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传统教学而言,与其说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如说是以教材为中心。长期以来,在主要以知识为考查目标的考试体制下,人们将课堂教学越来越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对教材的记忆、理解和训练。不仅学生围着教材转,而且教师备课的核心也不过是“把握”和“吃透”教材而已。  相似文献   

2.
周铭 《河南教育》2005,(7):24-25
编写优质教案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优质教案的编写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教案编写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备课编写教案的出发点是根据大纲要求,完成规定的知识传授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的“教”制定的,教学过程也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备课就是为了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更好地完成知识传授的目标。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具有弹性。因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备课…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5.
孙盛  吕赟 《广东教育》2006,(1):26-26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诸多能力,但驾驭教材的能力当属诸多能力之第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一点,无可置疑。一、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是指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或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了如指掌。吃透教材,过好教材关,是教师备课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对教材里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知识要吃透,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要吃透,对教材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要吃透,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准备活动,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备课活动中要完成的中心工作之一.传统观念下,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教学就是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因而备课中迷信教材,拘泥教材,照本宣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树立“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中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处理(俗称“备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教材呢…  相似文献   

8.
杨九俊 《宁夏教育》2006,(5):41-41,43
首先,“教教材”是以书为本的教学,它以教材为中,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这种教学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实…  相似文献   

9.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但实践发现,教师们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走进“教教材”的误区.因此,我提出以下几个可以避免“教教材”的策略: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教师要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熟悉各年段的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做到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网络,微观上重点突破各知识点的教学.最后,注重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提升教学能力,从而能驾驭教材,从容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从“雕版”到“活字”:“用教材教”另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不在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而在于教学结果上。把握“用教材教“的关键是通过“用“来理解的,要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用“,教材的有用性使教材从摹本走向资源。教师“用教材“要从工具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使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表现在改变教材的学的结构为教的结构,教师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设计学生讨论的话题是开发教材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用教材“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享用,“用教材学“的最主要、最重要是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经历学习历程,就是关爱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2.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了初步的实践与探讨。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政治学科基本的教学方式是“教教材”,即确定目标、传授知识、完成任务,做到了这些基本算得上是称职的政治教师。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决定了教师“目中无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使“照本宣科”成为最普遍的教学行为。新课标要求教师摈弃“教教材”的旧教学观,树立“用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即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如何落实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要求是教师备课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理解新课程教材的范例功能,把握其典型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还要认识教学设计的功能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师创作就能实现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8.
陈勇 《考试周刊》2009,(25):188-189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如何落实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要求是教师备课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理解新课程教材的范例功能,把握其典型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还要认识教学设计的功能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师创作就能实现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如何落实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要求是教师备课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理解新课程教材的范例功能,把握其典型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还要认识教学设计的功能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师创作就能实现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