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变维Kalman滤波的Web海量数据流抗干扰挖掘算法。构建Web环境下的海量数据挖掘数据流信息模型和噪声干扰模型,结合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设计变维Kalman滤波算法进行海量数据流信号滤波预处理,把Web海量数据流映射为一组非线性宽带调频信号模型,采用信号检测算法实现Web海量数据的抗干扰挖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Web海量数据信息的抗干扰挖掘,具有较高的数据检测精度和准确挖掘性能,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智力资源共享在人们工作学习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协助用户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挖掘到所需求的知识,已经成为智力资源共享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构建了基于agent的web知识发现模型,并讨论了模型实现的相关方法。论文将智能agent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web知识发现,根据目标特征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知识提取,通过聚类和分类最终完成信息向知识的转换,以协助完成智力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海量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的问题,提出如何利用WEB文本进行多断点控制、并发采集、网上清洗等新技术方法进行海量数据采集及处理,构建了基于WEB文本海量数据挖掘的应用统计系统,实现了三千多万条原始数据的采集、转换、统计.  相似文献   

4.
基于移动代理的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信息具有海量性和分布性的特点,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数字图书馆海量数据,但现有的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平台不能充分应对信息分布性的挑战.将移动代理和数据挖掘结合则可以较好地满足数字图书馆信息挖掘的要求.实验证明,基于移动代理的数据挖掘平台克服了传统网络计算模式的缺陷,能有效地完成对数字图书馆海量、分散数据源和知识源的挖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一种网络信息采集与服务模型,从互联网上将电子行业相关信息挖掘出来,生成一系列独具军工电子特色的专业/专题数据库,并建设电子科技文献网络采集数据库,满足各相关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解决了困扰用户的网络海量信息利用和异构信息索取问题,减轻了用户鉴别信息可靠性的时间,提高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高速多目标运动状态监测过程,运动参数的频域徙动导致参数估计和挖掘困难,传统方法对高速频率徙动运动目标参数的挖掘采用MapReduce框架的并行FP-Growth算法,算法需要对运动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预估计,实现困难。基于多普勒扩散的项集期望支持数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闭频繁项集挖掘的高速多目标的运动参数挖掘算法,构建高速多目标运动参数信号模型,采用普勒频率模糊数搜索的方法完成高速多目标的频域徙动动态平滑,准确挖掘出运动参数的相位、时延、速度和频率等相关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拟合时延、速度等运动参数,拟合值与真实值相同,对高速运动目标的运动参数估计精确,在高速运动目标参数挖掘和精确制导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具有附随扩散的特性,但鲜有将附随扩散模型引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研究成果。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由于未考虑参数的时变性将导致参数计算时的误差和预测精确性的下降,不利于指导快速发展变化的互联网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发展策略。结合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考虑创新系数和模仿系数的时变性,探索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扩散机理。实证分析表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的扩散特征,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产品发展趋势,制定发展策略,同时促进监管部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市场竞争秩序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今网络的规模变得十分庞大,网络数据呈现海量发展趋势,获取互联网中各类型的信息数据,来作为当前互联网舆情信息监测和分析的原始依据,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主题网络爬虫,来对庞大互联网海量数据的采集、主题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量信息资源以电子形式呈现,亟需利用某种工具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帮助人们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对DSP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原始电子文档信息进行高效的结构化分析与处理,并从中采集用户感兴趣的某种特定事实信息。  相似文献   

10.
参数的优化选择对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VR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影响显著,提出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优化选取支持向量回归算法中参数c和g信息粒化是进行海量数据挖掘和模糊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证指数数据建立上证指数开盘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SVR信息粒化时序回归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时间序列模型仅局限于线性系统的缺点,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新建高校电力网迅速发展,科研创新是重要一环。必须确保正常用电。变压器与负载电力负荷科学合理匹配,捕捉各种参数、选择供电电源、电压、高低压配电。防雷等系统寻拟关联参数依据合理设计。另一方面新建高校电力网潮流设计计算线路中,科学使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理论工具,在交、直流等不同复杂电路设计中遵循规律的精确构建正确框架。对它适应普通高校电力网科研工作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彩香  姚恩瑜 《科技通报》2007,23(4):463-467
很多实际优化问题可用最短路的模型来描述,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是静态的,而实际问题中往往要求所出现的参数及其所考虑的目标是与时间相关的,也即动态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带有硬宵禁限制的动态最短费用路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给出了求解方法,并对模型中的控制参数“M”的取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于淑文 《现代情报》2007,27(3):212-214,222
中国物业管理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依然是个新兴的行业,它自身成长的历程决定了近些年来物业管理中的问题不断,而制度缺失是矛盾产生与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转型期的我国现代社会,制度缺失是难免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既存在结构性的显性缺失,也存在操作性差的隐性缺失。因此,制度建设极其重要。应从权力与义务、约束与监督、业主与物业管理者等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我们的物业管理市场,减少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不同专项44名学生进行“纵跳”测验进而对爆发力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纵跳高度、肌围度、足弓形态,来分析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爆发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的三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是保证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创新的风险是人们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由外部环境、组织(团队或个人)自身的局限及过程本身不确定性造成的。我们通过对创新风险进行仔细分类,并将其放入一个多维空间进行考察,建立了一个包括过程维、环境维和知识维的三维技术创新风险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6.
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兴元 《预测》2006,25(5):60-64,80
借鉴生态学原理,对品牌生态位的涵义进行了初探,建立了品牌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的函数法、模糊评价法、适合度复合系数法以及基于同类标杆案例品牌贴近度的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模型。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案例,针对案例中的四个品牌,分别计算了目标品牌、竞争品牌以及标杆品牌的品牌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目标品牌的适合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农星光 《科教文汇》2013,(19):141-141,143
本文以大新高腔山歌为例,从壮族高腔山歌的唱腔起源入手,从其呼吸状态、咬字吐字、声调的特点、装饰音腔及衬词运用来研究唱腔的特色艺术,从编段技艺,丰富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研究壮族高腔山歌唱腔的未来发展等,论述祖国的这朵民族艺术之花,经久不衰,受众热爱的源泉,希望通过本文得到社会关注,壮族高腔山歌应注入现代艺术素养、科学技术,助推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明 《科教文汇》2011,(25):32-34
大学的核心职能是大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大学教育的改革应本着大学的核心职能进行并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原始的巢居、穴居开始,到木构架结构成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模式,它具象地记录了我们祖先在创造力上的高超智慧与才能,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以其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古文明的组成标志之一。而屋顶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的表征,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和张扬。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屋顶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和审美要求亦流露出不同的趣味,它也成为我们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0.
黄松祥 《情报杂志》2012,31(6):70-74
运用Citespace对2002-2010年图书信息学科50种核心期刊题录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出图书信息学科研究的10个子领域、代表研究热点的20个主题词、代表研究前沿的6个主题词,通过将数据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内各年研究热点的变化,总结出图书信息学科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