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其浓浓的诗意与缜密精巧的构思、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真挚感情地注入及清幽细密的语言则构成了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苏洵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古文运动强有力的推动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散文以议论文为主,也以议论见长。其杂文数量虽然不多,却各体兼备,别具特色。其总体艺术特征是:感情真挚,结构谨严,行文曲折,语言凝炼生动。  相似文献   

3.
梁实秋的散文主要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他的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古今中外,融会贯通。读他的散文,如同一个多年未见却相知颇深的老友坐在你的对面,与你促膝而谈。虽然文中所谈的不过是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一类的小事,但是梁实秋却能以学者的睿智洞察人生百态,妙趣横生,平中见奇,阐发新意。其行文优美,用字雅炼,亦庄亦谐,读后令人心有戚戚。《睡》就是这样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文体。它一般篇幅短小,行文飘逸,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拘一格。它往往以其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打动读者,陶冶着读者的心灵。散文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感受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怀美。  相似文献   

5.
刘铁群教授的《广西现当代散文史》是一部研究区域散文史的杰作.该书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受其影响形成纵横交织的著作架构.作者追求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格,无论是剖析研究对象的得失、阐释文学现象的成因,还是对散文文本进行细读、解析,抑或是进行比较研究,均凸显出科学性、客观性特征.语言方面,该书概括研究对象的特点时用语精炼、比喻形象,行文中的语言则生动形象、意象纷呈,凸显出作者对语言的诗性追求.  相似文献   

6.
曾巩位于唐宋八大家之末,其文章也如人一般深厚典雅、温和节制。本文通过对曾巩散文的分析,从理论、行文特点、语言修辞三个方面,探究曾巩散文理论端正、纡徐委备、语言简洁、巧用设问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文思导引刘白羽是当代颇有影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笔墨雄健、粗犷 ,意境阔大、豪迈。而本文的风格却有着很大的改变。虽然同样反映的是现实与历史的交织、顺境与逆境的转换这一主题 ,但作者于生动形象、细致入微、清新简洁的语言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丰富、朦胧的感情 ,更多地注重了生命意识和爱的问题 ,表现出更真切、复杂的自我。散文的阅读要弄清线索。本文以“我”对白蝴蝶的爱恋为线索 ,行文过程中包涵以下主要情节 :怜悯———惊喜———赞叹———怅惘。当白得像一片小雪花似的蝴蝶被雨打落在地上 ,…  相似文献   

8.
在各个时期的教材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散文文本都是选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散文文本的阅读对话自然成了教学中的重头戏。从品味语言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引发作者情感的对象特征,领略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悟,赏析作者构思行文的独具匠心,自然是散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可散文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审美意韵,因此在与散文文本对话中自然有其个性的要求和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本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其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辩、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小鸟和守林老人》一文讲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虽语言朴素,却处处流淌出守林老人、森林伙伴之间亲情般的温馨,让人回味不尽。置身文本外围打量与潜入文本内部细读,收获颇丰,领略到儿童散文的特质、文题表达的准确、行文平实的奥妙、言语表达的智慧以及不同结尾的用意。  相似文献   

11.
历来描写秋雨的文章大多以悲秋为主题,而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却通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充盈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行文活泼、意蕴隽永、引人遐想,纸短情浓的散文。该文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作者陶金鸿从生活出发,用童心感受,以其饱蘸浓情的笔墨,清新自然、典雅优美的艺术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  相似文献   

12.
高飞鹏 《现代语文》2011,(3):114-115
一、学情分析 《逍遥游》是高中阶段比较难解的一篇文章,由于学生与庄子生活的时代相隔久远,再加上庄子文章行文汪洋恣肆、天马行空,感情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因此学生理解起来不免有高深莫测,艰深难明之感。此外,诸子散文中语言的难解也对文意的理解构成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小鸟和守林老人》一文讲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虽语言朴素,却处处流淌出守林老人、森林伙伴之间亲情般的温馨。让人回味不尽。置身文本外围打量与潜入文本内部细读。收获颇丰,领略到儿童散文的特质、文题表达的准确、行文平实的奥妙、言语表达的智慧以及不同结尾的用意。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以其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幽深的意境倍受师生喜爱。散文形散神凝,行文颇具跳跃性,作者的思路纵横驰骋、自由奔放,处处蕴藏着"美"的因素。下面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指出 :“假如散文衰亡了 ,思想也将同样衰亡 ,人类相互沟通的所有最好的道路都将因此而切断。”洪堡特说 :“散文则时时处处陪伴着人 ,在人的精神活动的所有表现形式中出现。散文与每个思想、每一感觉相维系。散文利用自身的准确性、明晰性、灵活性、生动性以及和谐悦耳的语言 ,让人得到自由、从容和健康的发展。”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散文是美文 ,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 :“文因质立 ,质资文宣。”的确 ,散文字字珠玑 ,内蕴丰盈 ;行文崇尚简洁 ,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这些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辨,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首先,行文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孟子开篇便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指出齐王有着施行仁政的仁心。“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因如此孟子认为“是心足…  相似文献   

17.
散文作为一种行文飘逸、独抒性灵的抒情文体,它是写作者情感思维灌注的结晶。由于散文行文的特点.现在写散文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高考更是如此。很多学生,误解了散文的“抒情”性特点,通篇是“假、大、空”的泛化抒情,文章空洞不具体,  相似文献   

18.
备考提示文化哲思类散文,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在写法上,这类散文往往旁征博引,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其特点有:一是取材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一种行文优美、题材丰富、布局灵活的文体,强化对散文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体会,从文字到内涵,从修辞到审美,一步步探究散文的奥秘,启发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感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结构主义诗论认为,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系统违反,诗歌手法在总体上显出一种普遍的反常规特征。诗歌较散文所受语言限制较多,而诗歌语言的限制越多,它表达的内容越丰富。诗歌在语言上与散文有明显不同,这突出表现在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词上。如“之”“乎”“者”“也”等,而诗中能省略的也不止于虚词。事实上一些通常字的大量精减,也丝毫不让人感到不方便和不自然,相反的却更集中、更灵活、更典型。这样一种省略,也就是对常规语言规律的违反,其结果怎样呢?是诗歌语言一方面更加整饬了、铿锵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