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联邦人民演员,全苏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尤·列维坦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的命令、指示、演说以及苏联情报局的重要战报,大多由他播出.人民一听到他的声音便受到鼓舞,增添力量;敌人一听到他的声音胆颤心惊,恨之入骨.一九四一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近郊时,拟定的十三人黑名单中,第一名是斯大林,第二名便是列维坦.  相似文献   

2.
列维坦简介:尤利·鲍里索维奇·列维坦(1914—1983),苏联著名播音艺术家,人民演员。他1931年11月进入全苏中央广播电台,直到1983年8月逝世,在话筒前面工作了5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他的播音生涯与苏联人民的脉搏,紧密相连,人民骄傲地称他的播音是“国家”的声音。在伟大卫国战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斯大林和毛泽东就看出,金日成已经抵挡不住美军的进攻,如果苏、中不出兵援助,金日成就完了,美国就会占领全朝鲜。斯大林有他的打算,他不想让苏联出兵和美国直接冲突。当时苏联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  相似文献   

4.
辛文 《航空档案》2005,(6):77-82
斯大林干1917年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联。1924年列宁去世后,他全面担负起党和国家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辛文 《航空档案》2005,(7):82-88
战前,斯大林十分关注歼击机的武器配备,他让飞机设计师认真听取来自前线飞行员的意见,以改进苏联歼击机的武器配锄战时,他根据实战需要,不拘一格地决定在歼击机上配备轰炸武器。  相似文献   

6.
散木 《兰台内外》2013,(6):14-15
周恩来率团出席葬礼 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斯大林去世六个小时之后,苏联的广播电台和主要报纸《真理报》公布了该消息。此后,苏联方面宣布全国默哀八天,停止工作,并定于3月9日安葬斯大林。斯大林的遗体先是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然后停灵于工会大厦圆柱大厅,接受人们的瞻仰。苏共中央还决定,瞻仰结束后将斯大林的遗体安葬在红场的列宁墓旁边。苏联领导人组成了悼念和安葬斯大林的治丧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斯大林是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者,在他领导下的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犯了很多错误。在“重评斯大林”风盛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站在历史的视角下来评价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旨在从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及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等方面重新审视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8.
他历任《星火》杂志主编、《真理报》编委、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关于西班牙内战的通讯蜚声世界。他与斯大林有密切交往。然而,这些并不能使他避免成为大肃反的牺牲品。在失踪了15年以后,他的弟弟才被告知,他已于15年前被秘密处决。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于1935年夏应高尔基之邀对莫斯科作了为时一个月的访问,他的《莫斯科日记》热烈赞扬苏联的同时又对一些现象表示了深深的疑虑,但这些疑虑最后又“想通了”。他虽然对个人崇拜反感之致,但却对斯大林的造神运动保持理解。在参加了一次盛大游行后,他写道:“我无法在两个斯大林之间找到共同点——前天在克里姆林宫与我交谈的斯大林,以及像罗马皇帝一样花了6个小时欣赏自己封神仪式的斯大林。”然而他又认为这是人们“高兴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为成就而自豪,真诚地信任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政府”,此时“人民最充分地经受自己命运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当赫鲁晓夫向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发难时,所有与会代表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到十分震惊。他们中谁也没有料到,他在揭批斯大林的路上会走得那么远。当时就有不少人暗暗猜测,赫鲁晓夫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不是在遵从"列宁遗嘱",或者坚持某项特殊原则,而很可能是实施个人报复,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个人恩怨。  相似文献   

11.
《档案》2004,(5)
斯大林的藏书与三个人的命运有关:斯大林花了数十年心血搜集;叶利钦大笔一挥,把藏书楼批给了90年代迅速繁殖起来的无数基金会中的一个;戈列洛夫偷走5000多册藏书,荣登世界珍贵图书窃贼榜首。 1992年初,俄罗斯政府批准俄罗斯精神统一基金会租赁莫斯科威廉·皮克街 4 号的一栋楼。慷慨的政府并不知道里面有斯大林的 220 万册藏书,其中不少书可能是孤本。斯大林从1921年开始搜集藏书。搜集哪些书、如何分类,他都有具体指示。这个图书馆的藏书不断增加,到他去世时,已名列苏联十大图书馆。它的220万册书中,5500册盖有“斯大林藏书”章,还编了号…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期来,苏联报刊一改过去死板、单调、沉闷的状况,扩大了报道的公开性。报刊办得比以往尖锐、泼辣了。用英国《泰晤士报》的话说,“它们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合乎于时代。”苏联现有中央、地方和事业性报纸8000多种,杂志5000多种,用55种民族语言出版,平均每个家庭有6种定期报刊。因此,苏联报刊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前途。苏联领导人看清了这一点,苏共二十七大一结束,戈尔巴乔夫就接见新闻界领导人,提出报刊改革、扩大公开性的问题,他指出:“公开性是社会的正常现象。要是没有它,我们就将一事无成。”扩大报道面,是苏联报刊贯彻公开性原则的前提。过去,苏联报刊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许多禁区。如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真理报》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说,今天不存在原先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或“不容许”批评的“被禁的”题目、领域和现象了。  相似文献   

13.
《档案天地》2005,(2):28-2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相似文献   

14.
张荣辉 《湖北档案》2004,(10):35-38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疆先后经历了杨增新、金树仁和盛世才三代“新疆王”的统治。盛世才最初只是新疆督办公署的一个中校参谋,他在三年内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新疆王”,这其中与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前苏联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主政新疆后.盛世才长期执行亲苏联共政策,他个人还一度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苏德战争爆发后,在蒋介石的极力拉拢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的文章《报刊是集体的组织者》在我国一度传播很广。这是他写的一篇驳论性文章,全文中译文约2200字,1923年5月6日发表于《真理报》。文章针对的是俄共(布)宣传部报刊局负责人英谷洛夫(С.Инкулов)5月5日的《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挖掘根源》。  相似文献   

16.
他既是一位机敏灵活的外交官,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这两者的结合使他成为一位颇具魅力的人物。当戈尔巴乔夫出访西方时,他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官员。西方新闻界称赞他的活动是“官方同新闻界联系的新形式”,“使人看到了苏联的面目”,“感觉到苏联新闻界的变化”。在国内,他常常以评论员身份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或者作为报刊国际问题专栏的主持人。一些苏联观众和读者称赞他博学多识、语言流畅和富有幽默感。  相似文献   

17.
谈雪 《大观周刊》2011,(26):114-114,80
苏联解体后,与俄罗斯的兴衰荣辱相伴的是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态度的转变。2009年,围绕斯大林问题的争论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对斯大林作出客观评价,直接与俄罗斯国家如何摆脱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解决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相关。同样的,如今处于历史上最大转型期,面对从来有过的战略机遇期,如何看待在转变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反复,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态度的转变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维埃报刊”从今年第五期开始,在题为“光荣的历程”这一專栏里,系统地介绍了1917—1957四十年来的苏联报刊史料,每期发表一篇。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苏联新聞工作者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荣的道路,以便于更好地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的先进经验,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將逐期连續轉載“苏維埃报刊”上这一专栏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本文就是这一專栏的第一章。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重新返回苏联后,我国一些报刊作了一些报道:《半月谈》去年第23期说:斯维特兰娜“以离婚结束了前两次婚姻后,于1965年同印度人勃拉哲士·辛格结婚,一年半后辛格病逝于莫斯科。她得到政府批准,护送丈夫的骨灰回印  相似文献   

20.
王国宇 《档案天地》2013,(12):31-34
在接踵访问延安的外国人中,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斯大林派来中国的,是摄影师兼记者,他用摄影和文字两种方式记录了延安的方方面面。而且,他是来访的外国人中唯一一个乘坐小汽车到达延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