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乡的卯节     
卯节,水语叫"借卯",是家乡九阡镇以及邻县荔波一些水族村寨过的年节。每年七月卯节的时候,我们这里便举行祭石神、祭稻田、祭祖宗等仪式。我们用好酒好菜来迎接亲朋好友,大家身着节日盛装到卯坡上看未婚青年男女一展歌喉,用美妙动情的歌声去寻找异性朋友,所以卯节也可以称得上是水族的情人节。卯节的这一天,卯坡上几乎是青年男女的世界。男青年  相似文献   

2.
卯节是水族重大的节日之一。水族民间故事,卯坡"卯"字供奉,妇女祭稻,青年女性的卯节特权,丧葬习俗及"卯"字语言构词特征等不同层面,都折射出"卯节"是水族女性崇拜节日这一深层次的节日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各村水各大寨水族“卯节”颇负盛名,也是水族地区卯节的最后一个“卯”.对水各大寨卯节文化进行考察发现,水族卯节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还能保存完好,但同时也正在受到行政和外来文化的干扰,增加了许多非传统节庆活动项目,卯坡文化意识也逐渐淡薄.由此折射出水族地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以及水族卯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严重断层.  相似文献   

4.
商王朝重视祭祀,祭祀时会使用牺牲。作为记录商朝祭祀情况的重要载体,在殷墟卜辞中保存下来很多的用牲之法,本文选取了"卯"这一含有用牲之法意义的字来着手,借助汉达文库,将"卯"作为用牲之法使用时的辞例进行了一番总结,归纳出五种主要的形式。接着在每种形式之下,对"卯"所针对的对象即牺牲以及牺牲的数量进行了一些归纳分析。以期窥见商代使用祭牲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河谷自豪、汉以来就有傣族居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稻作生产的民族,其稻作生产有较高的水平,围绕着稻作生产产生了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主要有祭龙神、祭水神、祭仓龙、祭山神、赶火神、撒秧日祭谷神、开秧门祭谷神、关秧门祭谷神、收割祭谷神、尝新节、叫谷魂,火把节、牛王会、窝巴节等,这些祭祀活动都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从表面上看已经散失了一些族的外显特征,但我们透过表面现象可以窥探出他们的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稻作生产开的,一系列的稻作生产中的祭祀活动保留了许多傣族的原始文化。特别是对水神、的崇拜,充分体现了傣族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形成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独特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记载了众多的祭祀方式,酒祭是其中之一.酒祭体现了先民的酒崇拜,同时,频繁的酒祭也反映了商代发展比较好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荆州方言中的“卯”及其相关结构可分为副词和动词两大类,“卯”所有的结构都或明或暗地表露出“某人鼓足了劲做某事或强烈且坚定选择某事”的意味,其副词用法也依然具有一定的动词意味。荆州方言中的“卯”相较于传世文献和普通话中的“卯”,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语用上都有较大差别,从概念隐喻推测出的词义引申路径来看,荆州方言中的“卯”的意义发展更活跃更快。  相似文献   

8.
朋友,我们每天歌唱什么?应该歌唱自己祭起在蓝天的星,应该歌唱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我们祭起的星,照亮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理想和希望,召唤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9.
文术发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6):19-22,55
古人事死如生。死者在生的时候喜爱乐舞,死后人们即以乐舞献祭。这种以乐舞为主要特征的祭祀活动我们称之为乐舞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考求了古文字材料中所能见到的乐舞祭,计有異,翟,翌,禴和彡五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蒙古人自古敬畏天地、山川、树木,崇拜大自然,故有祭树的习俗.在蒙古文化中,祭树活动与祭敖包、祭火一样,都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方法.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不断传承发展,直至今天.对祭树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蒙古人的民风民俗,研究其对蒙古民文化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其祭天、祭火、祭敖包、祭苏鲁锭与禄马等风俗,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民族特点及其长期信仰萨满教、佛教,深受汉、藏习俗影响的文化特征。祭把风俗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文化现象,蒙古族诸祭祖风俗的形成、演变,正是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一、以情感人 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是因为虽然我们于作者处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不同的人生,但朴素的人类情感、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我们有着相似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一些感人至深的古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味作者的情感。如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这三篇祭文声情并茂、生动感人,其中袁枚的《祭妹文》被称为“千古祭文绝唱”,浓浓的兄妹之情、凄惨的生死诀别极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老师要让学生深深体味.这样在情感的感染下.学生就会很快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马年。马,代表速度、力量与高贵。马的地位在古代极高。《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古代还有四时祭马的仪制,春祭马祖(又称为“天驷”),夏祭马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隋、唐之际其风不衰,宋代每年六月二十三日条马神庙。旧时马王庙甚多,香火亦盛,其根源在于对马的崇敬心理。马被视为兴旺、发达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书坊快讯     
《大漠祭》:小说中的西部汉子刚刚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漠祭》被众多名家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更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时下文学已经将相当多的篇幅交给了缠绵、温情、伤感、庸常、颓废等情趣。《大漠祭》的“直面底层人生”,俨然成了评论界呼唤多时的“真正的文学力量”。励志、减压书:关照都市男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压力的加剧,人们对励志和减压这两个几乎是相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两类书都好销,众多出版社也纷纷推出一批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现有此类图书不下1000…  相似文献   

15.
1944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写给郭沫若同志的一封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会是很有益的。”总结太平军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是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大家若能把它解决好,就能如《甲申三百年祭》一样,有益于整顿我们的党风,使我们的革命工作避免“一次又一次吃亏”。  相似文献   

16.
临沧佤族节祭众多,内涵丰富,对佤族节祭活动进行归类,在分析研究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佤族节祭文化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河谷自秦、汉以来就有傣族居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稻作生产的民族,其稻作生产有较高的水平,围绕着稻作生产产生了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主要有祭龙神、祭水神、祭仓龙、祭山神、赶火神、撒秧日祭谷神、开秧门祭谷神、关秧门祭谷神、收割祭谷神、尝新节、叫谷魂,火把节、牛王会、窝巴节等,这些祭祀活动都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从表面上看已经散失了一些傣族的外显特征,但我们透过表面现象可以窥探出他们的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稻作生产展开的,一系列的稻作生产中的祭祀活动保留了许多傣族的原始文化.特别是对水神、山神、龙神、谷神和鱼神的崇拜,充分体现了傣族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形成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独特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一道题目: “计算1994 x 199319931993一l卯3 x 19941卯41望拜,’, 文工的解法是 “解:设a二1994,b=1卯3,则 原式=ax品b一bx~二ax占x 111一占x axlll=0,’。. 文11认为“a=1卯4,b二1卯3,都是四位数,而不是一位数,故而笋6x 111,石石撼。、111,显然,等式。、丽一6、石石=。、‘、川一‘’、。、l一l不成立。,,并给出了如下解法: “设a=1燮州,b=l卯3,则 原式=ax丽石一香交石石 =a x b x 10[X)1《】X)1一b x a xl(X X)1(X洲)1二0。” 为叙述方便,我们.将文工、文n的解法分别称作犷解法一”和“解法二”。「 实际上,解法一固然不对,解法二也有…  相似文献   

19.
“獭祭鱼”之“祭”,《辞源》及故训皆释为祭祀,供祀,“祭”在甲骨文中无“示”作意符,其字形显示的本文与祭祀无关,而指杀戮,“祭”由杀戮引申而特指杀猎物或牲畜而祭,即血祭,后词义扩大而泛指祭祀,“獭祭鱼”等语例中“祭”表示杀戮,正是该字本义是杀戮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20.
“曾经为能以一片真挚的爱心面对事业与孩子而感到由衷的安慰和幸福。现在,却分明感到只有爱是不够的。我总是关注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尝试运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思考着蓝祭宏的话,我们不能不认同:身为人师,有努力前瞻的责任。站在未来的角度思考,今天的世界要求人具有较高的素质──准确的选择力、极强的自学力、旺盛的创造力、有效的组织力和实践中的决策力。正是这些,让蓝祭宏提升视角,重新审视学生和教学。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蓝祭宏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每个人都追求成功,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