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roium)为模式菌的木质素降解系统中,能氧化断裂木质素和芳香族污染物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的生理生化特性及Lip基因、Mnp基因和Lac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杨维国 《生物学教学》2010,35(11):53-54
本文借助选题、组题过程中遇到的生物术语方面的疑惑,通过资料搜集及论证,发现并纠正了某一试题中的谬误,并借此倡导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推敲、多一份谨慎。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种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急性毒理实验,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涡虫毒理作用的24 h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7.209 g/L.在安全浓度条件下,选取0、0.5、1、1.5、2、2.5、3 g/L七个浓度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4 h.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对涡虫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石油污染物浓度的升高,CAT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SOD酶活性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GSH-PX酶活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说明涡虫对石油污染物非常敏感,可以为石油污染检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1%壳聚糖与5%戊二醛交联8h制得交联壳聚糖载体,1g载体固定10mg的果胶酶,载体先与酶液缓慢振荡混合30min后,在固定化体系(pH3.4,4℃)中固定反应12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强度大韧性好,酶活力回收率高达56.31%;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50℃,最适pH3.4,Kmapp值为5.42mg·mL-1,连续使用7次后,酶活力还保留70.45%以上,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崔贞 《生物学教学》2003,28(7):26-27
有关“酶”的实验包括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和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不妨将其称为“酶系列实验”。酶系列实验既是验证性实验,又是探究性实验,首先它是对已经存在的定论的验证(如验证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其次在验证定论的同时,课本提供的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又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提出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这是一组很有探讨价值的实验内容。我们的学生在完成酶系列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与教师共同商讨之后,提出了如下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虾几丁质酶和木瓜溶菌酶对再生几丁质与溶壁微球菌作底物时的水解速度,证明各有其最适底物,两者对再生几丁质底物有不同的水解产物,证明一为内切酶一为外切酶。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确定了米曲霉R519产木聚糖酶.结果表明:米曲霉R519产木聚糖酶最适反应条件是温度为60℃,pH值为4.5,酶液用量与底物用量比值为1/9.酶学性质Co^2+和Fe^2+对酶具有强烈的激活作用,Ca^2+和Zn^2+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瓜过氧化物酶特性及褐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宜作用pH值为5.8,最适宜作用温度为40℃.为防止南瓜褐变,钝化过氧化物酶的最适宜热处理条件是80℃温度下热处理3.0—3.5min.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硫酸铵饱和度沉淀所得的牛肝中皂苷酶活力的比较,筛选出较高生物活性皂苷酶,确定了最佳硫酸铵饱和度为55%.酶性质及酶反应最适条件的研究表明:水解穿山龙皂苷的酶反应最佳底物浓度为2%、最佳酶反应时间为4h、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pH值为5.0.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综述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活力和纯度测定方法及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酶的自杀底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承岳 《九江师专学报》1992,11(6):93-94,92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程中固定化酶与固定化微生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的酶可以从微生物体内提取出来,制成多种酶制剂,固定化酶就是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生物酶,连同固定化微生物一起成为微生物新技术之一,从而在环境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黄粉虫为材料,采用盐析、亲和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及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制得纯化倍数约33倍,回收率为38%,比活力为294.7U/mg的几丁质酶制剂.在此基础上,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考察黄粉虫几丁质酶的性质.结果表明:该酶催化水解几丁质的Km值为71.4mg/L;酶的最适pH值是6.0;最适温度为45℃左右;酶在pH 5.0~7.0,45℃以下酶活力稳定性较好.Na+和K+对酶活无影响;Ca2+、Cu2+对酶活起先扬后抑作用;Mn2+、Mg2+、Fe3+、Al3+对该酶活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真菌D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DNA分子杂交、真菌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态性的分析以及随即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起酶作用的RNA和DNA正不断被发现。本文说明酶性DNA和RNA概念的确立过程以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鱼淀粉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鱼肠及肝胰脏为材料,匀浆抽提离心得粗酶液并对酶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肠淀粉酶与肝胰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pH值分别是6.8,6.2;最适底物浓度分别是0.02%,0.03%最适温度分别是35℃,30℃.并进一步研究一、二价金属离子和重金屑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一价金属离子K^+、N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二价金属离子Mg^2+、Ba^2+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Ca^2+对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l重金属离子Hg^2+、Cd^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实验及其教学进行研究是提高生物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改进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其中,实验改进以实验材料的改进和实验装置的改进为主,探讨如何提高实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实验教学以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巧用任务驱动策略、强化生物学概念、强调实验操作规范为主,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酶学实验是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马铃薯皮为实验材料,提取了过氧化物酶粗酶液,设计了一组酶促动力学实验,主要包括测定该酶的酶活性,比较了3个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粗酶液的蛋白的含量并计算了比活力.该实验取材经济方便.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一般实验室均可操作,适用于生物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酶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熔体快淬-去合金化法制备多孔PtFe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H2O2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体系中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此纳米酶对H2O2和TMB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能,该催化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