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补白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在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和事,会遇到美丽的风景,会遇到很多想要或者不想要的东西。譬如鲜花、美酒和掌声,譬如沮丧、抑郁和绝望。贪心的人总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从不会想到,东西太多自己是否能拿得动。豁达的人总是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简单快乐才是好滋味。  相似文献   

2.
秤一杆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在农贸市场上买回来的东西,都要用它再称一称。遇到缺斤少两的,主人就要带上它,返回农贸市场,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  相似文献   

3.
一杆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在农贸市场上买回来的东西,都要用它再称一称。遇到缺斤少两的,主人就要带上它,返回农贸市场,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论钟嵘“滋味说”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滋味说是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融汇了前代文论家的味论思想,其内涵是以“三义”为艺术手法,风力与丹彩相济,这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实际上,滋味说揭示了艺术美感的本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风力与丹采并茂的技巧美,触及到文学风格的领域,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因此“滋味说”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适用于五言诗这种诗歌形式,也适用于六言、七言律诗、绝句等额体诗和词体。  相似文献   

5.
让朗读评价更具艺术性和激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地评价学生,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那么,如何提高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今天早上,爸爸要回到他工作的地方了,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就像有一个东西要摘走我的心似的难舍。我想爸爸离开我,也一定会很想我。于是,我拿着我最喜欢的布娃娃,心里想:"一会儿,就把这个娃娃送给爸爸做个纪念。"  相似文献   

7.
江军芳 《考试周刊》2014,(88):135-135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教材中包含许多美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发掘蕴藏在教材内的美。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挖掘出各种美的东西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要充分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人说:“羊大为美,鱼羊为鲜。”钟嵘说:“美在滋味。”如此,美应当是一种感受。 古希腊哲学家比达格拉斯说:“美即和谐。”狄德罗说:“美是关系。”如此,美应当是一种意韵。  相似文献   

10.
我教过一个锦心绣口的学生,他叫杨莽,特别善于驾驭汉语言文字。判他的作文时,我总声称自己“不舍卒凄”——舍不得一口气读完,就像吃最可口的东西,忍不住要省着吃,细细品味并努力延长那美妙无比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三、开启兴趣闸门的钥匙——好奇心著名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为“2002青少年数学论坛”题字“数学好玩”,其意思是说数学并不枯燥,他不是游戏,而是一种有趣的东西。这个有趣的东西很美,是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既然是这样的美,这样的有用,你对他感兴趣吗?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语言的形象生动优美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想象美,气势美,情意美。一、想象美就是多用想象、联想。要有发现的眼光,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要有新奇的特质。如王维的唯有相思似春色,方泽的无穷归思满东流,以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将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都是想象美的表现,也  相似文献   

13.
导语:美,就在你身边师: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在美好的季节里,请大家抬头看看我,美不美?生:特别美!师:你说,我美在哪里?生:胡子刮得不错。师:哈哈,这可不是我要得到的答案,你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生:可是,内在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呀!师:是呀,有些美不是你们轻易看得到的。我的美,来自于我热爱读书。每天晚上,都是我的读书时  相似文献   

14.
何谓作文的人文性?简单的来说就是真、善、美.何为真呢?真,就是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何为善呢?善就是要表现出人性的积极方面,贬恶扬善.何为美呢?美就是指作文行文、结构、故事情节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要有意境,要有实质性的东西.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性呢?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经历,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作为一个标准的书虫和馋虫,躺在床上边看书边吃东西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本人也没少为这个坏习惯付出"代价"。这不,一样咖啡色的东西"乘虚而入",让我品尝到了咖啡般的滋味。  相似文献   

16.
《七根火柴》之所以被誉为短而精的名篇 ,是因为文章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 :悬念设置美 ,环境悲壮美 ,人物形象美 ,语言凝炼美……教读这篇课文时 ,要立足审美视角 ,挖掘文章的审美蕴含 ,构建与作品接近和相似的意象 ,师生共同感受美 ,欣赏美 ,发掘美 ,充分品咂美的滋味。一、把握悬念设置 ,感悟线索美。教学中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线索 ,来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口 ,完成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小说的情节十分紧凑 ,但却构思巧妙 ,悬念迭出 ,波澜起伏。文章把“火”作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安排情节。起笔先交待文章背景 ,暗示了火的特殊作用 ,为…  相似文献   

17.
一篇作文,技巧和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情。文贵有真情。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真情呢?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次,要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总之,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个回答既在意料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爱美的女孩,头上的小辫是满足我对美的追求的施展天地,盘、扎、编、拧、别,我样样通。妈妈看不过去,常常问我:你知道啥叫‘美’吗?我知道她是要告诉我,心灵之美、品格之美才是最美的东西,可我总不以为然。轰  相似文献   

20.
美,人人都向往。追求美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追求容貌之美和富贵之美的人,也就是追求客观的人。还有一种人,他们追求内在之美,追求可贵的精神,他们要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读了刘墉的《内在美》,我更深地了解了这两种美。两种美中最高尚、最可贵的是内在美。内在美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够拥有,那些无恶不作不知悔改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内在美的那种高尚可贵的。内在美不是潜意识的美,不是表面上的美,它是一种崇高而可贵的美。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美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不是以言语能形容的东西,所以愈深沉,愈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