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进行英文教学时,我一直坚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英文儿歌、律动。通过实践与观察,我发现幼儿十分喜爱这些英文儿歌、律动。这些儿歌、律动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让他们对英文单词和句型的掌握更加轻松、自然。而且灵活地运用英文儿歌和律动使我的教学更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李玉华 《家长》2023,(11):74-76
<正>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教学逐步被引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浅要的分析,然后分析论证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误区,最后对如何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了研究与分析。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小学低年级的部分学生在思维特征和认识要求方面,仍处于直观化的认识层面。  相似文献   

3.
陈淑萍 《生活教育》2012,(16):90-92
中班幼儿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排序知识时,通常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旨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兴趣课堂中学习掌握知识,在情景中探究理解、在游戏中巩固、在生活中运用拓展。  相似文献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活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教学是一把开启孩子们天性的钥匙。在游戏中学习英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单词,理解句型。  相似文献   

5.
在我多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教学开始以故事和游戏开头,引学生人境。课中用多媒体展示,牢牢吸引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多安排动于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心。最后设置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同知识,发展能力。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模式,根据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尽可能地再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和巩固未知知识,在情境模拟中探索知识。通过情感体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游戏式体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高效的体验式教学,教师应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与原理,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中小学学段的少年儿童,正处在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兴趣因素占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会使学生心无旁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游戏在一系列的体育辅助教学形式中,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游戏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相互配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不知疲倦的愉悦中提高身体素质,游戏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对开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作者以课件松鼠大婶美丽的家园为引子,引导孩子们"看路",感知路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石块";通过看路面被毁后松鼠大婶难过的表情,萌生帮助其"修路"的念头;通过松鼠大婶邀请孩子们过"过马路"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边玩边让孩子们复习巩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在神奇的"魔术师"活动后,用展台展示孩子们的拼变的作品,在生生互动中感知几何图形的广泛用途,拓展幼儿思维。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地在直观、形象的物象刺激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主动建构了数学中的认识几何图形、分类、归类、运用等知识。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余小刚  文芳 《四川教育》2006,(12):19-22
数学教学是教学的活动,小学低段的教学活动尤其需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如何安排趣味浓郁的游戏,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在快乐中完成优美的思维体操,邓春老师的可能性一课,无疑能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启发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琴 《福建教育》2007,(10):33-34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游戏,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开怀大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年龄小,更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现有的一些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不太适合他们的需要,而金山画王起点低、应用起来直观,更容易创设出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游戏式的学习乐趣。在金山画王的实践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针对该软件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充分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资源上,并且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张海华 《陕西教育》2004,(10):20-20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数学课上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数学主动地转化成形象的生活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年来,我尝试将“画图”引入到我的数学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谈谈我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在低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也已是当务之急,将声势律动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孩子在音乐课堂中体验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让他们参与音乐游戏和活动,把实践与理论、操作与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孩子在音乐中学习。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具体含义,并对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的应 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适宜的学习情境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提高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第一手段。我们是在有心地教孩子,如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方法多种多样,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发掘的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游戏、歌曲和表演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设计说明:长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尝试在习作指导中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将写人、写景、状物、抒情等不同的习作训练结合其中,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写,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本课的设计.就整合了数学学科中“认识方向“这一知识。巧妙结合了心理学原理,利用孩子们的“思维惯性”.引导他们进入游戏情境.主动投入“过桥方法”的设计之中,之后再指导他们对现实生活进行迁移联想。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堂上写的行为成为孩子们的需要.使游戏、生活、习作三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孩子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学得好,学得出色。而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把兴趣保持下去,只有持久地关注,才能让他们的英语知识得到巩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手段,让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焕发出时代的朝气与活力,让学生们在课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切实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采取有效对策,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具体施教时,要利用多种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画画中识字,在生活场景中识字,在多元生活环境中养成识字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游戏教学一般是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知识。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真正掌握学习知识呢?良好的数学游戏不仅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学习生活,同时也可激发孩子们的参与能力,开发孩子们的智力,进而可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数学游戏的设计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