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泓 《语文新圃》2008,(10):15-16
梅贻琦这个名字是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也是奠定"清华校风"成效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来自蔡元培,但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梅氏说过的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为学界所激赏和推崇.而梅氏一生身体力行,形成办学的特殊风格,"造就清华校史上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近代华人世界极重要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这句关于教育的至理名言一直为后人推崇,而梅贻琦两袖清风的品性、坚守规定的操守更令人钦佩。1931年,梅贻琦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一到任,他便放弃校长传统的特权,家里的电话费、佣工的薪金,以及学校补贴的两吨煤,他全部要求自费。八年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  相似文献   

5.
邹汉明 《课外阅读》2012,(20):46-47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12月,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他提出了这一深刻见解。六年半之后的1937年7月7日子夜,清华园里,荷塘月色正浓,郁振镛等清华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特别活跃,学生们经常干的一个活就是驱赶校长,清华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得很狼狈。然而,梅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1931—1948)。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梅校长”。1962年,梅贻琦在台湾去世,大家把他安葬在他亲自创办的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他的墓地被称为梅园,一年一度,新竹清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梅”活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格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这是他就职期间出台的一个重要施政方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有个原则:将霍普金斯的钱用于"人",而不是"砖块和灰浆"。他曾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讲:“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师者,必是在学术领域卓有建树的文化领军人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6,(28):96-99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想无论对于梅贻琦先生熟悉与否,大多数人都应对这句响彻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经典话语有所耳闻。然而,与其高亢语调截然相反的是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默默耕耘的十七年。 梅贻琦先生为人谦逊少语,注重实干,时人称其为“寡言君子”。与同为校长之任的胡适先生相比,他远没有那么“大名鼎鼎”。但是,梅贻琦先生以其特有的、低调的处世风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使得清华大学在十年间后来居上,成为在学术和名气上均可比肩北京大学的知名学府。可以说,他在一生之中只做成了一件事情,就是成功地出长清华大学并奠定其校格。毫无疑问,梅贻琦先生在清华校长任上多年来的呕心沥血以至死而后已,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离不开典范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  相似文献   

11.
梅贻琦校长和清华大学密不可分,清华培养了梅贻琦,梅校长引导清华走向光明和辉煌。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教授的力作《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向读者展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家梅贻琦校长和在艰难中前进的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2.
樊彩萍 《滁州学院学报》2006,8(2):98-102,121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长达17年之久,是清华师生公认的对清华大学发展最有贡献的校长。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他的“通才教育观”、“大师论”和“教授治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校长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时至今日,这句话应该改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师之谓也,有大楼之谓也"。  相似文献   

14.
何谓大学?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历来被奉为至理名言.然而,去年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件事却让笔者在赞许此说之余,对大学之"大"多了一层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张帮俊 《辽宁教育》2013,(2X):44-44
<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校长梅殆琦的这句著名教育至理名言为后人所称颂。同时,他两袖清风的品性,坚守规矩的操守更为人钦佩。在西南联大时,梅贻琦与普通教授一样租用的是面积窄小的民房,两把硬椅子放在阶台上算是客厅。学校配给他一部小车,当物价飞涨时,他毅然封存了汽车,辞退了司机,安步当车。外出应酬,则以人力车代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一到任,他便放弃传统的校长特权,  相似文献   

16.
说到大学之大,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认为,"大学之大在于学生之大和学术之大"。当然,还有从其他不同视角来描述大学之大的,如"大学之大在于胸怀之大"、"大学之大在于包容"等等。笔者认为,大学之大也应体现在"课程之大"上。  相似文献   

17.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广为流传.在主持清华和西南联大校务时,梅贻琦始终将"大师说"教师理念作为其核心的办学战略,尊重教师,多方礼聘优秀师资,实行"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方式,一时有识之士闻风景从,迎来了清华的"黄金时代"和西南联大"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反思梅贻琦教师理念及其对教师聘任的影响,对当今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大学正故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 1931年12月3日,北平清华园。一位眉目清秀、神色俊逸、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士,以他一贯沉稳平静的口吻,向已经10个多月没有校长的清华学生,发表了让后人传诵不已的就职演讲:“……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高兴、极快慰的事。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仟.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与清华已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2月,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清华进入了梅贻琦时代。在梅贻琦治校时期,清华校务运转顺利,教学与科研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抗战前学风凌厉的躁动不安阶段。在此期间,梅贻琦的治校思想与清华的教授治校制度得到了完美结合,教授会在治学、民主管理以及维持学风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清华走上了抗战前发展的辉煌时期。在此意义上,梅贻琦成就了清华,清华也成就了梅贻琦。  相似文献   

20.
新“师说”     
一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所大学办得好坏,不能光看它占地面积有多大,楼房有多高,关键看是否有大师,要看它大师级的教师有多少。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