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作品中女主人公莎菲对男性所产生的女性内体验。着眼于探讨丁玲的女性写作在女性书写史进程中所获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同时,从否定两种关于作品的主流批评的基点出发,指出女性在现实中与男性的性别抗争,在作品的情节上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这恰恰为日后女性精英们对女性外境遇中角色、命运的思索、探寻提供了历史开端。  相似文献   

2.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书写的权利到现代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力,这个过程是印度女性重新审视历史、现实和自我的过程。以历时性的角度,结合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的特点,印度女性文学历经的"沙门"时代女性文学书写的开端、南印度桑伽姆时期的发展、19世纪民族独立斗争的艰难书写和20世纪女性文学书写的繁荣,每一个时期都表现出印度女性的话语意识,她们的文学书写集中表达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3.
性别议题在当下仍是一个热点话题,骆平自身的高校女性知识分子身份使得她在创作中十分关注性别问题,作品多选择“她题材”,尤其关注人到中年后的境况。女性题材与中年危机的叠加,让骆平小说本身充满着十足的话题感,也使得作品有一种深度介入现实的取向。骆平的小说既是女性写作的典范,也有一种知识分子书写的共性,对知识分子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嘲讽,同时在一种自反式书写中,接续启蒙传统。与此同时,骆平的小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超越单一性别的凝视,也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分子批判书写,将这些议题转换为一种民生关注,是一种及物的写作。骆平的小说风格有一种明显的转型历程,这一过程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半糖”哲学,这是对中国古典生存智慧的效法,这其实是解决诸多生活问题的秘籍,也是化解身份焦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作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人,林海音拥有北平和台北双重故乡,她集闽、客和北京生活经验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现代女性意识。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女性身份使她将写作的目光投向了时代变迁下的女性命运,婚恋小说创作成为她解读女性命运的一种途径。透过不同时代下的女性命运悲歌的书写,林海音对于女性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5.
庐隐是"五四"时期女性书写的先驱者,然而却不是超越者,她的作品一直以一种自怨自艾、自伤自悼的自我叙述方式表现了知识女性徘徊在歧路的情感世界.在封建父权与丈夫之家——或许是"玩偶之家"之间,新女性进退维谷,辗转反侧.她的作品谱写了一曲男权藩篱下女性命运的悲歌,成为"五四"时代的绝唱.  相似文献   

6.
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作家简·奥斯丁一生未婚,其作品大多是描写男女由爱情走进婚姻的,实际而又不乏浪漫。而20世纪30、40年代的张爱玲描写的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张爱玲的作品大多是写婚姻的,在时代更替的洪流中女性的婚姻注定也是苍凉而悲切的。两位女性作家虽然理解在工业文明不发达的时期,婚姻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的经历和国度的不同对于婚姻的理解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  相似文献   

8.
邝利芬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2):60-63,85
在五四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女性作家凌叔华以一种客观、温婉的方式对"新闺秀"们的情爱进行书写,显示了与其他同时代女作家不同的强烈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感,其作品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对希罗多德及其<历史>的理解都是以今人的知识构架来看待古人,以现代的方式去猜度古典作家及其作品,而鲜有顾及古代典籍产生的历史语境,从而就其自身的特点出发去理解古典著作的.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写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即口述传统的背景和对公众记忆的尊重与服从.  相似文献   

10.
论时代的层次性与当代世界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要正确认识时代主题,就必须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时代的层次性问题。所谓时代的层次性,是指时代是由大时代和小时代构成的。考察历史所处的大时代应以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形态为划分标准,而考察小时代则应以某一大时代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划分标准。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总特征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这个大时代已经经历了两个小时代:一是“战争与革命”,二是“和平与发展”。认清大时代,可以使我们保持对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清醒认识;认清小时代,可以及时调整战略策略,抓住机遇,加速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士风是指当代士人的精神风尚。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必然会受到当代士风的影响。建安士风对建安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社会上的重文风尚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其二,建安士人的济世情怀是形成慷慨悲凉诗风的重要原因;其三,建安士人的个体自觉意识使诗歌形成了总体特色下纷繁多样的创作个性;其四,建安士人怡情悦性的生活观使诗歌的审美属性得以强化,创作趋向华美精工。  相似文献   

12.
苏青、张爱玲是40年代沦陷区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她们都以周围的题材从事写作,张爱玲以小说创作擅长,而苏青以散文写作著名。她们年龄相似、性情相同,又都写女性题材,在生活圈子、爱好情趣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她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在上海的特殊气氛和背景下,大红大紫一时,可视为孤寂文坛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3.
清代女性作家在戏曲、通俗小说、弹词等通俗文学领域进行了大量创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对于女性主人公的才、情展示和情节构建,充分体现了女作家们受《红楼梦》等小说影响和其他男性文人影响而形成的女性观念及当时印刷出版业的兴盛。女作家和她们的创作体裁、创作缘由、创作特点即是文章主要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刘欣 《海外英语》2014,(22):193-194
The western literature has shown the worl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writing styles in the Ancient World through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subsequent famous writers.Most of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contained mythical elements.Based on western history and culture,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Ancient World and discusses famous works with mythical elements in this period,in order to prove mythical writ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90年代以来大陆新诗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梳理。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1990年代以后的新诗研究出现了某些变化,体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成为强势话语,涌现出了一批成体系的论著;由于整体历史观的趋于破碎,新诗史写作呈现出多重的样态;研究的范式从充满锐气的批评逐渐转向内敛稳健的学术探讨,一些针对新诗历史和现象提出的命题得到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古游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古游仙文学中,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种类型:母亲型、情人型、女乐型和女仙型。母亲型的形象是西王母,她是传说中的太阴之神,兼管死亡与复活;情人型的形象是作为男性游仙者的追求或被追求者而出现的,其原型较为复杂,可能与迎神巫术、春祭仪式及房中术等有关;女乐型形象的出现可能源于娱神乐舞;女仙型形象指的是作为仙界象征符号而出现女性。  相似文献   

17.
唐代及以前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新、旧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的在岩石上刻划象形文字或符号,就是我国书法艺术最早的"祖先",这与湖南省江华县"女书"、女字碑刻有着密切渊源。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女性书法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秋胡妻,秦汉以后能留迹于后世的女性书法家主要有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晋朝著名的卫铄以及唐朝的女皇武则天等,她们法书宗师主要是父传夫教以及家庭、周围环境之影响,其作品均有大丈夫气,笔力激峻,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8.
男女两性作家不能互换的观点是武断的。散曲中有不少男性作创作出表现女性意识的作品,这类作品风格多样,而又肖似女性,是无可置疑的“男子而作闺音”,理应成为女性主义学批评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本。  相似文献   

19.
在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对女性解放的涵义的理解是从社会解放、个性解放、阶级解放这三方面展开的.社会解放指女性从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类的解放;个性解放指女性从自身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体生命的解放;阶级解放指女性从不合理的阶级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全体的解放.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女性解放涵义的理解和界定对中国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们的诗词历经数代仍然广为传诵。虽相距甚远,各自为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她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对中美文学史上这两位杰出的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探讨,研究她们的诗歌艺术,找到她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她们各自文学传统的某些本质特征,这对于比较研究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