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摩以优美、含蓄而又略带忧伤的笔调,在诗歌中抒发了自已对理想和爱情的渴慕与追求,对底层社会平民艰难遭遇的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而形成了徐诗鲜明的诗歌特色.他创作的大量意境优美、想象奇特、感情丰富的现代诗,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美国荷裔学者房龙是20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宽容>一书饱含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分析了人类之所以"不宽容"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宽容理想,勉励人们为这个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对人类的关怀与忧患,对人性的尊重与宽容,对愚昧守旧势力的批判和对追求自由者的歌颂,都深刻体现在他的<宽容>一书中.从某个角度来说,<宽容>就是一首人文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是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将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其中.人文关怀主要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将此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充分展现出来.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实际管理的时候依然缺少人文关怀,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探究了...  相似文献   

4.
1959年12月3l日上午,我院举行了本科55级学生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党委书记,院长钟师统同志作了指示,他要求全体毕业生今后要不断地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积极的搞好工作,并在工作中继续加强学习.在工作岗位上,要继续反透右倾,鼓足干劲,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接着,毕业生代表刘光武讲了话.他代表毕业生首先感谢党几年来对他们的关怀和培养,并向党表示  相似文献   

5.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源起、问题和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怀性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孕育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关怀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本土化研究表明,我国可能需要同时在双重维度上构建关怀道德教育一是以普遍性为特征的初级关怀,二是以具体性为特征的充分关怀.不以充分关怀为取向和指导的初级关怀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J.M.库切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位有着混杂文化身份的移民作家,他关注所有处于弱势地位的"他者",并创作出了一系列内蕴丰富的文学作品,塑造了"受难者"群像,他们不仅是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民众生存状态的写照,也是当下全人类的生存境遇。本文对这些"受难者"的生存困境进行归纳分析,并通过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作家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7.
舒克申的艺术创作生涯虽短暂,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赞赏.以舒克申短篇小说中的人物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舒克申对人性、道德的思考与探索.舒克申所赞美的善是源自心灵的美的感受、爱的关怀和牺牲的精神;同时作家也揭露了人的盲目与恶,并通过对道德感源头的探索表达了实现个人对善的回归作为社会道德使命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从大型赛事中的人文关怀看人文奥运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施北京人文奥运,应该注重对奥运会不同群体的人文关怀,阐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奥运的内涵,指明在大型赛事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并将奥运会不同群体划分为包含运动员、工作人员、媒体人员在内的直接参与者,包括北京市民、国内外游客、观众在内的间接参与者,以及包括残疾人、儿童老年人、不同宗教信仰者、不同语种人员在内的特殊群体三大部分,提出了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人文关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诺丁斯关怀伦理学为我们审视师生关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理论将教师与学生视作关系中的存在,并认为其本质是关怀者与受关怀者的关系,而真正的师生关怀是一种关系、能力而非美德.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22-1623
通过研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共关怀,揭示了奥运公共关怀的价值和内涵,并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这对维护赛场文明秩序与成功承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内尔.诺丁斯将关怀伦理学成功地运用于公共领域,其代表作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本文从场域性、关系性和个体性等方面对诺丁斯施之于公共领域的关怀理论作了阐释和评介。  相似文献   

12.
茨威格是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作家,他反对战争,提倡人道主义,他的人性化书写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以18世纪中期的权术家富歇为传主,与历史上多数的否定评价不同,作者对这位传主倾注了人道主义的关怀。文章从茨威格人性化书写的角度,即人性的三个层次:激情、理性、意志对传主进行研究,,并探索其人性化书写与个人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性恋题材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题材的作品中,白先勇认为同性恋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并呼吁社会给予理解和接纳,其作品表现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伦理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伦理体现的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人伦之理,经济体现的是主体与他者的供求关系。同时,经济与伦理之关系具体体现为交往主体间的规范———媒介相关律。其中,规范由主体与他者关系的构成纽带及其原理所决定,媒介及其指向则由主体与他者之间的需要和利益决定,但主体间供求矛盾的解决必须以人伦规范的有效建构为前提,规范渗透到了交往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人伦规范具有价值关怀的意蕴,并进而影响着人的本能需要以及需要的本能发展,而需要与规范的相互作用使人的价值关怀具有了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访谈法,从教师角度探查当前高校教师对于贫困生心理关怀的看法与实践,分析高校教师对贫困生心理关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关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更注重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文关怀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摆脱当前低效的内在诉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方式与有效性实现的途径.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利益平衡机制、民主协商机制、法律调处机制、道德教化机制、矛盾顸警机制、社会应急机制、沟通调解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老舍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情结,又具有强烈的国家关怀:作为一个旗人,他时刻反思着满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又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红旗下》是能够同时体现老舍民族情结和国家关怀的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诺丁斯在关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平等教育观.笔者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女性主义三个维度描述了诺丁斯平等教育观的社会政治前提,对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语境中平等教育观的现实前提作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并从目的、实质、核心三个方面对诺丁斯平等教育观的主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基本维度.要明确强化人文关怀是德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德育的现实需要.强化德育人文关怀必须构建和完善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现代图书设计本应是人文关怀一种诉求,但现代图书设计因受商品经济的冲击,人文关怀的理念被冲淡了.本文从现代图书的封面、护封、切口、插图、空白等设计的现状,探析现代图书设计中人文关怀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