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受教育者被侵权案的增多,学校监护问题逐步引起人们关注。1997年底,重庆市北碚区某幼儿园一名5岁儿童在接送时间走失,一审法院判决该幼儿园赔偿受害人人民币计13万多元。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有人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该幼儿园负责,赔偿是理所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接送期间人来人往,情况复杂,幼儿园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幼儿,且该幼儿父母未准时接送,因此幼儿园没有多少责任。该案例所涉及的实质上是幼儿园的监护责任问题,这类问题很多幼儿园都曾面临过。那么,对于幼儿园发生的各种事故,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2003,(1):26-26
某幼儿园于“六一”期间组织文艺演出,并邀请了部分教育局领导及全体幼儿家长前来观看。由于条件简陋,演出就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举行。某小班幼儿王某在表演舞蹈时不小心摔倒了。家长看到后便跑过去将王某抱了回来。老师认为此举破坏了演出效果,遂与家长说:“今天是正式演出,局领导和家长都在,孩子摔倒了并没有大碍。我们要培养他一种在集体活动中的坚持能力,你跑到演出区把孩子拖回来,这样既破坏了演出效果,也不利于锻炼孩子呀。”家长一听很愤怒,认为自己的孩子大热天在太阳下跳舞受罪不说,老师还说这样的话,于是当着众领导和家长的面对教师破口大骂,导致演出中断了5分钟。幼儿园老师被骂得泪流满面,认为受了极大的侮辱,遂向法院起诉,认为家长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3.
正一提起幼儿园教育,人们总认为这是幼儿教师的任务,却很少关注家长在幼儿园教育与教研中的价值。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不是其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责任。同样,作为幼儿  相似文献   

4.
孙明 《早期教育》2005,(2):17-17
红花幼儿园为了解除学生家长每日接送孩子的烦恼,决定对入园幼儿专车接送.该园遂与县运输公司签定协议,长期租赁三辆面包车,按孩子住所分三条线路来回接送孩子.某日,司机甲在接孩子上学途中车速较快,在紧急避让一违章横穿马路的行人乙时,车右前部撞上护栏,导致5名幼儿不同程度受伤,后送医院治疗后康复.5名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应对此承担责任,赔偿有关医药费、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必要开支,幼儿园则认为自己与运输公司签定了合同,事故发生在接送幼儿的途中,没有发生在幼儿园内部,应该由运输公司负责,自己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我们不时发现不少幼儿带钱上幼儿园。与家长交换意见时了解到,幼儿带钱的原因有:一是家长认为幼儿要有零用钱,钱是家长主动塞给孩子的。二是有的幼儿上幼儿园时讲条件,要求买这买那,家长为了赶着去上班,就用钱来打发孩子。三是少数幼儿趁家长不注意,悄悄地从家里拿了钱。通过观察,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很不好:一是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他常常拿出钱来玩,影响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家园沟通不畅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日,我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关于“家园沟通不畅”的问卷调查,其中,780名幼儿家长中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家园沟通是通畅的,剩下半数的家长中,又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处于畅与不畅之间,另外一半的家长则果断地选择了不畅通。家园沟通不畅的表现1.将近一学期没能与孩子的老师谈过话、交过心。2.说不出孩子老师的姓名、学历、基本情况。3.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4.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年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征、办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  相似文献   

7.
近日,洛阳一幼儿园给家长分发了30册幼儿读物,要求家长回家给孩子讲读。家长称,书中的文字大人读起来都会脸红,比如“妈妈洗澡慢腾腾,因为洗奶太费事”“爸爸的奶长着毛”。孩子只有三四岁,这样的读物对孩子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就形成了一种6:1的家庭教育格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幼儿在性格发育中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不良性格,但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有着很大的可塑造性。很多家长认为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责任就落到了幼儿园老师身上。其实,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可以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非常突出。家长也“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回到家就要求写字、读书、做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幼儿的负担。 在幼儿教育中为什么会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呢?一是受一年级招生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一年级招生要看孩子会写多少字、识多少字、会做什么样的计算题;二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知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多写字、多识字、会做计算题,就认为教师的水平高、教得好,认为这样的幼儿园教学质量高,教出的幼儿聪明,为此千方百计让自己孩子进这类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我园近年来针对入园难、退园难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试行了试园制度。这一做法达到了孩子、家长、幼儿园三方均满意的效果。所谓试园制度,就是孩子入园后可先为编外幼儿,经过一段时间试园,儿童、家长根据满意与否,决定去留。幼儿园在实施试园制度时做到四允许...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结构问题,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许多幼儿园采取了提前小学化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由于许多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幼儿园教育提前小学化,导致幼儿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我们对试验区六个县农村幼儿的文化素质进行过调查,其中6岁幼儿的父亲小学程度以下者占32.7%(含文肓6%),直接承担抚养幼儿任务的母亲,小学以下者占66%(含文盲27%多)。而且大多数家长缺少育儿知识和方法。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认为教育是学前班(或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管好孩子的吃喝就可以了。另一种则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认为上幼儿园就应该学拼音、写汉字、数数和计算。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上海市教委向全市家长发布了一份2006年幼儿园择园专家指南。该“指南”提出“收费贵、孩子毕业后进热门小学的人数多并非判断好幼儿园的标准”等观点。“指南”强调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针对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学得多且学得早的想法,“指南”明确称:幼儿园太早开始课堂教学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反感,进而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调查显示,有的幼儿提前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小学后因为产生了“我都会了”的心理而不好好学习,反而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事实上,幼儿园教育应区别于小学教育,在内容上不能照搬小学课程,应通过幼儿…  相似文献   

15.
每一名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适应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时,都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心理历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新生入园工作的核心。随着幼儿入园年龄的提前(由3岁半提前到3岁3个月),更增加了新生入园教育工作的难度,家长也为此更加担扰。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家长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所以与其让老师们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逐渐了解幼儿,不如通过既快捷又简便的问卷方式了解孩子。所以本学期我们推出一项新的举措———使用“新生家长调查表”。“新生家长…  相似文献   

16.
岁末时节,一所幼儿园为配合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穿上各种服装进行展示,并请来摄影社为幼儿拍照,之后,未经家长同意,幼儿园协助摄影社将孩子的照片印到了台历上,让家长自愿购买.大多数家长都买了这本印有自己孩子照片的台历做纪念,累计出售金额达一万余元.部分家长则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幼儿园和摄影社这样做侵犯了幼儿的肖像权,幼儿园和摄影社却不认同家长的意见,双方遂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17.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伦敦幼儿园负责人迈克·马尔凡内先生要求家长与幼儿园订立合同,共同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水平。幼儿园要求家长保汪每天在家抽出十分钟时间来听听幼儿的朗读。如果家长不能每天做到的话,至少一周进行三至四次。幼儿园负责告诉家长在家教育幼儿的方法。家长在听孩子的朗读时,要把孩子抱在身边,让孩子偎着家长。当孩子读完以后,家长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家长由于工作忙,白天无暇照看孩子,于是把三至六岁的幼儿送到幼儿园,交给幼儿教师加以照顾。幼儿园在照看幼儿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性格、行为的培养,带领幼儿初步认识自然和社会。幼儿在幼儿园不仅学到知识,还从小就接触集体生活,身体、智力和心情得到健康发展。幼儿园是幼儿快乐的天地,幼儿在幼儿园中可以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开始压力就很大,家长为了不使孩子输在  相似文献   

19.
象山县丹城镇幼儿园为进一步密切家园关系,本学期作了建立开放日制度的尝试。园方向小朋友家长发邀请书,请他们在约定时间来园参观,以了解孩子在园活动的情况。“今天一定要上幼儿”十一月下旬的一天,是丹城镇幼儿园对家长的第一个开放日。那天适逢强冷空气南下,风雨交加,寒风凛冽。出乎意料的是全园幼儿的家长都准时护送孩子到园,跟着孩子一起进了活动室。有位中年妇女说:风雨这样大,我叫小冬不要来,他拗着要做听话  相似文献   

20.
家长开放日好,好就好在它是沟通家园结合的渠道,在家长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与联系的桥梁,达到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但是有少数家长却认为,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没啥必要,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不碰不磕就行了,教育孩子是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