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哲学家的原子万物由什么组成?物质可以被无休止地分割为愈来愈小的物质单元,还是存在构成世界的“砖块”?这是古代哲人们就开始思索的问题。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在致力思考分割物质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分割过程不能永远继续下去,物质的碎片迟早会达到不可能分得更小的地步。他的学生德谟克里特接受了这种物质碎片会小到不可再分的观念,并称这种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为“原子”。由留基伯与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原子论哲学作为“最系统、最始终一  相似文献   

2.
一、物质的原子论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物质都是由本能再分割的原子组成的,首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由于科学技术、实验设备等社会的和自然的条件的约柬,其后的几代人都未能对原子作出更深的研究.直到十九世纪初,道尔顿才又提出复兴原子学说的思想.继而,科学家通过诸多物理、化学现象的研究得出:原子是保持元素性质不发生改变的最小微粒,而非物理结构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比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前进了一步.既然原子在物理结构上可分,它就必然有自己的内部结构.最早在实验科学基础上提出原子有内部结构的概念的科学家是安培(1775—1836年).他在1814年曾经认为化学元素的原子是由更小的亚原子粒组成的,并且还提出过有关分子环电流的设想,对磁现象进行了解释.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华奥(1774—1862年)、柯西(1789—1857年)、泊松(1781—1840年)等人设想,原子是由一个大质量的核心及其周围不可称量的粒子雾组成的.德国科学家费希纳(1801—1887年)于1828年从安培和毕奥的设想中得到启发,他做出这样一个设想:原子像太阳系一样,每一个“太阳”原子都伴随着一些,“行  相似文献   

3.
陈勇平 《化学教学》2004,(10):46-47
现代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形成的。公元前四世纪左右,早期的原子论者留基伯(Leucippus)、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伊壁鸠鲁(Epicurus)就指出原子有质量,而且原子的大小、形状、质量各自不同。但当时的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又统治了科学界一千多年,所以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研究一直进展不大,直到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的原子论发表后,才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经典"的意思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东西","非经典"就被赋予相反的意思;而在物理学中,"经典物理"一般指到19世纪末之前发展完善的、以经典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经典电磁场理论为支柱的物理学,"非经典物理"就是指19世纪末期之后发展起来的物理学,一般就指近代物理(由于科学的发展,现在也把最近几十年发展的物理称为现代物理),以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主要支柱的物理学.在数学上两个命题"A"和"非 A"是互不相容的,那么,在物理学中,经典物理理论和非经典物理理论是否也是如此,互不相容的呢?一、从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看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的对应古代哲学家对物质的结构有许多设想,有人认为物质是由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即所谓"原子"构成的.这是原始的原子学说.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原子学说是到了近二三百年内才发展的.17世纪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萌芽可以说是现代原子学说的发起.牛顿1666年发现光谱,后来这方面大量资料的积累成为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依据.但原子物理学的重要发展是在19世纪,而原子物理学的阔步前进还在19世纪的末期.  相似文献   

5.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为 :国际上规定以一种碳原子 (核内有 6个质子和 6个中子 ,即碳 12 )质量(约为 1 993× 10 -2 6kg)的 1/ 12作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据此可得 :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X原子的质量碳 12原子的质量× 1/ 12 ,该式变形得 :X的相对原子质量12 =X原子的质量碳 12原子的质量.于是可得出以下结论 :粒子间的相对质量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 (12是碳 12原子的相对质量 ) .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因此还可得出 :物质间的质量比 ,等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群体间的相对质量比 ,即等于物质的相…  相似文献   

6.
卢克莱修(公元前99—前55)是古希腊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这一时期西塞罗唯心主义斗争的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他的代表著作只有一部用长诗写成的《物性论》.这也是遗留至今的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卢克莱修继承了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和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的思想成果,在同西塞罗唯心主义的激烈论战中,以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系统地论证了古代原子唯物主义,并在物质结构理论、物质运动理论、自发的弁证法和“影象论”的认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学说,成为古希  相似文献   

7.
从古代物质结构的原子构成学说 ,17世纪气体分子运动论 ,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 ,至 192 5年量子力学建立的回顾 ,说明学术之争推动了物质构成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但是,象马赫主义者那样把关于物质的某种构造的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混淆起来,把关于物质的新类型(例如电子)的新特性问题和认识论的老问题,即关于我们知识的泉源和客观真理存在等等问题混淆起来,这是完全不能容许的。(第127--128页) 物质构造的理论是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构成物体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它具有那些特性等等。古典物理学认为物质(物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质点,等等。这是一种关于物质构造的理论。现代的物理学已经深入到  相似文献   

9.
模拟套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含硫物质的燃烧 B.污水的任意排放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原子  相似文献   

10.
物料(物质)守恒实质是利用原子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和平衡后始终相等、守恒.该方法可适用于多个化学平衡共存的情况.因为该情况下反应复杂,采用物料(物质)守恒计算时则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纳米科技?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这与分子、原子的直径差不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米纳米科技就是在纳米尺度内研究原子、分子的特性与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的一种多学科的高新科技,其最终目标是直接从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内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观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墨子所创墨家,盛行于公元前五世纪至前三世纪的战国时期.在墨家出世之前,已先期产生道儒两大学派创始人老子(约前580-500)和孔子(前551-479)的学说.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颗硕大而炽热的球体,直径为1.39×10~9m,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为1.42×10~(27)m~3,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质量为1.98×10~(30)kg,大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而它的密度却只有1.4×10~3kg/m~3,大约是地球密度的1/4.一、太阳能起源简析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10~3K,中心温度约为2×10~7K,压强高达3×10~(16)Pa.在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太阳物质的原子早已离子化了,形成了"等离子体",并且发生剧烈的热核反应,这就是太阳能的起源.关于在太阳内部所发生的热核反应,目前有两种  相似文献   

14.
物质一般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一九一一年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周围运转的电子组成,而且原子核的直径只有原子直径的几万分之一,即10~(-15)至10~(-14)米。一九三二年,科学家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此后又发现了若干粒子,并把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300多种。它们有的带电,有的中性;有的质量大于质子(超子),有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介子)。近年来的科学实验又证实,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核物理学正是研究原子核领域内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下面介绍的是它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5.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概念网络(二)概念对比1.分子和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组后成为别种物质的分子。而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并没有改变。相似点:它们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相互关系: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新分子,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2. 原子与元素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  相似文献   

16.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某物质如果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6.02 ×10~(23))个微粒,这种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这种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和电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 摩尔的碳原子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1 摩尔的水分子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1 摩尔的SO_4~(2-)离子含有6.02×1O~(23)个SO_4~(2-)离子;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的水     
构成物质构成原子构成分解为分子葑↑↑课标导航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4.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5.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要点解析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有以下关系:(2)分子、原子均为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微粒示意图可判断分子或原子,由构成物质微粒的示意图,可判断物质的类别。方法:首先观察示意图中的微粒是否相同,相同的为纯净物,不同的为混合物;其次…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原子团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物质的形成 .2 了解 元素的涵义 ;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的构成 ;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内容提示1 物质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 ,物质 (纯净物 )是由元素组成的 .对于元素的知识应着重了解以下几方面 :元素概念 :具有相同数 (即数 )的同一类原子 (包括单核离子 )的总称存在形态 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如氧气中的氧元素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 )分类稀有气体元素 :…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一种反映分子局部微环境描述子——原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vector of atomic electronegative interaction,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ation state index,AHSI)对喹啉类化合物的13种分子中的129个~(13)C-NMR谱建模模拟,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定量结构波谱关系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_(MM1))为0.988,标准偏差(SD_(MM1))为5.317.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结果R_(CV1)为0.987,SD_(CV1)为5.630.随机抽出两部分分子进行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R_(MM2)为0.993,R_(MM3)为0.987.结果表明,使用AEIV和AHSI所建模型具有相当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倡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物质构成相关的内容,必然成为中考关注的热点.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例1(2010年随州市)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