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孔兴 《棋牌世界》2004,(11):45-45
弄清是“兑”还是“捉”,要认真研究“兑”的概念。凡走子形成相同兵种的“兑”,应优先考虑对方的子吃去己方“邀兑”的子,否则即按己方的子吃去对方的子处理。  相似文献   

2.
王孔兴 《棋牌世界》2004,(8):40-40,39
凡在献子的同时还存在着捉子,即走子兼具“捉”与“献”两种作用时,仍从重按“捉”处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局势时,要认真分析走子的属性,凡走子“送吃”的同时还存在着“捉”子,应从重按“捉”定性。  相似文献   

4.
凡一方走出“打”后,以致造成己方的被“捉”状态,应由己方自负。判断对方是否“打”,应视对方解“打”的着法是否具有“打”的作用,如对方着法没有“打”,、则按“闲”着处理。  相似文献   

5.
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称呼和裁决。如在兑子的同时还存在着捉子,即为“捉”兼“兑”,按“捉”处理。  相似文献   

6.
净吃对方子     
前已提及,用作为根的子捉对方子,只要所捉的子有子力价值,不管吃子后丢子而造成的子力得失如何,均按“捉”处理。在此情况下,如接走子(避开丢子)企图净吃对方子,则因前一着已经是“捉”,这一着就不能判“捉”。应按“闲”着处理。  相似文献   

7.
“不提3目”是围棋规则中很著名的问题,其基本1图形如图1,角上谁吃谁?怎么吃?引出了规则的疑惑。如果黑方先动手,黑A提白4子后,接下去如图2—1、图2—2到黑6。整个过程白死5子,黑克3子。故应是黑方有2目。注意黑2下在B位是损了1目,不如本图。  相似文献   

8.
王孔兴 《棋牌世界》2004,(10):39-40
棋子受拴绑根本不能离线,或一旦离线立即被“将死”,均为不能离线的子。不能离线的子虽然可以“将军”或“做杀”,但是不能构成“捉”。  相似文献   

9.
狄光盛 《武当》2009,(3):43-44
人为万物之灵,由男精(精子)(阳),女血(孵子)(阴),男女交配时精卵结合而成受精卵,道医称之为“混元体”,经十月怀胎,降生母体而为新生婴儿。  相似文献   

10.
晓红 《钓鱼》2007,(1S):25-2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11.
吴延明 《钓鱼》2008,(22):22-23
在利用浮标钓组未钓鱼时,鱼吃饵钩(有时还有碰线)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会及时通过子线、钻坠和直立于水中的水线(母线)传导于浮标上(这是一组有机的整体和载体),这时浮标就变成了钓鱼人忠实的“雷达”和“报警器”,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向“主人”显示了鱼讯。至于这个鱼讯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内容,那就要靠钓手自己去观察和解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  相似文献   

12.
杨典 《棋牌世界》2004,(6):25-26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局,是马方主动激起波澜,挑起争端的布局战术。马方为避免走平炮兑车、左马盘河等俗套开局变化,而采取急进右炮过河或补士象两种战术手段,以弃左马为诱饵,使红车陷入泥潭,力求抢时争速,反击抢攻,由此展开了一场“子”与“势”的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13.
杨志英 《精武》2004,(7):26-27
当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还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然而,多数研习者对太极拳的称谓不一,甚是迷惑。某“式”、某“氏”,众说纷纭,究竟哪一个最贴切呢?让我们沿着太极拳发展历史这一脉络去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4.
掌握捉的片断论 凡走子后能够造成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互吃交换的手段得子者,是“提”。(07规则》试行本中对“捉”的判断原则中又提出,预计能够通过完整的互吃(吃子的子立即被对方反吃,而非各吃各的子)交换过程得子。那么什么是“完整的互吃”呢?任何版本的棋规中皆无解释。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笔者抛出“捉的片断论”这块砖,愿与裁判界同仁及天下棋友共同研讨之。  相似文献   

15.
姜宁杭 《垂钓》2005,5(11):46-46
熟悉悬坠钓法的钓友一定会对“盲医”这个概念有所了解,何谓悬坠钓法的“盲区”呢?就是以铅坠为球心.以长子线或短子线为半径形成的球体以内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16.
24.5 献 《11规则(试行)》: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11规则》:凡走子送吃,而对方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相似文献   

17.
4、避兑有捉 避兑后,能够造成其他子“净吃”子,说明避兑的着法与其他子“净吃”子有关联,按“捉”处理。  相似文献   

18.
如图是今年6月北京等级赛中笔者裁决的一个棋例。现轮到黑方行棋,双方的循环着法是:(炮)8,(炮)7,(炮)8,(炮)7,当时双方发生了争执,黑方的观点是:“我是献,因为是送吃”。红方的观点是:“不是献,献应该是自送吃,而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我吃了你的炮,你可以立即吃掉我的七路马。这吃马又怎么解释呢?”换马是等价交换,不是献,而应该是兑。”  相似文献   

19.
春末、夏季,中雨或小雨过后,天气转睛,水中溶氧量增大,各种鱼儿异常活跃、食欲大振,便是钓“花翅”的最好时节。“花翅”,是我们那里的钓友对一种野生鲢鱼的俗称,亦称“红眼鲢子”,也叫“叉口”(学名叫赤眼鳟——编者)。其鱼,鱼眼周围呈红色,背鳍和鱼尾颜色红黄相间,鱼口较大,鱼体长大约在15厘米。繁殖力强,群游觅食。此种鱼,警惕性差,索饵凶猛,荤索皆食。常吞“死钩”(吃饵后一般不再吐出)。尽管  相似文献   

20.
棋弈中“子与势”的选择,是棋手不易掌握的重要课题,记得有位棋迷曾这样说过:当今棋坛,水平接近,要想赢棋就要大胆弃子……这种论点虽嫌片面,但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有它的一些道理。下面选例实战对局给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