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曾在淮安听了李刚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揠苗助长》,上这节课之前,师生互不相识,然而课上师生却配合得相当默契,主要是李老师使学生把"兴趣"当作老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有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常带有很多的无意性,所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们学习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时,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进行探索学习;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只有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学习语文就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当作培养学生成才的起点,把兴趣当作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动力主动、全面地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最根本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鲜明、品格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同时,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以学生为本,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本,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呢?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功的奠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探究了一些培养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任何有成就的人,他们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专业,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的重要动力。”(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授课时注重生动性,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大家公认的,并正在为广大教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如  相似文献   

8.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会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的今天,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寻找改革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孟倩 《黑河教育》2011,(5):30-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2.
吴树梅 《小学生》2010,(7):10-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那么语文课堂该如何发展呢?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因。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有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一、兴趣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索某事物或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在动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可见,要让学生爱并且好语文,积极、主动、轻松、快乐、有效地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范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激发学生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全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