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动物在战争中具有不可轻视的特殊战斗力。在美国入侵越南的战争中,动物帮助人“打仗”的故事屡见不鲜。先说军犬“特工”的故事。谁都知道狗的鼻子、耳朵拥有人无法比拟的“特异功能”。美军用其所长,训练了1 000多只军犬,并随同100多名兽医和训练师,装备到一线作战部队,发挥了巨大作用。稍有一点动静,狗就汪汪报警,不仅使美军节省了兵力,还能比人先发现情况,提醒人们及时处理。这些动物“特工”们使越军偷袭美军屡屡失手,越军常常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驯化动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军队非常重视训练动物去完成各种侦察任务。“动物侦察兵”不易被敌人发觉,而且便于管理和运用。在未来战争中,最能大出风头和备受宠爱的可能就是各种“动物侦察兵”。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抗战期间的处境、心境及创作动机,使他的小说集中抒发了抗战年月中被战争和人类劣根性合力围困而加剧的人生寂寞,并表达了对战争环境下“无毛两足动物”基于人类自身“根性”而对生命、爱及美的进一步的扭曲、异化、损耗与不珍爱的深切叹惋。  相似文献   

4.
上期说到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战争一触印发,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光团。那光团渐渐变大,光线则慢慢变淡,终于暗到肉眼可以直视。人类和动物同时抬头,看见光团里是一个紫色的大门,像水波一样晃动着。“是动物搬来的救兵?”警察们握紧手里的枪,“不对呀,高科技是人类的专利!”  相似文献   

5.
卡尔维诺的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以双重视角揭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的“异化”:一方面展现战争所导致的儿童的“非儿童化”现象,另一方面暴露战争对成年人的摧残,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变异”。“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代表了被“非儿童化”的儿童仅存的纯洁、真挚的童心,代表着人类“原生态”、“原心态”,象征着被战争所“异化”了的人得以回归、得以解救的途径。人类只有放弃人类社会所谓“文明”的异化产物,回归到人类童年时代的那份童贞,才能摆脱异化的困境,最终踏上一个平静与“和谐”的理想国度。  相似文献   

6.
吕春 《科学启蒙》2013,(2):30-31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战友,我们发现,在各种各样的战争中,往往少不了动物的身影。自古以来,动物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军犬勇士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中,关于动物助人作战的记载当以狗为最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服役的军犬达25万条以上,其中光前苏联就有6万多条军犬参战。  相似文献   

7.
鸟儿与战争     
自从有了战争,许多动物就成为人类的战友,如我国战国时齐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到了近代和现代,人们已把许多动物训练成“士兵”,去执行一些人无法完成的特殊战斗任务。这样,本来一些温顺可爱的动物也成了战场上的勇士。这里仅举鸽子与海鸥为例,讲讲它们参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各种动物为了猎捕食物或者避免被猎食,“八仙过海”,使尽招数。动物之间的一种奇妙的“电子战”,使这场“战争”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越南反击美军的战争中,越南使用了大量的动物奇兵,为越南立下了汗马功劳。越军使用的动物奇兵主要是狐狸和狗熊。一次,越军想炸毁美军的一座弹药库,就把炸药捆在狐狸身上,并点燃导火索后将它们放出去。那些几天没有吃东西的狐狸一见到美军弹药库发出的光亮,便狂奔过去,企图“抢”东西吃。防守弹药库的美军士兵急忙用机枪射击,把那些狐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上,各种动物不仅维持着生态平衡,还为人类提供了食物以及各种劳务。不仅如此,在人类社会的某些特殊时期,它们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动物参与人类的战争便是一道奇特的景观,它们在战场上能发挥“特种兵”的作用,曾创造了许多惊人的战绩。  相似文献   

11.
人类战争有化学战,动物界同样也有化学战。许多动物拥有诸如毒液、麻醉液、腐蚀液、粘结液之类的“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一谈到战争,你肯定会想到人类的战争或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很难相信植物界里同样也有战争。看似弱小的植物是不是逃脱不了成为动物嘴边食的命运呢?其实植物也会反抗,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击战术”。  相似文献   

13.
宣传战属于心理战范畴。“宣传心理战是一种精神斗争武器。其目的在于影响敌国群众和士兵的意识行为”。宣传战早已被人类用于战争实践,成为战场上的“无形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手段的现代化,宣传战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英、美为首的盟军,除了在战场上同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外,还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敌人展开搏斗,其激烈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盟军参战伊始,就对宣传战十分重视。相对而言,英国在宣传战方面的“资历”略深于美国。英国早在“慕尼黑会议”之前就成立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在爸爸妈妈的吵闹声中长大,在“硝烟战火”中成长。记得在我8岁的那一年,一场激烈的“战争”开始了,爸妈各自使出自己的“本领”,妈妈一哭二闹三上吊,一边哭一边说:“我要回娘家,我要和你离婚。”爸爸也不甘示弱,气愤地说:“离就离,谁怕谁!”妈妈听了越哭越伤心,越想越难过。我和姐姐吓得不敢说话,趁爸妈不注意赶紧打电话给“联合国秘书长”———奶奶,经过奶奶的调解,才平息了这场战争。经过多次“战火”的洗礼,妈妈成了强大的“美国”,而爸爸却做了弱小的“伊拉克”。妈妈依仗着“霸主”地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可是,…  相似文献   

15.
“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这是意大利修道士坚·弗朗西斯的倡议。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的宗旨是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16.
动物特种兵     
都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此话一点儿不假,它们常常为我们两肋插刀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动物多达3000万只。动物战士的命运同人类士兵的命运没什么不同:被炮弹炸成碎片,在泥潭中倒毙,因筋疲力尽、饥饿或传染病而死亡。瞧瞧,为了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它们也真是够卖命的了!  相似文献   

17.
马的世界     
【写作题目】 “马”作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在交通、劳役、战争等诸多方面都已经退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许多人没有亲眼见过马,那些有幸与马接触过的人,其经验也往往仅限于在公园或景点观赏过马,或者为了追求新鲜感尝试骑马这一旅游项目。请以“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但是由于特殊的能力,他们被其他动物及人类崇拜,有时甚至是惧怕最终,作为“幻兽”,他们被神化,人们将他们写成故事或描绘成图画传承了下去这五个外星人混在地球的动物中秘密地生存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他们视为“想象中的动物”,逐渐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读罢课文,结合自己在课外书上得到的知识,我想到了名声不好听,外表不好看,但对人类十分有用的猫头鹰、黄鼠狼、乌鸦、蟾蜍等动物。我灵机一动,它们得到的待遇不是和“丑菊”一样吗?我越想越激动,于是就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地写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战争”这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前一阵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可能有人会说:“还好,中国没有战争”。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我们身边的“非典”病菌,已经对我们健康的身体发动了战争。今年二月“非典”在我国广州最先被发现,因为是通过空气传播,已有不少人被感染。不只是广州,还有北京、内蒙古,以及国外也不少人被感染,有人竞被它害得离开了人世,连“白衣天使”也逃不过“非典”的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