面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延伸到了语言符号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在句法层面,也表现在词汇层面。在词汇层面里又涉及派生词和单纯语言符号。而对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争论焦点最终集中到了单纯语言符号上。该文以马秉义教授提出的原始语根假说理论来分析解释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由来,由此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之外,还具有理据性。汉语在理据性上主要表现为汉字的可释性,词汇产生发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特征历来一直是语言学家们所争论的话题。本文从语言符号的定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角度论述了语言符号既具有任意性特征,又具有理据性特征。正确认识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方面,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符号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信息化社会里 ,符号的幻象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符号之所以能够建构幻象世界 ,是由其本身特点——移位性和任意性决定的 ,同时也离不开人的认识参与。符合的幻象性所带来的效应是正反两方面的 ,关键在于我们人类怎么利用它。  相似文献   

9.
本文得到了具有符号弱滑脊性序列空间到收敛序列空间上一类无穷矩阵变换的刻划。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把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当作研究语言的第一性原则,从而建立了以任意性为基础的语言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符号除了具有任意性,还具有理据性。任意性与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都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与他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从学术界关于理据性和任意性问题的争论、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任意性和理据性构件的反思与重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博 《考试周刊》2011,(35):26-27
语言符号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语言符号在语音、形态、语义、词序不同层面的象似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词汇,对词汇习得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象似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似有压倒任意性学说之势。文章就此二性的一些争论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任意性与象似性都普遍存在,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同为语言符号的二雏性质,互为基础,互相制约。指出二者如何在语言符号系统的产生和运作中发挥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同时指出在讨论该问题时还存在着一些概念上的混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还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对话,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刘晓文 《海外英语》2013,(1):232-233
该文首先从原则上对索绪尔关于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了阐述,并创造性地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了新的定义。然后,该文还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进行了辩证研究,并最终得出了语言符号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理据性的结论。可以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既不能单纯地将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将它们作为否定对方的论据。换而言之,恰恰因为这种矛盾的关系,才使得语言符号既得到了相对更为广泛而丰富地发展,也使其发展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继索绪尔符号任意性理论之后,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讨论了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和内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任意性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符号的本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揭示概念与认知间的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依凭符号,这不仅因为教育的媒介是符号,而且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符号;所以符号的本质决定了教育的本质,符号的观念性和解释性,决定了教育本质上是自由的、对话的和创造的;教育即人的符号化,人的思维的符号化和行为的符号化,使人成为一个头脑聪慧、举止文明、做事妥当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语言符号作为单个语言符号时其能指和所指对象不存在必然联系,具有任意性和不可论证性,但是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必须以现有的语言体系为基础。所以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语言系统中大量的词汇在音义结合上会体现出某种规律,体现出音、义的对应关系,后人在继承和研究时就会把这一发现当作语言原本就有的内部规律,自然产生一种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像似性之间具有矛盾性的认知。笔者就英语新词翻译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像似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符号学和媒介理论的透视下,标语和口号不仅仅是语言符号,亦不能被笼统地看成语言媒介的内容。它们本身即是不同类型的媒介形式,具有各自的媒介特性和意指机制。口号调动“副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参与,生产听觉主导意义共享的仪式化空间;而“实物性”则是标语区别于书面和印刷品等一般文字媒介的根本特性。“以物为媒”的文字传播形式决定了标语的文本结构内涵着“语言”和“图像”两个符号表意维度。经过广泛实践和丰富积累,标语在当代中国的传播格局中具有了“中介机构”或“中间物”、技术和物质形式、传媒和文化体制三个层面的媒介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