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编"书.但要"编"出一本本好书,成为优秀的编辑,离不开"读书".编辑家陈原曾经说过,编辑"自我修养的头一条,应当使自己成为'书迷'".  相似文献   

2.
当今一些年轻编辑责任意识淡薄,应具备的知识匮乏,不知道达赖喇嘛是谁,不知道"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对此,陈益民先生在<一代不如一代?>一文中慨叹道:"你总不能辩解说:'四人帮'垮台时他们还没出生,不知道是哪四个人情有可原吧?如此不知深浅.却率尔揉瓠,把一个神圣的编辑职业当成了'编辑营生'随意就干了起来."(<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相似文献   

3.
“中国阅读报告”书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又名"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等),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举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共度"世界读书日".我国虽然加入庆祝活动的时间稍迟,但随着文化知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凸现,各省市也都开展了各类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读书的浪潮.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实际上,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世界多位著名文学家的生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目的是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新世纪图书馆》一直倡导阅读、指导阅读,因为我们深知激发全面读书的热情对于搞好图书馆工作、共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至此已经连续编发了五期世界读书日专栏。本期发表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和他的研究生蔡思明合著的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去年金秋,《2003'中国记者节上海摄影记者15人展》在上视大厦正式亮相。观者如堵。我默默地站在一个角落,远远地凝视着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不由百感交集。我曾在基层做过木工、泥工、车工、赤脚医生和汽车司机等,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踏上自学成才之路,荣获全国职工自学成长奖,  相似文献   

6.
传播'幸福观'既是国家政治需要,也是满足民众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一个国家'幸福观'怎么样,可从传媒操作和表达上体现。中国'现象级'幸福类电视节目没有出现,还处于节目试验阶段。未来'幸福观'传媒操作趋势在于善于用体验式传播和共同体表达;幸福观传播要遵循'幸福从个体性上升到普适性'社会层面的幸福观,脱胎于动物本性,上升到人性和社会性高度;'幸福观'传播,既要崇尚精神追求、崇尚德性,也要体现社会生态和时代色彩;'幸福观'传播既要重视'个人奋斗',更要强调'顺应自然';'幸福观'表达既要兼顾'人民美好生活',也要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今天被我们称作档案的事物,最初却被冠以别的名称,"商代叫'册',周代叫'中',秦汉叫'典籍',汉魏以后叫'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等",[1]近代被称作"文件"、"图书"、"照片"等.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不仅仅是称谓的不同,而档案和以上的称谓是不同概念,不同称谓表示其是不同类别的事物.  相似文献   

8.
耿波 《现代传播》2019,(5):104-109
'创世电影'指的是以其逼真的'电脑合成技术'营造了环境,同时以浩繁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情节,将观众裹挟进去的电影形式。'创世电影'的核心特点是挑战人文主义。在中国电影中,中国的'江湖文化'电影具有'创世电影'的特征。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始电影',具有开启先河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因其注重家文化,开出'创世影像'的可能难度很大,但并不是没有,徐浩峰的电影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网络水军是中国量化制度设计的'社会症候',这是其在中国泛滥横行却难以治理的深层政治经济原因。基于此,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从艺术的量化与'提分'劳动、'传播力'的量化与'提量'劳动、信用的量化与'刷单'劳动三个层面深描网络水军的数字劳动过程,并由此分析这一过程如何影响中国的互联网生态。与其高谈阔论如何'警惕'与'治理'网络水军,不如回到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反思如何改变将数字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管理思维。  相似文献   

10.
木文视北京奥运为典型的景观现象和媒体事件,对<新闻联播>奥运期间的新闻逐条进行梳理分类,将其报道脚本概括为:"中国正经历的不仅是体育成绩和拼搏精神的'竞赛',也是文化和经济的'竞赛';不仅是'竞赛',也是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征服'、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征服';不仅是'征服',也是全世界对中国的'加冕'":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的方法,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奥运新闻的生产机制:政党和国家的外部控制+经济利益驱动下对观众兴趣的满足+意识形态化处理(阐释意义和屏蔽干扰).  相似文献   

11.
对于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如果认知出现偏差,即便报道并非虚假失实,亦可因失之全面、客观、公正而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2010年初,某报刊载《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描写甘肃会宁两个农家"因教返贫"的境况:63岁的王清源已经陷入困境,他"用漫长的时光和6万多元债务,仅换来'出了3个大学生'的虚名和节节攀升的赤字";因交通事故失去了丈夫的陪读家长武志霞还在执着坚守,她的"人生事业已经完成一半——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还在上中学.并因此断言:会宁教育是命运"赌博",即将遭遇"破产".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方鸿渐的'克莱登博士'比起'著名抗癌专家'王振国获得的'尤里卡勋章'如小巫见大巫。方鸿渐买个假文凭混了口饭吃,而王振国的国际奖章却造就了一出抗癌'神话'"北京杨涛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备受青年群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从后亚文化理论及其语境出发,通过'符号表达'仪式展演'与'线上狂欢'三个层面探析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网络'丧文化'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简单地一笔抹煞,应对其作客观评析,但其背后潜在的价值虚无主义、犬儒化倾向与自恋主义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听到这样的顺口溜:"主持人有四件宝:有话没话都要'聊',什么场合都要'笑',什么年纪都要'俏',不论男女都要'闹'."这段顺口溜反映了人们对当前一些娱乐节目内容太少、"水分"太多的感慨.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互动,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与电视的联姻体现在传播中电视通过对参与节目进程的观众行为即时做出反馈,并最终影响节目成品.这种"以电视为中心,呈现出'中心扩散'与'观众回馈'的方式,可以看作一种'点对面'的'电视-观众'互动方式"①.  相似文献   

16.
二00五年一月五日下午三时许,天津市蓟县上仓镇有农民看到五群大雁从南向北飞去。《今晚报》一月十日第十一版在报道这一奇事时,用的标题是《数九隆冬大雁北飞,怪》。笔者认为这'隆冬'用得不妥,因为'隆冬'是指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其同义词是'穷冬',反义词是'盛夏'。'数九'是指从冬至开始的八十一天。从冬至算起,每  相似文献   

17.
邓正来先生《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以下简称《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自发表以来轰动一时,引来热烈讨论.作者自陈初衷:"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具有重要影响或者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以张文显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部门法论者为主力的'法条主义'、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和苏力的'本土资源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本书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一幅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进而无力引领中国法制/法律朝向一种可欲的方向发展,实是因为中国法学深受着一种我所谓的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致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并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8.
"报章文学"指"以新闻现象为题材的散文.""社会、政治、经济……各种现象,经过新闻记者的搜集整理,写成记事,印在报纸上面,读者看过以后,发生精神作用.以新闻记者搜集材料起,至影响读者为止,名之曰新闻现象.""以新闻现象做题材的散文,可分为(一)评论的,(二)记叙的.报纸上的'社论'、'时论'、'来论'、'时评'等属于前者;新闻中的各种记事,如'电报'、'长篇通信'、'简短记事'等属于后者.后者较前者重要,为报纸的主要成分."报章文学的狭义的解释.应该是:以新闻现象做题材的记叙文,略称新闻文体(Journalese).""新闻文体与普通的记事文有何差别呢?第一,新闻文体须顾及新闻记者的立场,对于事实的记录,纯以'事实'为对象,不渗亲空想或偏  相似文献   

19.
在'后真相'时代,'真相'与事实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扩大,'真相'成为一种'相对真相',甚至'多元真相','多元真相'的背后是一种认知偏见。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时距的缩短带来了碎片化的理解,由于个人记录与信息的传播能力被激活,社交媒体赋予了全民成为记者的可能性,然而信息的传播速度太快,使得事实已经跟不上谣言的传播速度,而眼见为实的视频、图片亦可拼接,形成了一个缺乏信任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并不彻底,而所谓的意见聚合也只是一种'网络围观',目前的分发式热点的背后是商业化运作和娱乐化倾向。而区块链技术能够扩大传播的空间,有效地将碎片信息整合到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上。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把关'代替传统的'价值把关',中心节点的存在将不再固定,由人们自由决定。直播、VR拍摄、区块链这三者的结合,将有助于人们全场域把握第一现场。基于区块链技术,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最终形成'分散—聚合'模式,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自主性,而最终通过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了解真相,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的人对各种事件、问题发表意见的愿望日益强烈,网络等新媒体也给人们表达观点提供了很大便利,"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